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加挂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院牌子)是学校主动顺应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需要,专门成立的跨学科综合性专职研究机构,是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南昌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现任院长由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利国教授担任,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由我校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廖进球教授兼任。 y32Hu9~4ST4?1K
历史沿革:研究院发展溯源于2002年,先后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2002年成立)和资源科学与生态规划工程中心(2005年成立);第二个阶段是原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机构撤并,成立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09年8月);第三个阶段是以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为主体,组建成立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2010年8月),2012年11月加挂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院牌子(即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合署办公),2015年11月“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挂靠我院;第四个阶段是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更名为生态经济研究院(2017年7月);第五个阶段是生态经济研究院整体并入经济学院(2018年5月),不再保留实体单位。 Z8!,003!4bc34R
发展宗旨: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引领区域创新时代潮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V1:,RC9;,yS2;4u
目标任务:依托学校经济管理类优势学科资源,融合学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学科专业的先进力量,以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和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学术创新团队(“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学术创新团队)为基础,立足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江西“绿色崛起”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服务基地和绿色发展新型智库。 z8!6Mz53sr8~6U
管理体制:实行学校和院学术委员会双重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内实行研究所所长和学术带头人责任制。 f2+4Rx7.8Wi1?1e
机构设置:下设三个直属研究所、一个合署办公研究院和辅助机构,即:农村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生态研究所、人口与区域生态研究所、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院(合署办公)、院办公室、实验室和资料室。 Y,?1WA6:8fq5:6d
人员结构:定编专职研究人员12人,专职行政管理人员2人,兼职研究人员30人。专职研究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1人,国家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选3人,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博士后合作导师3人;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3人,国(境)外著名大学高级访问学者6人;兼职人员主要是来自省内外高水平重点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国有大型企业的资深专家学者、决策部门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 m49sV6.1Ts3~,D
办公设施:在麦庐园校区拥有独立使用权的办公场地面积800余平方米,环境优美,宽敞舒适,装备精良,图书资料齐全,通讯和电子服务设施便利;内设:高级专家工作室、首席教授工作室、海外博士工作室、流动研究人员工作室、研究生工作室、学术报告厅、图书资料室和计算机房等。 p2.9xU9+,Yd3+8D
学科平台:学科实力较雄厚,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暨“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学》(一级学科)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生态经济研究院2013年获批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研究”科研团队为江西财经大学首批跨学科创新团队,“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科研团队为江西财经大学“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学术创新团队,设置“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重大招标项目”和“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成果文库”两个开放式资助平台。 U3:5IB78RK8;7c
人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完备,招收《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负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招收并主持培养两个专业的全日制学术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e2-8zq4:8As1?9U
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学术研究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主持承担重要纵向科研项目9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20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重大、重点项目和科技落地项目等政府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余项;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30余部,在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包括SSCI和CSSCI期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包括SCI、EI和CSCD期刊)领域高影响因子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20余项,其中,咨询报告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咨询报告》奖1项,著作成果获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江西优秀理论成果奖1项。 J2;2qb6,hF9;9v
社会服务:努力承揽横向课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主持承担了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西省交通厅、江西省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江西省城镇建设利用外资办公室等重要国际组织、国家科研机构、部省级政府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委托的重大发展规划项目30余项,规划成果转化为地方发展规划,发挥了良好效益。 09?9dg,!7Bs4;3L
智库咨政:主动发挥新型智库功能,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具有较大的决策影响力。有效转化理论研究成果并提交高质量政策研究报告30余件,先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成果要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专家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系列、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内部论坛》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专报》等重要内刊上刊载,呈送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参阅,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级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合计20余次,推动了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q9~8sD9~70T,;2u
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韩国仁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协同创新及学术合作关系,开展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高级人才培养和人员学术互访。 x9-8tO7=2Bk7.4H
主要荣誉:2010年-2016年,院专职研究人员中,先后有14人次获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十强”称号,4人获江西财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五强”称号,研究院于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四次获江西财经大学“先进单位”称号和“国家课题申报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以及“优秀单位”表彰。 a56CH,~2Hb3.,I
地理位置: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S4?5fv9;5xo4=3k
办公地点: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校区北区综合楼10楼 j9.6kD5!,Gu,-3c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