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为创建于2003年的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2004年升级为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2006年晋升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并更名为辽宁省生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2007年由教育部批准建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最终定名为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h1?5Vf1!,hb2,d
目前实验室面积4000 m2,大型分析仪器总值3400余万元。 重点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49人,其中研究人员45人,技术和管理人员4人;教授28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占比93%;博士42人,占比93%;40岁以下教师15人;45人获外校博士学位,大部分来自双一流大学、中科院大学和海外名校,学缘结构良好。实验室研究团队平均年龄43岁,其中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20人,占固定人员的41%,是一支以青年骨干为主的中青年研究队伍,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J8;8Cb9~7aN,;4m
近五年,实验室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课题122项,其中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1项;中德国际合作项目1项;创新团队项目、辽宁省优秀人才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2项;沈阳市科技创新资金、沈阳市科技计划等市级项目18项。科研总经费7343.465万元;实验室人员人均科研经费达到121.308万元。实验室还承担多项企业合作项目,目前部分技术成果已经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应用。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实验室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最紧迫的环境生态与健康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多项科研成果被政府和企业采纳并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G,:6Qz65VV5-3U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6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68篇(影响因子达3以上的论文32篇,中科院一区论文15篇),EI收录期刊论文11篇,CSCD收录论文64篇,出版著作7部,获辽宁省自然科学著作出版计划优秀著作奖1项。实验室对研究成果不断凝练总结,积极申报各类奖项,科研质量得到提升,近5年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4项,其中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得省级个人奖项16项、市级个人奖项21项;获省级学术成果奖7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比赛类奖项7项、省级比赛类奖项20项;4人获得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获得优秀审稿人奖。申请发明专利78项,授权40项,转化15项。转化总经费1139万元。 m,!3LW4.2Or3!6V
实验室的依托学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省一流建设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1年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污染场地修复与风险管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取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环境工程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 d,+5Mt,?9Su,=1p
本实验室继承并发展了孙铁珩院士在土壤环境学和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领域的学术传统与科学储备,以城市、农村、矿区水—土污染环境介质及受损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生态学原理,结合污染修复技术措施,致力于构建具有生态学特色的环境工程技术体系。自组建以来,实验室坚持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污染场地修复与风险管理、辽河流域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材料与环保装备等方面凝练方向、搭建平台、培育学科、储备成果和建设队伍,秉承开放运行机制,面向辽沈地区的环境保护技术需求,追踪本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不断调整学术定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平台水平,同时,密切关注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积极拓展新的前沿研究方向,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与地方的环保科技需求。 I8!3WR1~7IB8:9z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