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b6=7Av5-,ic4~9s
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为重庆石油学校工民建专业。1994年学校升格更名为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独立成为建筑工程系。2004年合校升本后,建筑工程系合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并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2400余名,在读研究生280余名,其中包括30余名国际留学生。 e,:9mR,5KT6+1o
师资队伍: u5=5RX14el5=4e
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6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人,重庆市巴渝讲座教授1人,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巴渝海外引智计划”7人,获2018年、2019年重庆市高校“年度十大双创明星”各1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00余人,拥有各类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30人。 t8+2jt2:6FA6!8k
学科专业: O4?5DI4;9Cd8.,Q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建筑学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土木工程专业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土木与建筑”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专业。 O,.6oH35aI7=4z
学院现有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含土木工程、工程建造与管理、市政和人工环境工程等方向。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点为学校博士点建设培育点。 h7.3Cb3.2XG2;,P
平台建设: x9-3ul,+6tv1=5n
学院拥有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教学-校级示范中心,BIM实验与工程中心,装配式建筑围护系统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用房使用面积8000平方米,有教学科研设备2300余台件,总值3500余万元。 d,,fP4?6Hv,!1i
学院与多个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建有密切合作交流机制,建有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多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5个。与重庆诚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有土木工程重庆市市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建有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P,=5yR1~6kh3;,f
质量工程: N9~2Aj6-3pr2-3X
学院有重庆市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教学团队,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工程团队、岩土工程团队,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岩石力学》,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工程建设监理》, 重庆市精品视频公开课——《走近建筑领域数字化技术》《钢结构建筑的力学魅力及艺术价值》等市级质量工程,还拥有校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精品课程等多个校级质量工程。 C8:6Dt,:5Ik1~3o
科研成果: u4!5EG2=,zR,:1w
学科立足重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行业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整合研究队伍,聚焦研究方向,坚持校企融合,强调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了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山地环境岩土与灾害智能防治、智慧建造与可持续建设、医养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水污染生态治理等重点研究方向,在输电线路结构风工程、山地环境岩土与灾害、室内健康环境等领域形成了自我特色和优势。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纵横向项目231项,经费总额2357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包括面上基金2项,青年基金15项、重庆市科委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7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39 篇,其中SCI 89 篇,EI 42 篇、CSCD 8 篇。编写专著12部,获授权专利110余项,获重庆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项。 Y2-7Mw9=9Nw9.3d
交流与合作: K3+10i8~90E3?2b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为学院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冶建工集团等科研校所及企事业单位建有密切合作交流机制。目前学院与企业共建重庆市级本科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校级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重庆市级研究生培养基地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5个,与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等海外开展联合培养学生项目,与重庆市建委、行业企业合作成立装配式建筑围护系统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q4.3dk3;6AZ1:7Z
学生培养: E8.9Ld2.9Aa9.6C
学院坚持OBE理念,推动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过硬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构建本科导师、班级导师制度以及专业下设的结构模型设计协会、BIM研究协会、绿色建筑测评协会、传统建筑协会、道路桥梁创新协会、工程造价协会、建筑与环境设计协会、航空模型协会等学生协会,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学科竞赛、赛课计划,近3年来,共取得第十二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道桥类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大金空调杯”第十三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学生科技竞赛综合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大赛-BIM造价赛项团队一等奖,第十届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建模大赛总决赛工程造价专项一等奖等30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学院年毕业本科学生500余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超过90%;年毕业研究生40余人,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R8=9pg19Uo7;2I
(2021年9月) 06~8PC3;4wD8-4g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