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简介
河口县人民检察院的成立时间最早可以追溯至1955年。1955年8月1日,经报请上级检察机关批准,河口县人民检察院正式成立,并启用院章,开始办公。1959年2月,屏边县、河口县合并,统称河口县,县检察院设在河口。1979年7月,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恢复成立,并履行职能。 W,+6Vx4:4yX8?9L
一、地理位置 q6.8Iw8=6pv1,i
河口县人民检察院位于北山新区,处于河口县行政中心左下侧,坐落于北山路与福生路的交叉口,占地面积为2580.11平方米。我院检察技术综合楼(主楼)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四层欧式建筑,建筑面积为1864.60平方米,集侦查、技术、办公用房于一体,外观简洁明快,肃穆庄严。后勤服务中心(副楼)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集新进人员周转房、球场、健身房、活动室、食堂为一体,建筑面积约700㎡。 n2=1Av9+1nJ4:9k
二、检察队伍的基本情况 Z84hB7=,zR6!4T
(一)三类人员的基本情况 K7-7NA5?5dp,+1L
我院原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34名,工勤编1名(待退休后自动减除),截至2019年3月,我院政法编制25名,工勤编1名,实有人员28人(含工勤编1人)。上述人员中,员额检察官有10名,检察辅助人员13名,行政人员4名,工勤人员1名。 a7.1Bo3;4QE3+3F
(二)机构和职级编制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M,.3xG,.3ft4=2w
我院原有内设机构17个,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后,积极进行内设机构改革有益探索尝试。自2017年1月起,实行“五局一组”(检务管理局、职务犯罪侦查局、刑事检察局、案件管理局、诉讼监督局、纪检组)内设机构模式。2018年2月,根据上级批复,结合之前实践,内设机构形成以公诉部、侦查监督部、检察监督部、案件管理部和检务管理部的“五部制”格局,派驻南溪检察室维持原状不变,派驻纪检监察组单列。2019年4月,按照省编办批复及上级检察机关要求,经院党组研究决定,我院内设机构优化调整为“3+2”模式,即3个检察业务部和2个综合部门(办公室、政治部),目前已基本完成各内设机构职能职责调整和人员配置工作,初步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实质化运行。 I1:8Ls2+,Jn1~7X
我院目前实有科级以上职数20个,其中,副县级职数1个;正科级职数7个,目前空编1个(专职检委会委员),1名非党副检察长的正科职数在退休后将自动消减;副科级职数12个(目前空编5个)。部分空编职数我院已经上报使用请示,但尚未得到上级批复。 05?5dX4-7FY4.8g
(三)领导班子的配备情况 D2:7LG5!8tA46a
我院现有领导班子成员5人。分别是:党组书记、检察长1名,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1名,党组成员、副检察长1名,副检察长1名(非党),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1名,党组班子平均年龄为50岁。 B9.3NS9:5HV7+6y
(四)员额检察官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w,;9TS9:7lt,.7c
我院现有员额检察官10名,其中,四级高级检察官2人,一级检察官3人,三级检察官5人。配备的情况是:侦查监督部2名;公诉部2名;检察监督部2名;案件管理部2名;2名入额的院领导(检察长、副检察长各1名)未具体分配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承担相应检察工作和参与承办具体案件。除入额院领导、专检委外,我院入额检察官平均年龄约为35岁。 S62WN2:7lu4+,S
(五)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V6?4eD5!3wI6~6L
我院有少数民族干部5人(瑶族干部2人,布依族、壮族、苗族和彝族干部各1人),占全体政法编制的20%,其中,少数民族领导班子成员(副检察长)1人,少数民族员额检察官2人(彝族和瑶族)。 B33kx7-7aE92O
(六)聘用制书记员招录和使用情况。 y3+5Se8?2Ae41d
我院共有25名聘用制书记员编制,其中:县编制15名,省编制10名。现实有20人,临时空缺5人,补充招聘工作正在进行。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和省财政分别负担。 q4=3mB,~2Rg8=3c
上述人员已安排至各内设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从事检察辅助和综合保障工作。 t46cD1:9sV3:4t
三、机关党建的基本情况 Y4-8lE6.4sl9.3V
截至2018年9月,组织关系在我院的党员共有32名。其中,在职党员22名,合同制书记员中转入党组织关系的2名,退休党员8名。 e5!6Mm5~,iW,?9G
目前设置党支部一个,由1名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任支部书记,其他支部委员4名。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其中,在职人员设置成3个党小组,退休人员设成1个党小组。 x9+7PC4;,0i6:7s
按照发展计划,我院将再发展党员2名,有关计划已按程序上报县机关工委。 a,+9XW7:9JK2~9R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w4!5Ar8?6TP6+4s
为适应检察工作发展需要,我院针对自身建设薄弱的环节,稳扎稳打,按照“三年打基础,两年提素质,年年有变化”的总规划,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现有基础设施、办公办案设备和检察网络进行改扩建和升级,先后完成了后勤服务中心、检察技术楼、涉外司法合作会晤中心升级改造和检察专项网的更新完善,不仅院容院貌焕然一新,工作环境的品质得以提升,更为边境基层检察院营造拴心留人氛围和推进智慧检察建设奠定了基础。 J6:8fN4:,Ob7:5J
县情简介
河口县位于祖国西南端,云南省红河州南部边境,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老街市隔南溪河、红河相望,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1950年设河口市,1955年改河口县,1963年改河口瑶族自治县。国土总面积1332平方千米,共辖6个乡镇、4个国营农场,总人口10.84万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口岸明珠·国门河口”呈现以下特点: P4?9BZ,~6uu6?7P
两河一口:河口,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最高海拔大围山主峰2354.1米,最低海拔处在国门口——南溪河中越公路大桥旁,仅76.4米,为西南云贵川三省的最低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口成为一座热带、亚热带风光的边境城市,境内高温多湿,年平均气温23.2℃,最高气温46℃,相对湿度85%,年均降雨量1785毫米,森林覆盖率为51.54%,有“小动物王国”和“小植物王国”之称,适宜发展香蕉、菠萝、橡胶等热区经济作物,是云南省热带水果和橡胶主产区之一。此外,因红河这一国际河流的联通,河口与越南首都河内单从名字来看就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 b5~2wp7=5xh4!9K
两国一城:两条河流,将一片土地分为两国;三座大桥,使两座城市连为一体。河口县隔红河、南溪河两河与越南老街相望,国境线全长193公里(其中河界73公里,陆界120公里),滇越铁路大桥、南溪河公路大桥、红河公路大桥及越南的谷柳公路大桥、新坡大桥浑然一体,桥上车水马龙,沟通连接着两个国家的口岸城市。特殊的“地缘”与“亲缘”使中越边境这两座城市形成“城市即口岸、口岸即城市”以及“两国一城”的口岸独特景观。 N2+,Lh4:2ed3=9N
两岸一区:目前,河口拥有铁路口岸、公路口岸2个国家一类口岸。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申报建设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努力迈向开放新前沿。作为云南开发开放较早的边境口岸之一,河口口岸自1897年开埠通商、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以来,几经兴盛衰落,历尽沧桑。1992年国务院批准河口为沿边开放县,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古老的通商口岸焕发出勃勃生机。 O8~4BX4:8lp33n
两市一带:昆明和河内这两大城市经过河口这一结点连成一线,这条开放发展之路从远古走来,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也将中国和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紧密联系起来。河口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处于昆(明)—河(内)—海(防)经济走廊的“咽喉”,北距省会昆明市432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260公里,距越南北方最大出海港口海防市360公里。“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让这里商贾云集、百舸争流、欣欣向荣,蒙河铁路(泛亚铁路东线)、昆(明)河(口)高速公路、红河航道经这里与越南互联互通,河口成为昆(明)—河(内)—海(防)经济走廊进行跨国商品、人员、车辆、资金、信息交流的一个中心枢纽,是我国与越南、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 R2~2DL4=7rr4+5E
两化一体:国门口岸使本土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相遇、相交、相容。河口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居住着瑶、苗、壮、傣、彝、布依等23个少数民族。瑶族“盘王节”等厚重的瑶族民俗绽放着迷人的魅力,古老的法式建筑、粤式建筑、古炮台和农垦知青事迹诉说着远去的沧桑岁月,各民族的亮丽服饰、世界各地的游客、琳琅满目的异域商品展示着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形成河口多彩多姿、和谐互融的独特边境文化。 x7:2gq9!8tF3-9h
2018年,河口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03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4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招商引资60.49亿元,增长42.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46元,增长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30元,增长8.8%。 R95Co7:4kQ1~5v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