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简介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是联合国系统有关地球大气现状和特性,它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它产生的气候及由此形成的水资源的分布方面的权威机构。 T4?3fI8:8bT9-5L
WMO拥有国家会员187个,地区会员6个。 它的前身是诞生于1873年的国际气象组织(IMO) 。WMO建立于1950年,次年成为联合国有关气象(天气和气候)、业务水文和相关地球物理科学的专门机构。 E42WQ8+5fM7.5J
组织介绍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世界气象组织是在1947年9-10月在华盛顿市召开的国际气象组织各国气象局长会议上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它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英文简称IMO),是1872年和1873年分别在莱比锡和维也纳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后于1878年正式成立的非官方性机构。194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各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世界气象公约草案,1950年3月23日该公约生效,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1951年3月19日在巴黎举行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正式建立机构。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D1?1IX5+5Fp3+1f
发展历史
《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于1950年正式生效,世界气象组织随之宣告成立。 C3!6mp6=4yi5-5f
2009 WMO全球大气监测(GAW)成立20周年 n2;10X4:3Yd2!3r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1979年和1990年)基础上召开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 N7+8Od9;9Xd5;8u
2008 WMO/UNEP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20周年 n,~9GU11VM44E
2007 WMO-UNEP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与美国前副 President ,环保人士阿尔.戈尔先生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E1:8NW8~4mh7;2V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Q1~5vL2+3na3:7f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印度尼西亚巴厘)通过将于2009年进行的新谈判过程的巴厘路线图,它将形成2012年后国际气候变化协议。 X7=30u4~8XA5+8B
蒙特利尔议定书20周年:WMO荣获蒙特利尔议定书伙伴奖 Protocol Partners Award V3=2ir5;5iy38a
由WMO和国际科联共同发起国际极地年 2007-2008 I9.4KM2-7ip14T
安全和可持续的生活:天气、气候和水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国际会议(西班牙马德里) u21GB1.9Yo81a
2006 WMO温室气体公报问世 L9,sL6.7Wj3;7M
WMO北极地区臭氧公报问世 T3;5Yz4~4mm3!,W
发生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南极臭氧空洞 W8,yM6.3Ov4+1s
2005 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 (日本兵库) 0,+2cG2.30W2.3l
审查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执行情况的国际会议(毛里求斯) M8-6nC,?8Sg5=7I
在WMO秘书处设立国际地球观测组秘书处 K8.7ew,+3wJ8-1h
2003 庆祝布鲁塞尔大会(1853)150 周年 O,=5uo8=1FP1?3o
第二次妇女参与气象水文技术会议(日内瓦) T4=,SC4+3Pf7;8X
发起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计划、WMO空间计划和最不发达国家计划(LDC)(归属技术合作计划) z4.4SK7.3Ic4!4C
2002 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南非约翰内斯堡) W7-4bk2-8qW5:9J
200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 B2~,vm3=5Cn,?80
2000 世界气象组织五十周年庆典 u5:1VO2.4UG1!3x
1999 WMO新总部大楼在日内瓦落成 Y,9ez2!9sM1+5P
1997 京都会议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时间表 W2:8LK,;9ZZ6+7j
妇女参与气象水文国际会议(泰国曼谷) i6-1Xa6+9Sd36b
1995 建立气候信息和预测服务(CLIPS)项目 i3~7vd21Ic7:3r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二次评估报告 o9=7ZO3!1AY5~8D
WMO新大楼奠基仪式 k4;1nl8:5uZ2=8V
1993 发起世界水文循环观测系统(WHYCOS) l7:4CK1=4ht7:4D
1992 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 a1!8eq3~3G0,-5j
建立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 M5.1My2?2wb8-,m
国际水和环境大会 (爱尔兰都柏林) u45wz37Yz1?3s
199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q42MB7.6jC1!7y
1990 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发起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v2?3yD5:2nl6;3S
国际减灾十年开始 J9;9MI4:5cE3!6z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次评估报告 D2-3Fc4.4yG3:,K
1989 建立全球大气监测网以监测大气成分 X9=2ui4?8X01=9z
WMO 和UNEP 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过程 V9?5mO4.7hx,;6l
1988 建立WMO/UNEP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q4~,yL7=4LO9?9h
1987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A7.4Xm1?70a3-3b
1985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l1+3Be8:6Wc5.7r
1983 建立WMO 长期规划过程 W,:,WX4-6pt,.9Q
1979 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建立WMO世界气候计划 L2;1DR4!8cj7:2b
1978/1979 在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下的全球天气试验和季风试验 y5!7sT3;5Zd6=7n
1977 WM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联合建立国际全球综合海洋服务系统 E8-7QB3~3WV5.2k
1976 WMO开展首次国际全球臭氧状况评估 J7;10L9.8kn52W
1972 指定WMO的业务水文活动为业务水文计划 c1~8Sj,?2WX8:2U
1971 建立热带气旋项目,后升格为热带气旋计划 e3?7JQ1:1uZ,;2j
1963 发起世界天气监视网 W1~,K02~2jM2=7O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将公约生效日期和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h,+5Dp7!7wX83h
1957 发起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 s6~,NH6+9md1?5N
建立全球臭氧观测系统 A5;5Fo8.7Yq71k
1951 WMO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r59cj9-2SN1-6H
1950 3月23日WMO公约生效 ,国际气象组织也正式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 L21Mb8?7Lh2.1w
1947 气象局长大会在华盛顿召开大会,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通过WMO公约 U35ED3~3SA2!7u
1946年7月,挪威学者海塞贝格博士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国际气象组织的会议上,起草了一份世界气象公约草案,并提议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W2!3mG5?3pw,!4u
1932 发起第二次国际极地年1932-1933 y,:5cT,.5ja6;6X
1882 发起第一次国际极地年1882-1883 u19bt9:,K08.5Z
1873 WMO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IMO)诞生,总部瑞士日内瓦(维也纳) i92Y018FQ1:2Z
1853 第一次国际气象大会(布鲁塞尔) t9~9DN1=,Vc33Q
组织宗旨
气象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组织的宗旨包括: A2:7uZ6!4qh,?3G
便利于全世界合作建立网络,以进行气象、水文和其他地球物理观测,并建立提供气象服务和进行观测的各种中心; u9?4Gb6:2RD7;3l
促进建立和维持可迅速交换气象情报及有关资料的系统; s7?6Ls3?2eF2:,e
促进气象观测的标准化,并保证观测结果与统计资料的统一发布; 05:8sW,+5HF,-2R
推进气象学在航空、航运、水事问题、农业和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中的应用; P2.,uZ2.6Is1:7R
促进实用水文活动,加强气象服务部门与水文服务部门间的密切合作; M6;4Vb7;8lA12Q
鼓励气象学和适宜的其他有关领域中的研究与培训。 o9~,fq1:2Xg8?2y
组织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是世界气象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还设有执行理事会、区域协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X,:9Kx59Oc,7V
世界气象大会 o9?,0f5.9uh1=1t
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由各会员派代表团与会。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审议过去4年工作,研究批准今后4年的业务、科研、技术合作等各项计划,以确定为实现组织宗旨而采取的总政策,通过有关国际气象与水文做法的技术条例,并确定下一个四年的气象组织方案和预算。 F8.4Iv7-1Bu21S
选举产生新的主席、副主席,选举产生除本组织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区域协会主席以外的执行理事会成员和任命秘书长等。 B6?4fd5:4JP1=8Q
执行理事会 f5.8Bt7-8Fd1.7D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前称执行委员会)由36个国家气象和水文局局长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以审查组织的活动和执行气象组织大会的决定。 是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相当于人大的常务委员会。其组成人数根据本组织会员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目前招待理事会有36人组成,包括本组织主席、3位副主席(第5次大会前为2位副主席)、6位区域协会主席和由气象大会选举产生的26名成员(均为局长)组成。 c7=1un2=2Ky7?9V
区域协会 A2~2qf2=,ZY4;4N
按地理区域,世界气象组织分为六个区域协会。即一区协(非洲)、二区协(亚洲)、三区协(南美)、四区协(北中美洲)、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和六区协(欧洲)。区域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各项气象、水文活动,实施大会、执行理事会的有关决议。一般4年举行一次届会。中国属第二区协(亚洲)协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作为地区会员也属于第二(亚洲)区协。 R,.2ja9-6LV9:4x
协调各自区域内的气象与水文活动,并从区域角度审查向其提交的所有问题。 q2=6kt2!,Al71L
技术委员会 r6=3Pw7.2Ag,=,a
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象、水文业务性质,将技术委员会发分为两组8个委员会,它们是:A 基本委员会,包括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和水文学委员会(CHY);B 应用委员会,包括气候学委员会(CCL)、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航空气象学委员会(CAEM)、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海洋和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JCOMM)。委员会由本组织各会员提名指派专家参加,委员会工作主要是在其中职责范围贯彻大会、执行理事会及区域协会的决议并协调本委员会的工作。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届会。 Q6!,fW2?6ZL1-9i
秘书处 T1~7Ci,:7zx9?7y
秘书处为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办事机构。该秘书处由1951年12月10日从瑞士洛桑迁到日内瓦。秘书处由气象大会任命的秘书长主持工作,现任秘书长是法国的M.雅罗先生(Michel Jarraud)。为处理日常国际气象事务,秘书处下设若干职能司负责有关工作。他们是:秘书长办公室、世界天气监测网司、技术合作司、区域办公室、资源管理司、支持服务司和语言、出版与会议司。 Z8;3OO6=5yn2.4g
秘书处从事技术研究,并负责旨在促进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全世界气象学与实用水文学方面的众多技术合作项目。秘书处还出版专门的技术说明、指南、手册和报告,而且一般还要在气象服务与实用水文服务之间担任联系者的角色。秘书处是同联合国和其他专门机构密切合作开展工作的。 v5~3hJ9-,xP7?4U
组织来源
主要来自成员国会费(约占80%)和自愿捐款(约占20%)。 08-2cE4!4mP9=4d
组织领导
主席:格哈德·阿德里安 k8~6jP,:7mN,~6W
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 s2!3he7=1Rr58T
国际合作
多国别代表团访问气候中心 V1:,mp2~3wA8-3w
多国别代表团访问气候中心 m6?5yT2+,KX21f
有关气象组织决议分别是1961年和1962年联合国大会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会议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的范围内通过的。大会建议气象组织研究如何才能利用空间活动方面的发展来提高大气科学和技术的水平。气象组织对这些决议作出了响应,从而建立了世界天气监视网,并确定了对气象系统作最佳利用的条件,而且还审议了关于大气研究的各种提案,预计卫星数据将会为这些研究作出贡献。气象组织继续对其对卫星数据的业务要求加以综合,其中既包括那些可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的要求,也包括那些需要作出重大努力而且要到二十一世纪的相当时候才能达到的要求。各种空间研究组织和气象组织间正在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将有助于确保通过正在出现的和计划采用的系统满足我们的未来需要。 p6:3cv3-5jt71W
重点在于使卫星运营者密切其同气象组织各种机制的关系。两个特别提及的国际小组是气象卫星协调小组和地球观测卫星委员会。 b6?8vS7+9ST79Z
气象卫星协调小组于1972年作为一个非正式小组成立,目的是在卫星供应商之间对第一个全球静止系统进行协调。欧洲航天研究组织、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和日本的日本气象局是创始成员。协调小组现有成员包括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欧空局也派有代表)、印度、日本、中国、美国、俄罗斯联邦和气象组织。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现担任气象卫星协调小组秘书处。协调小组的建议对成员不具约束力,而是在自愿基础上予以实施的。 l9:7GD12PC4~9j
地球观测卫星委员会根据1984年七国集团经济首脑会议建议设立,现已发展到包括世界上负责地球观测空间方案的所有民间机构,以及接收和处理空间遥感数据的机构。政府间用户组织,尤其是气象组织,以及各种国际科学方案(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地圈生物圈方案,气象组织和科学理事会气候方案),已成为地球观测卫星委员会联系成员,以加强其同空间机构间的合作,从而拟订全球变化数据要求并积极参与未来地球观测任务构想的界定。 X7=8dB7:7Ip3!6K
建设成就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45年来,成员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多个,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从1957年开始的全球臭氧观测系统,经过30年艰苦的协调和标准化的观测,终于促成许多国家在1987年签订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C8=2pW9-1k0,!4N
1963年建立的世界天气监视网是世界气象组织的骨干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用统一规范、统一的技术政策联合起来,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情报网。 Y4~2Ua9?5WW6!8u
中国参与情况
中国是1947年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签字国之一。1972年2月24日加入世界气象组织。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是地区会员。 H3.8bU,:7tI5-2l
自1973年起,中国一直是该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世界气象组织历届主席和秘书长及高级官员均多次访华,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s77lt4.4TQ66t
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56次届会上,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被任命为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 Z5;2fW6~6Ou26e
2007年5月7-25日,中国派团出席世界气象组织第十五次世界气象大会。会上,颜宏连任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当选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 Z3?2bJ1:1wX5+4g
2014年6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66次届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了全球气候服务框架、2012至2015年WMO战略计划的实施、第17次世界气象大会的筹备等事宜,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率团出席了会议。2015年5月25日至6月12日,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向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致贺电,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郑国光连任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 。 a54Gz,7Vg8!1u
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2400多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部实现自动化,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达到近6万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6%。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8颗在轨运行,198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成了严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成为全球9个世界气象中心之一,标志着中国气象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h8:8QY65oq8!3Y
其它相关
世界气象日 p83Hp4!1Ep9=8D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世界气象组织将200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确定为“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雨、结霜、下雪等。人类生活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 x27uM8-4Yf9=8V
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50年3月23日这一公约正式生效后,国际气象组织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在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每年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气象界都会围绕一个相关主题,举行宣传活动。 X4=6GI23GO9;6S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就率先协调大气成分的观测和分析。通过利用地面实地观测站、遥感站、气球探空仪、飞机和卫星组成的全球网络,专业人员可定时采集有关温室气体、气溶胶和臭氧信息以及传统的气象和水文参数。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人们对气象问题的研究,进而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今年世界气象日的致辞中强调,由于90%的自然灾害与天气、气候和水害直接相关,因此,加强气象工作,防灾减灾,有利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Z2:6zz2=2My3:8j
200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定,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IPCC还预计,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洪水、干旱和其他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此外,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相关污染物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脏,导致人们患上哮喘、心脏病、肺癌等疾病。 b3!7XA6.7Dd6=7z
世界天气监视网方案 P9~7yi5.6BE8-4O
新卫星技术所开辟的可能性,促成了1963年4月举行的第四次世界气象通过了世界天气监视网方案。该方案是一个世界性系统,由气象组织各成员提供并由各国际组织予以补充的各种协调的设施与服务组成。 根据世界天气监测网计划和执行方案,环境卫星构成了全球观测系统的空基子系统,以扩大陆基子系统提供的信息,从而完成完整的全球观测。目前的环境卫星有两类:近极轨卫星和地球静止卫星。这两类环境卫星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补充的。地球静止卫星在热带与温带纬度上提供几乎是连续性的测量和监测,而近极轨卫星则在较高的纬度与两极地区发挥类似的作用。这些卫星的情况详见气象组织出版物第411号。 在8000至10000公里高空的极轨卫星包括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层管理局系列的泰罗斯卫星和俄罗斯联邦的气象卫星系列。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任何时候都有两颗实用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第三代的美国实用极轨卫星提供和研究用数据。这些卫星上的传感器是泰罗斯实用垂直探测器由高分辨率辐射计。泰罗斯实用垂直探测器由高分辨率红外探测器、平流层探测装置和微波探测装置组成。泰罗斯实用垂直探测器和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提供的数据由直接探测传送、自动图像传送和高分辨率图象传送服务提供给拥有卫星接收设备的所有成员。此外,泰罗斯卫星还用于Argos数据采集和定位任务。卫星数据分发给世界天气监视网的全球电信系统。美国极轨系统的未来计划包括在下一个千年中继续使用先进的泰罗斯N/诺阿系统(诺阿K、L和M、N、N’以及NPOESS)。 气象-2/3气象卫星系统构成俄罗斯联邦实用极轨卫星服务的基础,提供云层以及雪被和冰盖的可见的、红外图象。该系统还提供关于云的温度和高度、外向长波辐射温度与强度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以图象和其他形式分发给全球电信系统。 地球静止卫星包括在赤道上空下列位置的五颗卫星:东经140°,由日本运营;东经76°,由俄罗斯联邦运营;0°,由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运营和西经75°和西经135°,由美国运营。 r8!1nA9!6Kf6!2M
区域培训中心 z6?7Gq3?1qF6;,j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是经世界气象组织批准,于1993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原南京气象学院)成立,其目的是借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与技术优势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各类中高级气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截至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共举办了40期国际气象培训班和11期双边培训班。来自亚-太、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和东欧等119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成为发展中国家气象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为世界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I8?6YP9-9FI8=8r
培训中心主任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廉水教授兼任,智协飞教授担任中心副主任。中心下设教学和行政机构两部分,分管培训期间的教学与日常工作。行政机构的职能是保障整个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实施,包括:加强与中国气象局联系, 制订培训计划,发布招生信息,答复学员申请以及培训期间日常事务与活动的安排和调整。 d3=8ig8~1iy5!2V
自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根据气象科技的发展和国内外气象服务的不同要求,培训的时间从两至十三周不等,内容涉及气象专业的各个方面。其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气象行政管理、热带气象、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长期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气候学、季风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航空气象以及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等。 V61TI2=6Ld8;3N
能力建设活动 Z8=5HC13jF8~,V
除了以出版的气象组织指导材料提供水文服务外,气象组织还特别注意通过水文实用多种目的次级方案转让现有技术。该次级方案现有24个构成部分,涉及遥感和数据传送等内容,至少已有32个用户,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用户,提出了使用请求。这类援助迅速发展,特别是通过由气象组织实施的各种技术援助项目得到了发展。气象组织方案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加强各国气象、水文气象和水文学服务部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这些部门。因此,气象组织教育和培训活动仍然是一个高度优先的事项。 G7~1Aq6+7NI3=4V
卫星数据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知识转让是教育和培训方案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各区域的国际培训活动开展了种种关于在气象学和实用水文学各领域使用和应用卫星数据和遥感的培训班,其中许多是同其他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实施的。气象组织还从事编写卫星气象学方面气象工作者教育用教材和培训材料,为气象学和实用水文学方面培训提供研究金并组织了各种区域培训活动等项工作。 g9~1Tf2:7PX3:9o
每年都根据气象组织志愿协作方案实施一些项目,以便提供自动图象传送/天气传真试验设备,同时还向现有自动图象传送站提供辅助性天气传真试验设备。还为培训人员掌握自动图象传送站操作与维修技术提供支助。 D6-5kg6~4Pn4:,Q
联络点 U3?4HY1;3yN3~9Y
Secretary-General R7;4pe4~,dr3.3e
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 G3!3wc1-1Eg5;5N
41,avenueGiuseppeMotta t2!4OD6+3XP4;,w
CasePostale2300 V2!3DM2=6qd9?6s
CH-1211Geneva2,Switzerland u5;9Iy9+5Wz4~5G
Telegram:Meteomondgeneva v3~8Dt2+,UR4~5o
出版物 L9?5ny8!1Ue5-3v
《世界气象组织公报》(Bulletin),半年刊;《世界气象大会报告》(World Meteorological Congress reports)、《执行理事会报告》(Executive Council reports)、《区域协会报告》(Regional Association reports)、《技术委员会报告》(Technical Commission reports)、《审计委员会报告》(Audit Committee reports)。 A6,KD15kO9-4D
《气象与其他环境卫星信息》,气象组织出版物第411号。 b81KL7!,sE8=8D
世界气候简讯 :世界气候报导(World Climate News),世界气候报导用英文和法文每年出版两期。报导每期12页,内容包括最近和正在发生的的气候事件和异常,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WMO在气候相关应用和研究领域活动的报告。 Y4:3Ug6.6tH86y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