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简介
跨校學程緣起 y4-2Ff2-5Iw2?7q
1990年代末期在台灣本土現實裡已經蓬勃發展的「文化研究」一開始就是個特立獨行的學術生命。雖然一直抗拒建制化可能帶來的侷限和僵化,然而個別研究者在所屬既有學科內的學術發展也不斷遭遇專業學科格局的各種壓力和限制。地理位置相互貼近的桃竹苗地區以理工掛帥的三所國立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因緣際會的擁有不少投入文化研究路數的學者,也在逐漸熱絡的日常聯繫互動中凝聚起共識合作的氛圍。 U9;5vh8;4jv2~7L
無巧不巧,2000年代台灣的高等教育也開始推動各種學術升級的實踐模式,例如鼓勵跨領域合作開拓新識界與新視角,或考慮將數個中型大學集結成為大學系統以便資源共享,倍增實力。在這些發展的可能性裡,這三所高校裡的文化研究學者順勢加快討論如何藉此機遇突破制度窠臼,促進具體的學術整合。 m7?,HC6+1uU4=7W
經過兩年的自主集結和縝密規劃,三校終於開辦了台灣第一個由各校人社學者跨領域集結形成的跨校碩士學分學程,不但跨越學校、學科的界限,更共同合作推動以文化研究為內涵和取向的教學、研究及學術活動。在行政結構上,交通大學首先於2003年成立台灣聯大文化研究學程辦公室,中央大學與清華大學亦於2004年分別成立學程辦公室,開始經營學分學程。2009年陽明大學相關同仁加入跨校架構,也成立了學程辦公室。亞際文化研究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內吸引了70多位師資參與,成為一個完整的跨校合作框架。 s3;7fG7:,eK68K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在行政和資源上支撐了跨校架構的操作,使得跨校修課蓬勃開展,許多好學的研究生加入了跨校學程。然而各校選修亞際文化研究學程的學生不但要負擔自己原有的碩士班修業,還要額外選修學程的跨校學分,擔子十分沈重,再加上教育部規定的碩士班修業年限並不因為選修學分學程而延長,這個制度上的卡點很直接的限制了學分學程的發展。 N4~4pt1?4SZ2?1s
面對這種困境,學分學程開始考慮是否能招收學位生,以便克服這個結構上的侷限,為學生提供完備豐富的知識訓練和學習,傳承並開展文化研究的本土面貌。四校人社領域的文化研究耕耘者於是開始具體規劃設置跨校的研究中心與學位學程,以便在制度上支撐文化研究的學術發展;同時也把握亞洲崛起的歷史時機,與亞洲各國各高校和研究單位的文化研究同行對話聚集,建立起以亞洲為幅員的跨國合作架構,擴大合作與活力。 t2+8Zz1~6GW1=3b
新開創的建制構想若想要在既有學科格局中現身,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更何況跨校組成的學位學程需要通過四所學校各自的提案流程,回應四校各自行政組織架構的要求。學位學程案在這些過程裡都曾遭遇各種不同程度的延宕,就算2009年申請案通過了各校提案程序,在教育部的審核過程中仍然遭遇無理的緩議。2011年亞際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學程修訂申請案後再次完成各校提案程序,終於通過教育部的審核正式成立,並於2012年開始招收國際生與本地生,開拓了亞際文化研究的學術再生產。 a3=8nA8.4lF5=1a
在這個網頁上,我們盡力記錄學程過去十餘年的逐步成長和努力,也希望這樣一個新學科的誕生歷史,不但積極參與了改造高校的願景和體質,也能在反思自我的同時鞭策前進。 T7:9sa2?2Wl11A
成立大事記
年度 事件 h,1xE3-,af5~2c
1999 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成立,舉辦第一屆國際研討會,並整合高校內已經開設的文化研究課程資訊。 h7!6EL3~9Ru8+9e
2001 中央大學文學院文化研究領域教師開始自主聚集討論設置大學部跨領域學程。 m1!6wT7!3VU9:1g
2002.06.12 中大、清大、交大三校文化研究師資以地利相近,聚集討論是否跨校連結交流合作。 Y5~2XC8~4mN5!4v
2002.10.22 台聯大四校開始談合作,人社領域由交大周英雄院長、清華黃一農院長、中央賴澤涵院長、陽明代表張曉風老師率各校老師於中央大學文學院座談人社領域的整體發展。不過後來真正努力整合並延續發展出具體成果的只有文化研究領域。 N1.6mU6=5ue28i
2003 台聯大系統開始試辦,文化研究師資也開始具體構思在此架構下設置合作方式,決定以「碩博士跨校學分學程」進行研究所層次的合作整合。 f33YO2?9Kc2=3p
2003.06.11 交大成立「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同時成立「文化研究跨校學分學程交大辦公室」 T9-7gi8~4Bv3;9x
2003.9.01 三校文化研究師資在教育部補助下,合作展開跨校學程規劃工作,考慮成立聯大體系下的「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一方面寫案子,一方面推動學分學程。 l8=6br3+3Mf5.4D
2004.4.20 「文化研究跨校學分學程中大辦公室」正式開幕,總校長劉兆漢、校長劉全生、研發長蔣偉寧到場祝賀,中大文化研究團隊簡報了國際中心構想 g7=9OO2:4qA,9E
2004.9.24 「文化研究跨校學分學程清大辦公室」正式開幕 s,;2Ko1-1pK6;6s
2005.5.15 清大陳光興、中大何春蕤代表三校團隊,再度向總校長劉兆漢提出國際中心構想簡報 z7~6fq1=5nD4~8M
2005.12 教育部通過新大學法,待相關施行辦法出爐,學程可以頒授學位 J4+9sf2.2eo1=4I
2006.1.12 亞洲12個文化研究中心代表,在中央大學簽訂交流合作計畫 i5-8ua5.2pu3;6E
2006.1.25 中大新校長蔣偉寧到任;跨校學程向新校長提交縮小幅度的「亞際文化研究中心」構想 j8;1SY1+5AW1~,D
2006.3.02 配合學位學程立法,也希望儘快有發展,學程向中大校長提交幅度更小的「文化研究國際學位學程」構想 y6+3DL5!5tU2-,h
2006.3.09 中大代表何春蕤再度向中大校長當面報告文化研究國際學位學程構想;校長鼓勵快速成立,或可催生教育部設置「學位學程施行細則」 d2.3zL2=9HH7;4t
2006.3.26 學位學程申請案送入中大文學院,院長熊秉真以「無法可循」退回 h,3bK1;7xJ8~3A
2007-2008 台聯大積極致力理工方面合作。文化研究跨校學程自力更生,發展案沈寂 O5+,kM3-9Kq6;8c
2009.6 台聯大因應教育部評鑑意見,決議補強人文領域合作。四校校長會議決議支持已經經營多年的文化研究跨校學程規劃進一步的合作。陽明大學設置學程辦公室 i8-7KA75io77g
2009.7.6 亞際各國18個文化研究單位和學術中心於日本在東京大學聚會,共同簽署正式合作備忘錄,除推動交流互訪外,將跨國建立國際多聯博士學位學程,總辦公室暫時設在國立新加坡大學 a88uZ2;3lY49n
2009.12 受限於教育體制結構,由交大社文所代表提出「跨校國際學位學程申請案」 M54xe9?5PT3.3U
2010.4 針對初審意見提出說明。最終本案仍遭到緩議 M7?3qS8-,hz6.10
2010.7 「亞際文化研究機構聯合會」(Consortium of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Institutions)於韓國首爾簽約成立,台聯大文化研究跨校學程為創始會員 U88CY8.5Zc2.1F
2011.8 台聯大校長會議決議成立數個跨校國際中心,並成立包含光電、生科、與文化研究三個跨校學程 f3+7kB2.4Bv1~1K
2011.11 四校分別循校內管道,正式向教育部提出學位學程申請案 n3;5qG1:3Pk6:9q
2012.4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獲得教育部通過備案,「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亦獲核准成立,碩士班開始招生,博士班緩議 03.8ZO,?1qo62p
2012.10 學位學程首度招生,交大、清大、中央總共招收11名,包括國際生與本地生 q5:7uR2;8lx9?7d
2012.11.1 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與亞際文化研究跨校學位學程在台北舉辦正式發表會 F26is4:,di6!7f
2013.9.14 首屆新生入學,在交大舉辦教師聯誼及新生座談會,成為此後學程每年新生入學時的慣例 M1!1dO4?1GC57U
2013.9 學程首屆學生入學。博士班再度提案申請成立,仍未獲通過 F8,mU1:,hg9?8Q
2015.7 學程首位畢業生完成論文口試畢業。學程維持同一時間有近30名學生在讀 y1.5kU99cl2~3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