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名航空发动机系,是北航 1952 年建校时最早成立 的、也是北航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现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 2个本科培养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所对应的“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1981年)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全国第一。建院60年来,为我国航空、航天、民航、能源等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航空推进领域的全部八名工程院院士均为学院的毕业生。 r2~8z0,+2rI72P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名师荟萃,有教授44人(博导42人),副教授3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人; 8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和面向全行业的“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共获得国家级奖1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是北航获国家级大奖最多的院系之一。 w3;2RB1=9ur9+,E
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孕育出一流的人才。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60%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每年选拔30%以上的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10%以上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动力领域具有极其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在民航、能源、船舶、交通、石油、电力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e,+2fm,:6oH4;3E
2011年9月,教育部批示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制度。学院将参照世界一流大学模式,聘请世界一流大师来院任教,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之路。 B4+5wH8.8Dc,+6p
学院按“飞行器动力工程(国家试点学院)” 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大类专业进行招生, 本科四年采用“通识博雅”教育,前两年不细分专业,第三年按学生兴趣和综合考核成绩安排选择专业。学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施行“一生一师”制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实行赴境外一流大学游学制度,高考成绩进入北航前10%的优秀生(含保送生) 优先选送到境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 d2?2Nh3;8nq6=9g
学院历史
创业艰难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航空发动机系。它是北航最早成立的两个系(飞机系和发动机系)之一。1952年北航成立后,先后组建了航空发动机教研室和发动机工艺教研室。航空发动机教研室有教师13人,负责人为宁榥教授;发动机工艺教研室,有教师4人,负责人为董寿莘教授。1953年11月,学校决定先成立发动机组(三组),任命董寿莘为代理组长,王绍曾、吴云书为副组长。1954年12月正式将组改成系,任命董寿莘为系主任,王绍曾、张锡圣为副主任,张仲禹为系政治副主任。下设发动机设计和工艺2个专业(学制均为5年),5个教研室。1960年4月,学校依照第一机械工业部一月会议要求,成立飞机发动机系(3系),由王绍曾任系主任。1972年4月,经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全院大队改回为系,我系为发动机系,简称4系。1992年改名为动力系。2002年10月,在原动力工程系基础上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p2.8mj5?2CE7;6P
- 王绍曾 (1912-1997) 建校 / 系元老 T6;5gF3-9aG,.6f
1912年生于河北,中共党员。 m4.6x07=1Kx,:9R
1935年毕业于中法大学物理系并赴法留学,本着航空救国的强烈愿望学习航空工程。 08;7q06=9LO83e
1945年任云南大学航空系主任,1952年参加北航创建,历任航空发动机系副主w任、主任、飞机系主任,动力系名誉系主任。 M3+8XD,=6lK3?6y
- 宁 榥(1912-2002) Q9.8iF9!9UA,+,b
1912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员。 e68qv92Xo3?4z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194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科学硕士,1941年后历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航空系教授、系主任。 h3=3yn2.2kv3=8j
1952年来到北航动力系,历任教研室主任,动力系副主任,喷气推进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05?9Sp8;7YH1:2N
- 曹传钧(1922-2014) w4+,nZ4~4KT7?9J
1922年生于福建,中共党员。 E2+2IR9=6Sz14O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系,1959年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 s2=1Vz4~6VZ78e
1952年任北航航空发动机系发动机设计教研室副主任,之后历任系主任、教务长,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 O,+6qi2+9XC6?8D
从1952年至1960年,苏联为我系派来的专家按照一任两年的制度进行,他们负责帮助发动机系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指导实验室建设、开设课程和培养研究生。 A1;3HH2-6kV1;1j
建校初期,教材及其匮乏,1952年苏联援助中国时,派来了多名专家,并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教材、教学文件、资料等。这些教材包括了《活塞发动机原理》、《工程热力学》、《实用气体动力学》和《理论力学》等。另外,活塞发动机构造课没有教材,由苏联专家给老师们上课,听课的老师将授课内容整理笔记,编写了《活塞发动机构造》教材,用于学生教学。 N1-1IF6=7Xl8-7m
1952年9月中旬,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了5年制飞机设计、飞机工艺、发动机设计、发动机工艺教学计划。学校组织了清华航空工程学院教师突击完成25种教学大纲的翻译工作。学期期末采用以口试为主的考试制度,这是教师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第一次采用苏联的考试 方法。 b2;9mf2-5bu2-4x
1953年开始随着发动机试验馆(三馆)的兴建,先后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原理实验室、热工传热热机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强度振动实验室、涡轮喷气发动机构造陈列室。1957年我系开始安装活塞轴流气源,并进行了多种构造实验设备的加工与初试。 V,~6xr4?7ML,!1m
1955年全校立项科研项目55项,其中发动机设计方面14项。1956年全校立项科研课题152项,其中发动机设计方面25项。1956年5月全校第一届科学讨论会48篇科学论文中,航空发动机原理及构造的论文8篇。研制了北京一号、北京三号、北航四号、北航六号、北航10号、北航21号、北航36号等,1958年9月24日,北京一号在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飞。 Y4?8wi7?9dY5+7G
从1958年开始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全部结合型号生产,研制的型号有“北京三号”上使用的中等功率的涡轮螺浆发动机、“北京四号”——M数为2.5高速靶机上使用的冲压发动机和“北京十号”单人飞行器上使用的二冲程活塞式发动机。 k9!,Xq7?3Cw9=9F
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后,在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国防工业投资比例相应减少,军工企业转向军民结合的形势下。给我系各方面工作,诸如本科生招生、分配、研究生培养以及科研工作等,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在此形势下,1989年12月,我院郑祺选提出了“拓宽专业面向,提高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改革方案中指出,我系85年前仅设航空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两个专业,且均以产品为对象,专业面向窄。把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用人单位需要、受到社会欢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L,!4In8!4lJ4=,m
1985年,航空工业部决定在我系增设热能工程专业。1999年起,学校率先在动力系实行本硕连读制,在大四学生中挑选连续三年“优秀生” 参加推荐,录取数占学生人数的6%。 V,-5OE,8ug8+2C
科研方面,1984年,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时为博士研究生的高歌在指导教师宁榥教授指导及曹明骅讲师协助下发明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钱学森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是一项“为中国人争气的、很有价值的重要发明,是一个很大的技术突破,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里的重大建树。” q6~8jk6:6bV3!3M
1993年,低速大尺寸压气机实验装置和转子流场动态测量技术(蒋浩康、陈懋章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当年航空工业系统所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研制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手段,解决了研制中的关键问题。已成功地应用于几个 v,-5Ql2?4eW2.3D
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和改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异常明显。 W4!1bd2+4vh1;8t
航空工业部于1985年决定在我系增设热能工程专业,其目的是充分发挥航空发动机专业的优势,满足当时许多部内企事业单位提出的对该专业的需求,并保存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免在航空发动机行业处于低谷时专业力量散失,造成人才浪费。1988年首届热能工程专业的学生即将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原定教学计划是否恰当,如何使我们的毕业生日后能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等,是当时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此外,在全国三十多所院校均开设有热能工程专业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办出有北航特色的热能工程专业,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适应未来不同工作的能力,并从而使我们的专业能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发言权。为此,近年来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O7.2TO4?1wf,3X
飞速发展
经过六十年的建设,我院现有4个系,航空推进系、流体机械系、工程热物理系、热能工程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航空器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面向行业的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研究中心;北航能源与环境国际中心,适航技术研究中心。 o,6iU7~8Lw6~2C
2010年10月,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将“试点学院”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改革项目之一。2011年8月,教育部最终确定17所大学的特色学院作为试点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入选。试点学院的改革目标是:通过探索“全面自主选拔录取、重基础多学科个性化培养、国际化师资聘任、教授治学”等新机制,建立融“航空报国”核心价值塑造、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多学科知识获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崇尚学术自由、鼓励个性发展、实施国际化开放办学的育人环境,培养航空发动机及能源领域的杰出创新型人才。 H2+,td,6Kf8.8U
2011 年11 月20 日,北航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发起成立“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赵凤桐书记、苟仲文副市长、杨学山副部长、林左鸣总经理共同为“北京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通用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揭牌。双方将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北航的航空研究技术优势和北汽的现代制造产业优势,形成通用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开展绿色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满足市场需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充分发挥联盟在技术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我国通用航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u,;6Oc7+1vM7;3A
2012年9月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航工业在京举行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双方将围绕航空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高端人才培养,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实现教育、科技、产业的有效结合,开展协同创新,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揭牌。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部署,根据《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协议》精神,由北航与中航工业牵头,联合西工大、南航、北大、清华等8所高校及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合作。 F9:1zN6~7Yo74c
2012年9月,试点学院与中航工业集团合作,成立了以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先生命名的实验班——“吴大观英才班”,聘请陈懋章院士为首届班主任。“吴大观英才班”将充分发挥北航教育科研资源与中航工业集团的实体经济优势,共同打造一个融合选拔、培养、评价、发展于一体的精英人才成长平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学术精英和具有总师潜质的工程精英。 Z5+3VA1~9JY1!8O
我院现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 2个本科培养专业(含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所对应的“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1981年)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全国第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在全国排名第9。博士点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新能源技术、流体与声学工程。硕士点还有:水声工程。本科专业是:飞行器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我国航空、航天、民航、能源等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航空推进领域的全部八名工程院院士均为学院的毕业生。 h3;4uU,:6yd7+8a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 v99HZ2-9Ob68r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