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杂化材料研究院(国家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高分子杂化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简介
国家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高分子杂化材料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一中心两基地”),依托青岛大学杂化材料研究院。研究院批准成立于2016年3月,其前身杂化材料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课题组起源于1996年,已有25年历史。 A,+1qz8+5Pf,=,w
本“一中心两基地”国家级平台以国际合作为特色,2013年获批国际科技部国家国际高分子杂化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9月获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入选“国家高分子杂化材料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100个国际一流创新引智基地之一;2016年12月获批国家科技部“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3月,学校批准成立青岛大学杂化材料研究院,使得上述国家级研究和引智平台依托本研究院建设。 L67FO3-4EC,?1b
同时,本国家级平台,建有两个海外离岸基地:(1)国家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中心。青岛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016年10月签署联合共建“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协议,启动运行,本中心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建设两个部分,在中国依托青岛大学,在美国依托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国家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心。青岛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2017年9月本中心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揭牌运行。 Q,!5Mr8;5YT,-2F
本国家级平台还拥有青岛市高分子杂化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市杂化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和山东省先进高分子材料教学示范中心。 r5+8gx4.9JH3?4O
本国家级平台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材料学科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先进高分子材料示范中心、山东省“十二五”特色优势重点建设学科。 o6~1dk3+9OM2+4Y
本国家级平台依托杂化材料研究院,辐射引领材料学科,组建起教授、副教授等28人的研究队伍。外方团队汇聚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物理化学问题研究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韩国国家材料研究院等5个国家的16位国际著名的海外杂化材料科学家,其中包括4位海外非华裔院士、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Y4!7Qy1-9uo2.6a
本国家级平台研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2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国家级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3项、山东省和青岛市项目30余项,以及国家和省市引智重点项目多项,获得科研经费3557万元。申请14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4项,其中美国和欧洲授权发明专利各1项;在Nature Chemistry(IF=21.687)、Materials Today(IF=26.416)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28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论文3篇,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10篇,中科院1区论文72篇,2区论文69篇,本国家级平台荣获201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实现产业化项目1项,在国际杂化材料合作领域形成了成功示范作用。建成多层复合发光薄膜年产500吨示范生产线一条。 i2:2um59jX15b
发展定位与目标
(1) 面向国家战略领域:以杂化材料的技术和应用研发为科学内涵,完成一批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完成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 2-3 项关键技术突破,将本国家级平台建成一个能“链接”海外实力专家与国内科研和生产机构的、能持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平台, 具有融合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 h4?4Ea,:3GY1-1o
(2) 开拓国际合作和吸引海内外人才:以承担国际前沿或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或重大国家研究计划为载体,使本国家级平台成为能“链接”海外实力专家与国内科研和生产机构、培养一支国际一流的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创新人才队伍。 f9=1BH6=2IQ3+2c
(3) 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合作资源和促进合作深度:稳定国际合作渠道,使合作国别稳定在五个,发展到十个;开拓稳定的资金来源;培养具有国级前沿水平的多位领军科学家深化合作内涵,带领辐射本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发展。 e71tK7~1Tb4;4v
(4) 加强和进一步拓展海外离岸基地建设;建立2-4个离岸基地。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研究及人员交流,实现研究内容的交流与互用。 r1!5aa6:8it84P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