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j6=9aK4;2Tk8.,R
生态环境中心围绕“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中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三大学科的综合优势,围绕国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和国际生态环境科学前沿,不断突破支撑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贡献,努力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综合性研究机构。 g1.,oH2~8Tu7-4o
生态环境中心主要学科方向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污染水体修复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人与自然耦合机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力争在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危害机制、饮用水复合污染机理、过程与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和生态效益评估等三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重点培养新型污染物的识别及毒性效应、京津冀环境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削减与调控、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管理、大气污染成因与关键污染物控制技术、环境纳米材料与污染控制、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向。 Y4:6Xo8~,dG1=6F
生态环境中心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5个所级实验室及若干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包括:生态环境中心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包括: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下设8个期刊编辑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其中二恶英实验室为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为计量认证实验室。生态环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Z2-7SN1+5yO5!4d
截至2020年底,生态环境中心共有在职职工50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 m9.4ML7:80R5?1h
生态环境中心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和“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等5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饮用水安全”等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 m1~3pi6-6Rh2.2A
生态环境中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1980年)、博士学位(1986年)授予权单位之一,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博士学科培养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硕士学科培养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截止2020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887人,其中硕士生337人、博士生550人;在站博士后226人。 R2+3mL8~2Wn35i
生态环境中心积极推进与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开展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努力为解决地区性生态环境问题服务,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的能力。生态环境中心分别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瑞士、瑞典、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建联合研究所和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生态环境中心科研人员多人次在国际组织、专业委员会和国际期刊中任职,在相关的国际组织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地位。依托生态环境中心建设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示范实验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中心与南澳大利亚水务公司共建国际水科学技术中心、与挪威共建中-挪环境综合研究中心、与横滨国立大学联合共建亚洲国际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中国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共建中环水务-生态环境中心联合研发基地、与盐城共建先进环保技术研究院、与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共建石家庄环保技术研究院等。 c5;2eB6~,xJ59O
建所以来,生态环境中心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中国科学院、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励33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项(以第一单位完成获得24项);发表SCI、EI第一著者论文数连续10多年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位列第一。生态环境中心在本领域成果丰硕,不仅在知识积累、方法储备和人才队伍等方面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制定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形成了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等多学科体系,在新POPs发现和分析方法、分子毒理及其表观遗传学、二恶英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城市与景观生态、饮用水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高水平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初步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q5!,GQ6-4OA5=4d
生态环境中心199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0年,在知识创新工程综合评估中,生态环境中心获资环领域并列第一,研究所综合评估A,被评为中国科学院A类研究所。2011年第一批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择优支持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生态环境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科教融合卓越中心。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依托生态环境中心建设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21年,“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一批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j6~5um3=8WE23e
生态环境中心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CI和EI收录)、《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报》和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SCIE收录)等8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sian office、国际水协会IWA Beijing office、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Beijing office设在生态环境中心。生态环境中心科学家分别在国际地理联合会、太平洋科学协会、国际生态学协会等57个国际重要组织担任主席、副主席等重要职务30人,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ustainability Science等91个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中担任主编、副主编23人。 E5~9sJ4;,DK3;1o
发展沿革 k4?9aR8-1nH99P
机构沿革
【机构沿革概述】 e8~8TK2-7yL7!1x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前身系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72年斯德哥尔摩全球环境会议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环境问题开始纳入政府日程。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原化学所二部的基础上,成立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环境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建所初期,得到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96年5月经协商决定,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 J8:,fL9;3EI,-7g
环境化学研究所的初期建址在北京市郊区怀柔县北部山区雁栖湖畔,1977年整体移址北京清华东路肖庄,1988年1月开始移往现址。 l,.2JG21Gf8;6Z
【学科发展概述】 p6:6Tf1,RS,~2S
环境化学研究所成立初期,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怀和领导下,边筹建边工作。主要科研任务有环境中有机、无机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发现、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以及污染物造成的实际危害的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又逐步开展了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到1985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形成了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分析化学三大研究方向。一支专业从事环保科研队伍建立起来了,为我国环境化学学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工作的开展组建了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拥有一支精干强大的环境科技情报研究队伍,具有强大的环境科技情报收集能力,为我国环境科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早期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情报工作。从1976年开始先后编辑出版了《环境科学》(1976)、《环境科学学报》(1981)、《环境化学》(1982)、《环境科学丛刊》(1980)、《环境科学情报》(1978)、《环境科学简讯》等学术期刊和资料。 s2.4Ul5:,0o6!8B
基于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环境科学的现实需求,1986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和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面向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性的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实现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的相互渗透,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促进综合研究和解决中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以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系统生态学新的三大学科研究方向,并强调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心的科研方向是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学科有: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工艺与工程、环境分析化学、生态环境信息和分析测试技术等。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环境与健康、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发展环境分析测试和污染控制技术等。 l8+7Gp8~1Ok4~,p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U4?8BN7;3hE,;,P
①第一阶段:创建发展阶段(1975-1986) T3,gn2+6PP,?,h
创建初期(1975-1978)主要配合国家环保工作的急需,从兄弟单位调入一批化学和非化学专业科技人员,开展环境分析、环境情报、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等研究工作。主要学科有:环境分析化学、分析监测仪器研制、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环境情报研究。此阶段的污染源治理技术主要以原化学研究所二部从事核废料的处理为重点。 Q,~6KH5?8kG46P
1979年到1985年,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化学中拓展出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使环境分析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包括痕量分析、光谱分析、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统一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环境污染化学主要进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迁移、转化、污染物结构与生物效应以及控制对策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仍然以与能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为重点。 V7?8kc4=2OZ9;9j
在1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环境化学研究所针对我国认识环境问题和发展环境科学事业的现实需求,先后开展了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监测仪器研制和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组建了一支力量雄厚的环境情报研究队伍,介绍和引入国外环境科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信息技术支持。对发展我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 N5-2AS25jJ,.1P
②第二阶段:调整提高阶段(1986-1998) U,5ZK2?6Ln6?10
为实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有机融合,1986年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阶段,已形成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三大学科领域,涵盖的学科方向更加宽广。主要研究所方向有: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区域环境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宏观环境政策、国情问题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膜技术与膜材料、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分析仪器研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基于国家需要转向现实的环境问题。在此期间,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紧密结合环境方面的国家需求,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将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作为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内容。 O7,rP3.6qt37t
1986年成立了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1989年与清华大学等4个单位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结构优化和研究方向调整奠定了重要基础。 E2=4BM3!1kx7+4M
③第三阶段:创新跨越阶段(1999年以后) f7:9uB5;9Uu5?1h
1999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研究所,赢得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总体学科领域框架:优势学科---环境化学,强化学科---环境工程,交叉学科---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发展了生态毒理、土壤环境等学科。坚持三个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原则。环境化学的任务是阐明环境污染的重要的基本规律和成为环保新技术的源泉,环境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的高新技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大实际问题和提出应用基础研究的新的科学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学,实现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学科交叉,实现环境科学的微观机理研究与生态学的宏观理论相结合。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地位显著提高。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环境研究室与澳大利亚Adelaid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 z5;7Dq6?5Bl6=7a
几年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面向国际生态环境科学前沿,面向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科学目标,优化领域布局,精练创新队伍,引进杰出人才,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国际合作。研究水平与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连年获得重大科技奖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数量显著上升,经费收入持续增加,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地位显著提高。 p8-9re5;4DQ7.1w
目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室)。创新三期在巩固发展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的基础上,将强化发展环境生物学,促进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和土壤环境三个研究室的协同发展和有机融合,形成以研究室为学科组织单元、结构合理、交叉联合的学科体系。 f3?4lK2+2YL3~5a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