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锁定 排行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华北地区抗旱工作。建立禹城牌子万亩试区,开展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工作。1979年正式建立试验站,1983年经院办公会批准正式建立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87年批准自主对外开放,1988年成为CERN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1999年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
网站指数
2022-7-9 17:33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2-10-6 07:54
最近更新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站详情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介

一、试验站概况 g7=,lx6+9sK7?6y

【历史沿革】 a6~6Yd1!9nG6-3N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华北地区抗旱工作。建立禹城牌子万亩试区,开展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工作。1979年正式建立试验站,1983年经院办公会批准正式建立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87年批准自主对外开放,1988年成为CERN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1999年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 A7.5Fz5+5yw2:,K

二、支撑条件 T5;,yy7-8xL,!9y

禹城站包括中心试验站、试验基地和试验示范区三个层次。中心试验站侧重于机理过程研究;试验基地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试验区侧重于推广与开发研究。三个层次的研究任务,构成了禹城站完整的研究开发体系。建设了完整的实验场地,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 c9-9os1.6OS9:6g

禹城试验站现有在编人员20人(表1),其中研究人员12人,技术辅助人员3人,后勤服务及开发人员6人。研究人员中(表2),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实习研究员1人;具有博士后资历者3人,博士3人、硕士1人。 n,;1R09-4dF3;4l

另有实验观测和数据管理人员19人,其中中专毕业生4人。主要从事小气候、作物、土壤、遥感、化验分析、数据管理等多方面的观测和管理工作。 u8!5t06=8YM1-,S

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禹城试验站已经顺利完成新老队伍的交替,建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研究队伍。 X4=2sl6!9rT,7w

禹城站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研究的实验技术系统。 A8+8N02-7qT4?7y

已建成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nuum) 系统联合观测实验场,水肥耦合关系实验场、养分平衡实验场、陆地水面蒸发场、气象站、作物与水分关系实验场、遥感实验场、农业综合实验场、精准农业实验场等多处田间实验场地。 p,:7NE3;6PC6;,S

建立了化学分析室、土壤物理实验室、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遥感实验室。 g96NF57ci9+1t

禹城站的仪器设备具备了全方位地开展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综合研究的技术条件。 SPAC系统联合观测场,装备了禹城站自行研制的大型蒸渗仪和换位式波文比观测系统,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的水汽、热、CO2通量的综合研究。装备了CERN项目配备的MAOS-I型小气候梯度仪,实现了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剖面、地表热通量等的连续自动观测,配备了CI-301PS光合作用系统、AP4动态气孔阻力测定仪、手持红外温度计和CI-203面积仪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进行观测,中子仪进行土壤水分剖面的观测;SPAC联合观测场的自动采集系统已接入计算机室,实现了室内采集和对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减少了对观测现场的扰动,提高了数据质量。目前的禹城站的技术系统观测项目全面,手段多样,为农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K5:9JZ7-6Tu9.9n

三、研究方向 X1!8Ql14kH1:1t

禹城试验站的研究方向是以水、土、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观测数据的长期积累,深入开展地球表层的能量物质输送和转换机制、模型的建立和空间尺度转换方法的实验研究;进行测定方法的革新与仪器的改进和研制;结合地理学、生态学、农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展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和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禹城试验站的研究方向和所开展的研究内容符合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可为地球表层的能量物质循环、迁移规律研究提供方法和手段,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试验示范样板。 e6;4i05~1iN9:8G

根据已确定的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重大项目、禹城站开放基金和国际合作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组织我院及其它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通力合作,协同攻关,在农田蒸发、作物耗水规律与农田节水理论基础研究、农田生态系统水量转换机理、实验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农业试区试验示范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观测资料。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5本,数据集5本。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委、国家计委、财政部授予的“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成果奖,此外还获中科院和部委科技进步奖9项。先后来禹城试区和试验站参观访问的专家学者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批,900余人次。国内有22个省、市、自治区一万余人次到禹城考察访问,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w2.,zy2-4al2=3y

四、地理位置 l8!8lQ5~5fV2=4B

禹城综合试验站位于山东省禹城市,东经116°22’―116°45’,北纬36°40’―37°12’。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母质为黄河冲积物,以潮土和盐化潮土为主,表土质地为轻―中壤土。所在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1℃,降雨量582mm,水面蒸发力952mm,太阳辐射总量5225兆焦/米2,日照时数2640小时,大于0℃积温为4951℃,大于10℃积温为4441℃,无霜期200天,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地下水位一般在1.5-4.0米,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下游第二大引黄灌区―潘庄灌区的引黄总干通过禹城市,引黄灌溉条件良好。该地区历史上干旱、渍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但生产潜力很大,在黄淮海平原河间浅平洼地类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A4~5Uw6!4Al7=4z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相关热词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子站详情
湖北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东湖站于1980年正式建站,并列为《人与生物圈》的定位观测站,1992年被评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的重点站。2001进入国家重点野外科学研究观测台站。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