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

锁定 排行
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承办:中国科学院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综合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 安定门外 大屯路 甲11号
网站指数
2022-7-8 05:43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2-10-6 13:48
最近更新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网站详情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简介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为了监测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发展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于1988年开始组建成立的。目前,该研究网络由16个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11个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沙漠生态系统试验站、1个沼泽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海洋生态系统试验站、1个城市生态站,以及水分、土壤、大气、生物、水域生态系统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综合研究中心所组成。 k1;8PT4=4BD9:,Q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设立CERN领导小组(设办公室)、CERN科学指导委员会和CERN科学委员会(设秘书处)等组织机构,全面负责CERN的运行和管理,以及组织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和对外服务等业务。 c9+2UB,;2p06~6H

CERN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系统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CERN不仅是我国开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有关的综合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实验平台,她还是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与林业生产等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国生态学研究与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试验示范基地,培养生态学领域高级科技人才基地,国内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基地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l3+4d09?7Zl2.2m

当前CERN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为: y7!4AU6.1jZ4+1w

(1)通过对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揭示其不同时期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因。 W8!2JW8+7QW3;6N

(2)建立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健康诊断指标体系。 G2~6nS,~8cf1~1t

(3)阐明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和C、N、P、H2O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规律。 Z4~4yM,+2tM2?7N

(4)阐明全球变化对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及响应。 K1?4pj6=,zL3~1O

(5)阐明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退化、受损过程机理,探讨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技术途径,建立一批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试验示范区。 r2~3CD8=6We,!3m

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总体规划,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需求和自身优势,突出网络化的特色,准确把握国际科学发展的综合化、系统化和交叉渗透融合的大趋势,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z5=2Zx3=4Ia,.6D

(1)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长期监测和演变规律; h2!4Yw4-3ub5:4G

(2)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06+4Gx9=7kZ9?6e

(3)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机理; B2=9Uq1-3Jo1=6L

(4)生态系统的质量评价和健康诊断; L4-3NX7?6Kh1-5g

(5)区域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y7-,cH4:1zV5~2u

(6)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和有效调控; w6;1hq7:90x1~3z

(7)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高效开发试验示范。 e2~6nV2:5gL4?6B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就开始了野外站的建设工作。从资源环境领域野外站数量分析,可把近50年来野外站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t6?7Im7?,wQ13x

①五十年代──起步阶段; g,-9XO,-5po3:8t

②六十年代──停滞阶段; X5!,PK6=7ps,!7I

③七、八十年代──加速发展阶段; R9!2OW56wd,=7A

④九十年代──稳步发展阶段。 E3:5PL6.5eh,+4d

中科院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建立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野外站,于1952年建立烟台海洋生物试验工作站(该站现已停止工作)。现有野外站中,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和武昌时辰站(后与武昌固体潮基准站合并为现在的动力大地测量实验站)建立时间最早,均建于1956年。现有野外站中有7个建于五十年代,这一阶段可称为野外站的起步阶段。六十年代,野外站建设落入低谷,相关工作基本停滞,十年仅建3个站,这一阶段可谓野外站的停滞阶段。七、八十年代,野外站数量逐年加速增长,20年内共建野外站61个(占目前野外站的67%),此阶段可称之为野外站的加速发展阶段。此阶段末,中科院野外站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九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更加注重野外站质量的提高,野外站建设转入稳步发展阶段,10年内新建15个站。 W9;6wT1?6GS7=8J

在中科院野外台站建设史上,对于台站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主要事件有5件: r1~5ay3!3we6+4Y

①1986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次野外观测试验站工作会议; V16IF9:9BH3;8L

②1987年决定实施的野外台站开放制度; q1;1gr6?1tB9-6U

③1988年开始筹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 m13iH9?,Ed7.8a

④1997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野外工作会议; C4=5FV7-8rm7;2r

⑤2001年决定完善和构建资源环境领域体系完整的4大野外观测试验站网络。 o8:7Ve1;,Yc,?7X

第一次野外观测试验站工作会议明确了野外台站在促进学科发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会议要求:贯彻“开放、联合”精神,加强综合试验研究,建立仪器设备的定期维修和标定制度,保证各项观测试验数据和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次会议对于野外站建设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开放制度的建立和CERN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V,~9wF9!6jB9+2f

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决定采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实施野外站开放制度,选取部分站作为开放站,设立开放基金,接受院内外科研人员申请。现已批准15个基础较好的野外站对外开放(1988、1989、1990、1997年分别批准5、3、3、4个站对外开放)。开放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野外站作用充分发挥,促进了学科交叉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野外站的地位。 J14Sj8~9mY6;7u

中国科学院于1988年开始筹建CERN。CERN现拥有40个生态站、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综合中心,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生态网络,与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TER Network)和英国环境变化网络(ECN)并称为世界三大国家级生态网络,是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 Network)和全球陆地观测系统生态网络(GTN-E)的发起成员。CERN的建立是野外站建设工作的一次飞跃,它克服了单站监测和研究的局限,使得在我国开展生态学对比研究成为可能,可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科学数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国家“八五”大中型基建项目的完成,大大提高了CERN开展监测、研究和示范的能力。 X1-8n081zx1~7b

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野外工作会议于1997年召开,会议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像重视实验室一样重视野外站,要像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样建立国家重点野外站。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科技部从1999年开始开展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试点工作,从而使全国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D6~7Gr99FU46a

中国科学院于2001年决定完善和构建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体系完整的4大台站网络:CERN、地磁台链、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研究网络、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研究网络,并通过综合数据交换中心将4大网络联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目前这一工作正在实施。该项任务的完成,必将大大提升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野外监测、试验和研究的能力,为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Z1+4cF,~5fI6:6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相关热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子站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