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E7=8qV7!2th7:,r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P6?8Ip,:3Ai2?,H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 c7;7lx7=2Vw4?,s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防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Q9~5KQ7=6Bj,=,e
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g2~2HP15XF2+7R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K7.3ai18QR5-,J
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省级一流课程47门。 s2?2Am3:9aZ,9M
学校现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26项。累计科研到款4.44亿元;获科研奖励102项;授权发明专利106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8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091篇。 a3.7A01~3gq,~5R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V7;5gM8+9mH2?5K
70多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培养了以院士、将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0多万优秀校友,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扬优良传统,聚力内涵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向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Q5.6ua4!2zJ2~,h
学校文化
校徽
校徽以中英文校名、学校建校年号为基本构成元素,图案中三个圆形相套,顺时旋转,渐变汇合成一个整体正圆形,象征“三校合一”和“联合、团结、发展”的主题,同时体现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决心。数字“1950”水平横排,且位于三个圆形的起始点,清楚地表征了学校始建于1950年,是学校历史的开始。 P8=9Nw1!5us5+,y
校徽采用象征性创意手法,把图形、文字与数字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曲直对比,富于变化。既寓意深刻,又有鲜明的时代感,给人以简洁、美观、明快、易识别的视觉形象。校徽主颜色为科技蓝。 V6!4lq5!8LP7:5B
校训
知行统一:“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统一”即部分联成整体,归于一致。“知行统一”,源自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其意义在于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基础,崇尚实践,真正做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k2.5MI56do9:5v
博厚悠远:“博”指大、广、通、众多、丰富;“厚”指深、重、宽厚;“悠远”即长久,远大。“博厚悠远”出自《中庸》“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意义在于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不懈地以真诚的态度追求真理,要博学厚德,为人做事目光远大,不急功近利。 W4;6Bt2+2yR,-9s
校风
团结: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团结就是力量。 奋进:奋发进取,百折不挠,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务实:勉力从事,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不求浮华。 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N7:,ZV3-7fM,.6v
校风既包括教风和学风,也包括干部作风和学术风气。 o3=9Do4~1vN2:8E
学风
勤奋:要求理工师生不懈努力,锲而不舍,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q27jF5+9sE,+8t
严谨:严肃谨慎,严密周到。教师要严谨治学,恪守学术道德,授业至真,育人至善;学者要形成严谨求是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a5~3YE1=7iS,!7e
求是: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发展规律及事物本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y9~9Em,~4OY,;5J
自强:经过努力奋斗,克服各种困难,永不懈怠,成为强者。 Y,:60k,+8XH1:9z
X6-4jS6!6qb8?4p
校歌
歌词释义 A7;9Nt44Ly3=7t
校歌歌词紧紧围绕校训来创作表达,表述了在“校训”的感召下理工师生的精神风貌、思想状态、行事原则和理想追求,指出了理工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力求起到弘扬学校精神文化、陶冶师生情操的作用。 D2-9lF8-7ZQ3;7Y
“知行统一、博厚悠远”是校魂、是座右铭,每一次读起它我们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每一次想起它我们都不禁感动,难耐激情。在我们的生命里,它是路标、是灯塔,指引我们前行,我们生命的激情由此点燃…… I1:3bF2=7RV6?4d
第一段:学校是知识的源泉,大学是文化的摇篮,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才可以在当今社会大舞台上一展风采,因此,对知识的追求与汲取定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在整装待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忠诚于传承知识文化的教育事业,即将出发的创造者、我们所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更要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自己的灵魂。 d4~5xJ6;4p07=,D
“荟萃东西南北”既说明了理工大学师生来自全国各地,又意味着理工大学不仅是多元文化碰撞的荟萃地,更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沃土。我们在这里相聚、相识,为了明天携手前行…… l6+9dj3;8PI1+1l
第二段:追求人生的真谛,探索科学的真理,需要的是持久的激情,“校训”恰可作为所有理工人信念追求的支撑,它是我们心底发出的呼唤,无论今后成功或是失败,它所映透出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懈向前。 S1+6VA1;,ud4!6a
从学习知识到投身实践,再去创新、创业、创造,这是时代赋予理工大学师生的使命,我们要在“校训”的激励下学以致用、付诸实践,让生命的风帆由此扬起。 s2?9BO5.4YU,1I
蓝天大海中的畅游是一种气魄、一种胸怀,更象征着学海无涯。蓝天中的片片白云都是文明的结晶,大海中的朵朵浪花都是创造激情的迸发,在深厚的知识底蕴之上、在蓝天大海之间畅游、行舟、创造,这是何等的豪迈,生命的风帆必定在创造的大浪之中见到斑斓。 m3~1WX3~9GL9=1T
第三段: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是我们赤诚的心愿和毕生的追求,我们要在“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感召下将生命燃烧。燃烧自己是种奉献,是种激情,更是种品质。 t1:2bO3.,EV1:9d
我们在汇聚华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之时,更要学习世界上各民族一切先进的文化,让各种思维在此碰撞,各种文化在此交流。同时我们更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必将由我们来实现。 f,-5oZ2-8wH2?4N
从相聚理工到博采文化之光华,再到续写民族之华章,层层递进,将理工大学的精神和华夏儿女的责任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们的人生从对“校训”的理解出发,又在“校训”的引领下前行,最后实践自己的生命意义,这就是我们的魂、我们的追求,这更是我们奋斗不息、无怨无悔的赤诚心愿…… i6?5ry8+1Wg6;7K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b4+20g5?4PV4~8A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