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锁定 排行
说起河北医科大学,校史言称“其前身为1894年建立的北洋医学堂”。屈指算来一百二十一年个春秋逝去。
网站指数
2021-2-7 03:30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3-4-25 09:55
最近更新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网站详情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第一篇 北洋医学堂传奇 s6;5qQ2.1CF7-2Z

(秦川汉) I,!50C8;3p01=4K

说起河北医科大学,校史言称“其前身为1894年建立的北洋医学堂”。屈指算来一百二十一年个春秋逝去。然者,因为历史久远,加之近百年来历大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的风雨变迁,学校所存历史文档缺如,可查证的历史文献亦多是只言片语,究竟一百多年前北洋医学堂如何建立,肇启于何因,曾有过怎样的故事经历等等,都湮没在历史的沧海之中。为了能让校友和学子们能约略了解那段尘封的往事,笔者沉钩史海,多方收辑,以拙劣文笔写下此编传奇。之所以名为传奇,是因为虽然本着据史而撰的初衷,但毕竟时过境迁,所采纳的文字史料多是众家之言而非确凿实证,难免错谬,甚或荒诞,故尔权作各位读者茶余饭后、闲暇聊侃时之谈资。 V6+,mM5?5fx6=7R

兴洋务李鸿章师夷制夷 因爱妾总督府捐助西医 M8-,KZ9?5We7;,Q

话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曾经雄居世界东方的大清帝国便江河日下。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时,年方十七岁的安徽童生李鸿章考取秀才入学庐州(今安徽合肥)学府,怀抱“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高远志向,他苦读三载,以出色的成绩被推为优贡并北赴顺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参加乡试。二十岁的李鸿章抒“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之豪情毅然辞乡北上应试,高中第84名举子,之后师承一代宗师、内阁大学士曾国藩。李鸿章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深为曾国藩所器中。有恩师极力提携,其此后便仕途顺达。 01!6Bb6:6rE93s

及至1870年,直隶总督曾国藩改任两江总督,一直鞍前马后相随的李鸿章继任直隶总督,旋即又兼任大清国北洋通商大臣,成为权重朝野、名噪四方的朝中重臣。 n3=2DM69ms6=6q

曾国藩乃大清洋务运动之先驱,受其影响,李鸿章身居要职之后,步恩师后尘,尤为推举西洋科学文化教育,他曾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h3-7ji1?2NR3=7v

尽管李鸿章对西学赞赏有嘉,但因受传统文化思想浸淫,起初,在医学方面,他对传承数千年的中医学更为信奉,而对西医则将信将疑。然而,因一件突发事件,让李鸿章转而对西医格外推崇。 q9=5Xm8+7Op18o

且道这李总督发妻周氏亡故之后,续弦赵氏,再娶侧室莫氏。莫氏年轻美貌尤为李总督宠爱。不意1879年盛夏,莫氏忽然中风致半身不遂,心急如焚的李总督遍请中医名家诊治,然莫氏病情未见好转且日见危重。诚所谓“有病乱投医”,一向不信任西医的李鸿章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致函请求美国驻天津领事毕德格出面,寻访西医名家诊治。受此相托,毕德格便延请在天津开办西医诊所的英国传道士医生马根济为莫氏诊疗。马根济采用“手摇电机诊治法”施治,效果显著,一个月后,莫氏瘫痹之症居然得以痊愈。欣喜之余,李鸿章对西医之神奇刮目相看。 R8;8SU9;2ZG5!,v

来中国行医施药四年多、初到天津的马根济便趁机恳求李大人帮助他在津开办医院,感恩图报的李鸿章立马捐赠银两4000两,津门的官吏和各界名流见总督大人如此慷慨,也纷纷解囊,募集银两6000两,有此万两白银为资,马根济便在天津市中心的海大道新建了一家医院,名为基督教伦敦会施医院,津门俗称其为总督医院。 J2-4qj4.5Fk8:9t

传教义马根济悬壶津门 惠黎庶施医院兴办学馆 Y3,k08;,Ln6!5G

约翰·马根济,1850年8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雅茅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20岁时在英国布雷斯顿医学院完成学业,进而又在爱丁堡医学院取得皇家外科医学院医师和皇家内科医学院医师资格。当时,英国有许多基督教传教士在天津传教,一时间天津修建了许多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并附设育婴堂、教会诊所,1870年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时,天津曾爆发民众杀神父、修女,焚烧教堂的“天津教案”。马根济闻听从中国返回英国的传教士的讲述,对东方这个神密的古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意当一名传教士医生到中国施医治病。1875年仲春,刚刚学成毕业的马根济携夫人从英国启程,在海上漂泊了两个月后抵达湖北汉口。在汉口生活居住了三年多,马夫人着实难耐江南炎热的气候,适逢天津有家教会施诊所急需医生,夫妇两人便决定北上天津。 L9:,KL990j4!9t

单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侵占天津,英国驻屯军在天津河北大王庙附近开设了一间军医诊所,后转交给英国基督教会,改名“基督教伦敦会施诊所”,这是一所免费慈善诊所。1879年3月马根济应邀从汉口赶来主持诊所工作,很快,马根治以其精湛的医术而名噪津门。不久,便巧遇上述李鸿章爱妾生病一事,经由李鸿章出资相助,马大夫将诊所扩建为医院。 W49lN4:7kw6!3B

1880年12月2日,基督教伦敦会施医院举办启用仪式,李鸿章亲临主持,其时,高朋满座,嘉宾云集,李鸿章欣喜之余提笔书写贺联一帧,其联曰:“为良相为良医只此痌瘝片念,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施医院开设病床150张,诊治采取中西医并举之法,因马大夫医术高超,声名在外,且对贫穷患者减免费用,一时间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马根济不辞辛劳接诊施治,终因医师有限,日夜忙碌的马大夫积劳成疾。 W5!2pH7.,wF4-4d

为能增加医师人手,翌年,经争询李鸿章同意,马大夫拟在医院开设医学馆,培养医学人才,而所需经费李鸿章首肯从军费中拔付。无巧不成书,1881年6月,大清政府因故中止留美幼童培养计划, 94学童被迫返回并被分派到各地,其中有8名学生分派到施医院,这其中有后来北洋医学堂首位总办(校长)林联辉。12月15日,医学馆正式开课授业,8名留美回来的学生成了医学馆首批学员。 x4?9Ys1,xb5:7O

留西洋幼稚童赴美深造 封五品林联辉首任校长 S6;2Wi8;,kZ1-8S

提及留美幼童,还要追溯到曾国藩任直隶总督之时。 Y6~6fU6=6TD9+,H

说话清道光八年(1828年)深秋,广东香山县一户贫困农家生下一男童,取名容闳。因家中贫寒,容闳自幼便进入有施舍之意的英国教会学校念书,18岁那年,学校校长、美国人勃朗牧师因病返回美国,见容闳聪明灵俐,孺子可教,便带他到美国留学,数年后,容闳从美国名校耶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毕业后,容闳回到中国,积极参与曾国藩主导的洋务运动,并反复游说曾国藩向朝廷上奏,派遣幼童去美国留学。曾国藩几经考量,1871年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一心谋维新变法的光绪帝批准了此奏折,大清政府商定自1872年始,每年送30名十余岁幼童赴美国,进行为期十五年的留学,意在学习洋人的先进科学文化,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至1875年,共有四批计120名幼童被送往美国。第四批幼童中有年仅十三岁的广东南海人林联辉和胞弟林联盛。 u5.2Ti1?8Bz9-3D

1875年,林氏兄弟来到美国,寄宿在基督教徒朴特尔小姐家中,深受基督教熏陶。兄弟二人后来考入麻省安道渥的菲利浦学校读书, 1881年,林氏兄弟尚未完成高中学业之时,清政府便中止了幼童留美计划,召令全部留学幼童回国。 x1~8Yn7:4Kc3-4j

大清何以仓促扼杀这一长期培养计划呢?原来,这拨平均年龄十二岁的幼童们到了美国不久,便在思想上慢慢接受了西洋文化,剪去长辫,换掉长袍马卦,沉湎于西洋的生活方式之中,很多学生渐次诵圣经、做礼拜,信奉基督教。如此情形令随行的督学震惊错愕,朝中老臣闻听此事深恐幼童们被“西化”,于是,呼吁光绪皇帝结束幼童留洋之举。迫于朝野压力,光绪只得下诏,令全体学童迅即回国。120名学童中,有后来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等人拒绝返回,其余94人只得中途辍学,被遣送回国。时年二十岁的林联辉和弟弟林联盛也悻悻地一同回到了国内。林联盛被安排到了天津电报局,林联辉被分派到施医院附设医学馆学习西医。 k5:9mW8;6iF6,0

医学馆学制四年,以英文授课,授课者多为北洋水师聘用的外籍军医。1885年,首批学子完成学业。当初入学的8人,有2人中途退学,6人毕业。林联辉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同期毕业的还有第一批留学幼童广东顺德人何廷梁,第三批留学幼童上海人曹茂祥,以及第四批留学幼童江苏宝山人金大廷、江苏华亭人朱汝淦、江苏嘉定人周传谔。六位毕业生被授予九品文官,并依成绩领五品或六品衔。林联辉因成绩拔萃而留校任教,李鸿章专门上奏朝廷加封他为六品衔。其余几人则分派到陆军、海军担任随军军医。 c4~1Ll96OX85g

施医院附设医学馆前后招收了3届学生,不期,1888年,学堂创始者、38岁的马根济医生因病去世,施医院被天津伦敦传教会收买,李鸿章也不再给医学堂提供经费支持,医学馆停办。 M5=3Wf7!2tq9!1M

法兰西上校筹建学堂 哈尔滨大疫梅尼殒命 n4!2LU7;5tT1.2a

马根济去世的1888年,正是李鸿章筹建的北洋水师成立之时。北洋水师之军医,多是重金聘任的美英法籍医官。不几年后,李鸿章有感于北洋水师军医匮乏,聘用外籍医官薪费过高,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曾经的医学馆,拟重建医学堂为北洋水师培养军医。1893年12月,李鸿章亲拟《医院创立学堂折》上奏光绪皇帝,其折言称;“查西洋各国行军,以医官最要。而救治伤科,直起沉痼,西医尤擅专长。其学以考求经络,辩别药性为始基,以察脏腑之运行,练临证之理法为进步,其究以调内科之精微,平诸家之同异为极功,非专门名家。历经考试,该国家未能给凭诊治。北洋创办海军之初,雇募洋医分派各舰,为费不赀,是兴建医学堂造就人材,实为学务之急。”奏折被光绪皇帝批准之后,李鸿章迅即委派法国军医梅尼在原“医学馆”基础上创建北洋医学堂并附设北洋医院。 n7?6pN5!8wt3~,i

新建的北洋医学堂和北洋医院位于天津法租界海大道,是借助天津招商局总办朱其诏捐赠的一座中式旧宅所建,计有房间250余间。学堂和医院皆为三进院落:学堂前院较小,为行政办公用房;中院较大,东有教学楼,西为宿舍楼,北楼则系图书馆、标本室等;后院亦较大,有学生食堂、网球、篮球场等。医院前院为门诊部,设内、外妇产、五官、药房等科室;中院设有50余张病床及手术室、消毒室、验光室、调剂制剂室等;后院有化验室、动物室、解剖室、太平间等。两院高大门楼分别悬挂着李鸿章题写的横匾:“北洋医学堂”、“北洋医院”。 E4.9MK8-2vj6=6d

所招学生生活食宿均由校方无偿提供,每人月给纹银15两。林联辉出任督办(校长)。1894年6月26日,北洋医学堂正式设立。至此,中国近代第一所医学高等学府成立。北洋医学堂在中国首开人体解剖实验课,此举在当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六年之后,1900年,因天津义爆发义和团运动,学校被迫停办。 I6=5yG3!9lr,.6O

北洋医学堂成立二个多月后,北洋水师在与日本海军黄海大战中遭到重创。1895年春,甲午战争失利的大清朝委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停战事宜,林联辉作为贴身医官随从。3月19日,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后返回驻地途中遭遇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暗杀,李鸿章左颧骨中弹,子弹直入左眼眶下,鲜血淋漓,情况危急,幸有林联辉及时施行抢救,保全了李鸿章的性命。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时,恰值伦琴发明X射成像术,李鸿章作为中华第一人接受了X射线成像。李鸿章在胶片上看到了自己左颧骨内的弹头“纤毫毕现”,连连称奇。 d9;4HU,.6eD9=3M

1901年,北洋医学堂的创建者李鸿章因病去世,享年79岁。因北洋医学堂停办,首任校长林联辉退出江湖,隐居北京城,不几年后英年早逝。 G6~1NT,-4In22r

再说受命筹建北洋医学堂的梅尼教授,原系法国上校军医,应聘至北洋水师,医学馆开班时即担任教师,之后,一直出任北洋医学堂教授。斗转星移,时光到了1910年岁末,哈尔滨等地爆发严重的肺鼠疫并迅速在中国北方各地传播,1911年1月2日,身为医生的梅尼教授紧急奉调赶往哈尔滨防控鼠疫。梅尼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病房诊疗患者,不幸被传染上了鼠疫,1月11日,这位北洋医学堂的先驱与世长辞! U9?5aS2!5tS6?,n

追记: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一职,1902年,袁世凯重新恢复北洋医学堂,更其名为北洋海军医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帝国被推翻。民国元年(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专门学校令》整肃规范高等教育,北洋海军医学堂于1913年更名为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直隶省政府将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迁建保定。 c7!8iZ8=8zV7-4f

第二篇:筚路蓝缕——公共卫生学院前生今世 P1=4PM7!7TK8?4Q

光绪六年(1880年)北洋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兴资创办总督医院,翌年建附属医学馆开坛授课。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医学馆为基础,建立北洋医学堂,开启医学高等教育。北洋医学堂所授课业即有“卫生学”“细菌学”“花柳病”等与公共卫生相关内容。 Z2.3MR9+1ZK8~3s

因朝代更替、时政纷乱、战火频仍,学校命运多舛、几经劫难,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先后历“直隶医学专门学校”“河北大学医科”“河北省立医学院”变迁,近六十年间虽辗转流离、西迁东徙、南逃北归、涅磐重生,但始终设有卫生学教学研究机构,教授“卫生学”“细菌学”“皮花科学”等与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相关联课程,为公共卫生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9+7vL8-9vB5:2C

百年学府,名师辈出。旧时因国运不济,学校动荡,史料佚失,1949年之前校史可查索与公共卫生专业教学相关的知名教授有张仲山、赵翰恩、高祀英、黄运榘、褚葆真、朱世英、陆涤寰、杨俊阶等人。 Y9?4tA44Oi3~,h

张仲山,字褆人(1880-1961),清医科举人,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大学卫生学选科修了生,曾担任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第二任校长。后改任河北大学医科主任。 R3!,wN1-7HL2-2Z

赵翰恩,字公谨,(1886-?),日本长崎医科大学毕业,皮花科专家,教授,曾首任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附属医院院长。 u9=2fY2~8aK,!2g

王若仪,字宜清(1882-?)清医科举人,日本千叶医科大学毕业,曾任德国卫生委员会会员,万国鼠疫委员会中国出席代表,绥远防疫医院院长。河北大学医科教授。 z8?6Uh7~3tq2~4F

高祀英,字汉符(1897-?),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皮肤花柳病专家,教授,曾出任河北省立医院附设医院院长。 a2~2Vn6=4rd8.,n

杨俊阶,字少轩,(1900-1955),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研究院博士毕业,1934年曾创立民国中央防疫处,负责研究和制造疫苗和免疫血清,结束了我国过去完全靠进口的历史,为我国防疫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与战地病菌检疫,举办防疫人员培训班,被授予“爱国卫生运模范”称号。 r4!9ZK,:4Gk2;1D

陆涤寰,字建侠,(1898-1956),南满医科大学日本医学博士,后留学美国霍布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硕士学位。曾担任民国福建省卫生处处长、天津市卫生局局长、天津第一医院院长、河北省立医学院教授。抗战时期在浙江参与防疫日军细菌战引发的鼠疫。为我国早期公共卫生教育和防疫工作的知名学者。 P,-8Iq9.2Bm8!8m

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百年艰辛、孜孜以求,在几代公共卫生学者先贤志士的不懈努力之下,1985年,学校招收首届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开元之年。1987年,原河北医学院成立卫生系,1996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正式组建成立公共卫生学院。 g4.8sU6?,pf42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相关热词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子站详情
河北医科大学 共收录 个子站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64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两名,后因故停招。1978年恢复招生。198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正式确立。同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立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