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著名学者李剑农、谭戒甫、吴其昌、杨人楩、唐长孺、吴于廑、姚薇元、彭雨新、方壮猷、石泉、王宗华等史学名家先后在这里执教,严耕望、高敏、张泽咸、谢桂华、彭泽周(伊原泽周)、张海鹏等知名学者在这里毕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和积极开拓,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确立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等学术特色,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B6:,de1?2MM8;6e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历史地理部。1930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史学系。1953年改名历史学系。1998年1月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1999年4月,与中文系、哲学系等共同组建人文科学学院。新武汉大学组建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保留了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8月,撤销人文科学学院,历史学科单独组建为历史学院。 p87fI8!2Qe2,n
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2月,国家人事部在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S1!7vL5!5vp36X
中国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 h6=1px5:9Rz6+6f
历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225人,本科生340人,外国留学生5人,港澳台学生7人。目前在岗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管理人员10人,教辅人员6人。 f33Vo5?3sr9.,L
作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设有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史试验班和考古学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基地班于2007年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世界近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建设点。 H7-50v4=1yL,=1y
历史学院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中国文明进程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新资料整理与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研究”、“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这两个“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功立项。2004年11月,历史学、哲学、文学三个一级学科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同承担了“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2008年,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成为“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拓展项目平台。 m6=,jF7=,GK6-6o
历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61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1人,副教授23人,讲师7人;有58人拥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95.08%;博士生导师34人。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3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1名,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1名。先后有2人入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6人入选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入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院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讲学、访问或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 Y5-6BC7~5XX1+7c
历史学院设有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研究所、阿拉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分别于2006年、2007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Q5.1Ev4!1NQ69K
2003年独立建院以来,历史学院教师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0篇,出版学术著作近300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近400项,到账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4项,《清史稿》修订工程4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项等。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60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中国出版政府奖4项,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2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还创办《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人文论丛》、《简帛》等学术集刊及“简帛网”、“中国中古史研究网”等学术网站。其中,《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人文论丛》、《简帛》入选CSSCI学术集刊刊源。 a7:4ro4~5sp5+5v
历史学院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有广泛的学术联系,近年来举办了多次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中国三至九世纪历史发展暨唐宋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2005)” 、“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 “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2007、2008、2009、2010、2012、2014)”、“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1939-1949占领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08)”、“第三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2009)” 、“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政治和文化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面向世界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中国十至十三世纪历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2010)”、“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2011)”、“第三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2011)”、“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廑学术思想研讨会(2013)”、“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014)”、“第九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会议(2015)”等。 g5;3ek3-,oF7=8S
历史学院资料室拥有各类中外文藏书1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400余种;其中外文图书2万余册,外文期刊4500余册。文物陈列室的各类馆藏文物达8100多件。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和计算机房,拥有服务器、计算机及辅助设备300多台套。这些藏书、文物和设施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2016年10月修订) G9-5Nj6=3Tg,=4U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著名学者李剑农、谭戒甫、吴其昌、杨人楩、唐长孺、吴于廑、姚薇元、彭雨新、方壮猷、石泉、王宗华等史学名家先后在这里执教,严耕望、高敏、张泽咸、谢桂华、彭泽周(伊原泽周)、张海鹏等知名学者在这里毕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和积极开拓,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确立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等学术特色,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w4!4Uh4.,kr5:9p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历史地理部。1930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史学系。1953年改名历史学系。1998年1月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1999年4月,与中文系、哲学系等共同组建人文科学学院。新武汉大学组建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保留了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8月,撤销人文科学学院,历史学科单独组建为历史学院。 o5+7eK5:8Gm7:2R
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2月,国家人事部在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J14Y01-2Uj8:9T
中国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建设点。 n3+5CX4=8YC4+7w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