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x3.,Ck1=6JF5?2Q
12月22日,由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举行,大会公布了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并颁发证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这是继2017年荣登“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后,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获得的又一殊荣。两项殊荣的获得,不仅反映了各界对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标志着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已经进入了智库建设的“国家队”。 q8-8Nx58PO2~8E
近年来,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咨询服务功能,面向各级政府、工商界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主动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研究课题,不断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多份研究报告获省、市等各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依托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建设的“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2015年获批为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是首批十个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之一。 z53mS5,TD3!,P
中国智库索引(CTTI)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开发的智库数据管理与评价系统,旨在为党政机关、学术界、媒体界和公共提供真实和优质的智库机构信息,是国内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也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 J1=2zm5+7lN9?5Z
学院简介
经济学院是广东财经大学教学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学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经济学院为目标,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优化队伍、拓展资源、强化质量”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创新创业、开放协同、服务发展、社会满意”的办学特色与“队伍年轻化、资源多元化、成果高端化、保障体系化”的办学优势。 d,=8yr8;4ag57m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教师中“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人才1名,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2人,取得博士学位的57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26人,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33名;学院还同时聘请了裴长洪、张宇燕、贾根良等一批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实践的成功人士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和多名实践指导老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o7=6tM,?7dM9~2U
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含1+2+1国际商务实验班和国际商务实验区)、经济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2216人,四个本科专业招生一直都是热门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而且就业质量高,每年均有优秀的毕业生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有一批学生申请到加州大学、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温莎大学、伦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深造。 U7-5Fy84at,+9z
学院现有研究生200余人,有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保险(MI)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分别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保险专业硕士2017年综合得分进入全国十强,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一;建有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个;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开放发展创新研究团队为省级创新团队。学院现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了地区经济运行仿真实验室等5个科研机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为100%,而且就业层次高,近5年,学院获得各类课题1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3项,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238篇。研究报告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的高度肯定性批示,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 c3;1Zb9?4FP3-5I
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学专业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广东省省级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国际商务专业为广东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立项建设专业,经济统计学专业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企业国际化高级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贸易等多门课程为国家级或省级双语教学及精品示范课程。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双百工程”、“全国市场调研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各种比赛奖项近百项,其中获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全国总决赛一等奖4项;获得2017 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一项;获2017年第七届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和全国赛一等奖与二等奖各一项,获得2017年SAS中国高校数据分析大赛百强,近两年获“攀登计划”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10项。 F2:20B,9vw,~6m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维,近五年每年选派8-10名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培训访学,每年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中—欧经济研究中心”;创办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验班。与国(境)外10多家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o6.3Qp9?,Xq7~1k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v7-4rE2!3zG4-8Z
邮编:510320 j3+4hr3:7cq9:,h
专业介绍
---经济统计系简介 f2~5it7-3sz,=8Z
师资队伍: g6.5d03.1Dw4-8E
经济统计系在建校初期即成立,1985年从会统教研室分出来,成立计划统计系。1987年4月24日,更名为统计系,开设统计学本科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1993年4月改名为城市经济管理系,1999年改名统计系,2005年统计系与经济贸易学院合并,成立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2013年改名为经济统计系。 E8!1Rq,.5UW4-9s
经济统计系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占比65%;11人拥有博士学位,占比55%。 Q1=2uR4=4vL3:7f
教学工作: f,=,yn6-3J02!6Q
依托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地区经济运行仿真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应用统计专业实验室(包括CATI),并装有各类统计分析软件,开展应用统计案例教学和专业仿真实习。 j6?1ct6?2ga5:3Z
科研能力: s5:3FQ1-7OU9?8E
近五年经济统计系教师申报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近3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600多万元,在《统计研究》、《中国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Research on Aging》、《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近30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SSCI索引10余篇。 j46Pn4=5lG,~6z
学科建设: r8.8GJ2=,cw2+1S
经济统计系本科专业方向有:经济统计学和金融统计(含数据挖掘)两个方向。 E8!9Qu2?6dQ2:2F
经济统计系拥有三个硕士学位点:统计学一级学位硕士点、数理经济学硕士学位点和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点。 L6~3RA,~9ck8=5d
199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城市经济管理系与北京经济学院(现为首都经贸大学)联合招收、独立培养统计学专业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Q4?9rh4-6fv8=9J
1997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城市经济管理系与厦门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3年统计学被批准为全国第十批硕士授权学科点。2010年,保险硕士被批准为全国第十一批硕士授权专业学位点。2013年统计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T8:9nY4=1tW2-40
目前,统计学本科在校学生42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共125人,其中统计学硕士在校生29人、数理经济学硕士在校生6人、保险硕士在校生90人。 j1~8hR6!4Mx,~5f
毕业生质量 O7~6vr3-,TW,-9m
经济统计学毕业29届达2700人。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共毕业7届51人,保险专业硕士毕业3届88人,各专业历年就业率达97%以上。 l6+9Fl6~9tt3:1f
历任系主任、副主任 t9~7Br6.8Qt7.6h
1985年至1989年,唐锦俊任统计系副主任。 k1:8PB91QY2+7n
1989年至1991年,周兆麟任系主任。 e33vn6!4Nt8;2Y
1991年至1992年,周兆麟任系主任,钟永豪任副主任。 C7;5Y07!8vV6!2g
1992年至1997年,周兆麟任系主任,王玉潜、戴念昆任副主任。 m8!9QZ9?,bl8=7G
1997年至2000年,曾小彬任系主任,胡雪锋任副主任。 E44yr6:5qf,5D
2000年至2002年,张涤新任系主任,许永甲任副主任。 J1?2mz2=7VI35m
2002年至2005年,钟永豪任副主任。 m,?9tX7~5qi8:2E
2005年至2014年,袁建文任系主任,陈军才任副主任。 Z1!2lu9!,D0,=5g
2014年至2017年,刘照德任系主任,陈军才任副主任。 x5=2Yd8=6mm8=7H
2017年至今,刘照德任系主任,章志华任副主任。 D1;8zS7?9dM,!4C
---国际商务系介绍 V8;4NB4-1vN6=2a
国际商务专业是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发展而设立的学科,面向国际市场,以宽口径、重基础、国际化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外语+专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创新精神与全球战略意识,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它组织的具有领导潜力的管理精英。国际商务专业拥有广东省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中欧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高级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美联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国际商务)等专业平台,同时与广州市智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大学生综合实习基地,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科研与实践平台。 z1-2ae4=6EX3+,A
专业建设:国际商务系高度重视专业平台建设,拥有广东省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中欧经济研究中心”、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美联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国际商务)等。2014年启动的国际商务专业中美人才培养实验班与北亚利桑那等美国高校对接,以“双校园”、“双教学”、“双学位”为特色,取得了出色的办学成效,于2015年10月成为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并获“2016、2017年度《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突出贡献奖”。本专业已开设面向国外学生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全英语教育项目,同时还在积极推动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授权点的建设工作。 x,.3uR3+9Ck2!,Q
人才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开设于2005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良好基础理论素养、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国际化特征的创新型人才。经过十多年建设,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学生掌握坚实的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规则,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强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本专业与广州市兴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至尚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大学生综合实习基地,培养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11年至2018年,已有近千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15%的学生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就业领域涵盖政府、事业单位以及金融系统的涉外部门和内外资企业,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管理和咨询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W8=8IT8-9sZ,?,d
师资队伍:国际商务系拥有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9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博士14名,硕士生导师3人。多位教师具有大型企业工作经历与经验;多位教师拥有在国外著名大学访问研究的经历,曾在美国丹佛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康奈尔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佩斯大学等进行访问研修,能承担双语课程的教师10人,占比67%,开设双语和全英课程共计15门。 K7~1QB3+8Df6~40
教学、科研成果: d3~50i9+8ML1=3l
在科研上,本专业教师获得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欧经济合作及中国产业价值链升级路径研究》,《新兴市场企业对外投资战略-IP理论拓展与经验检验》、《基于三元边际框架的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一体化路径拓展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星效应下基金家族价值偏爱及家族造星策略有效性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集群创新、FDI知识溢出路径与组织战略》、《产品内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影响效应及发展趋势》、《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等多部专著;获得美国“杰出研究奖”(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美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投资与经贸关系”国际研讨会二等奖、三等奖,第六届中国服务贸易年会中国服务贸易研究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佛山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市厅级一般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10篇。 D,?6bB6+7Xm1?3l
在教学上,本专业教师的《国际贸易》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利用学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平台基础上开设《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等多门实验课程。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在教研教改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建设了2门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学生精品课程,1门广东财经大学质量工程的“特色课堂”项目;获得了3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发表教研论文5篇。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广东财经大学“双百工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共计8项。 t9~5lw1:9uK4;9a
---国际贸易系简介 N2:7yc5+8po,+9f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989年设立,是广东财经大学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1989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始专科招生;1990年开始本科招生;1994年开始取消专科招生,只招本科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层次。2000年之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更是不断有新的突破。2002年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9年“国际贸易”课程成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8年进行校级“一流专业”建设;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多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是广东财经大学的最热门专业之一,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是200多人,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将近5000名优秀的外贸人才。 L,.8PJ4;1GQ2-8F
根据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支撑条件以及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足广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服务国家和广东正在大力发展的更高层次开放经济主体为导向;为“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培养从事国际经贸实务的高端专业人才、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e2+4LD1:6Ps2;4E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现有专业教师1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1名,博士后1名。现有教师国际化水平高,70%以上教师都有海外研修经历,并有外籍教师1名,专业外语教师3名。现有教师学术造诣深,拥有教育部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特邀专家一名,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名。科研项目方面,拥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广东省自科、社科和软科学等项目多项;科研论文方面,在《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论文获中共中央宣传部表彰,还有其他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等。 n6-2ZR9!5rv9-,k
---经济学系介绍 w4?5LC6-1tu,:,B
经济学系 U1-3Jn,!7kA8+6k
主任:丁霞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k1!7xf3:3dc6-,z
副主任:徐娟博士 P5.3YP6:5eU9;4A
一、师资队伍 L3:,ye2~7xR3=3P
经济学系拥有一支学历职称高、结构合理、高度敬业、勇于创新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教师队伍中,博士1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8人。3人曾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m23fO7-8pv6?1P
二、教学工作 Y5+9vL4+2WE,5Z
经济学系除承担经济学专业课程外,还承担全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教学,其中经济学院内所有专业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均采用双语教学,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果突出。“微观经济学”为广东财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W6;5xz9.5Ol3!3f
三、科学研究 C7-8QX,.2dt,:8B
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成果丰硕。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社会项目5项,其他课题15项,参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读本编写”。出版专著6部,教材6部,在《光明日报》《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保险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有硕士授予权,国民经济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西方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X4;,bl11RA8.3U
四、人才培养 A1?6zT19jO1.6R
经济学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已有6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分布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报社、银行、证券机构和企业等各个部门。目前,在校学生638人。 F9:4jS6=1qa3:1c
五、本系特色 Q3;5wH2=1eF6;2t
经济学系强调“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突出双语、实验、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经济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扩展渗透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T,4NH5!8OX3=,R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