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简介
教育科学学院下设心理学、学前教育、教育学以及小学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学院办学条件优质,基础设施完善,为办学提供充分保障。目前学院共有约30个实验、实训室,其中包括:电子钢琴室2个,电子琴室,奥尔夫和蒙台梭利音乐教育实训室,儿童科学教育实训室,学前儿童游戏开发实训室,手工实训室,教师技能实训室2个,舞蹈室,美术实训室,学前儿童保育实训室,心理学基础实验室,多功能网络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团训室,心理沙盘室,心理咨询室,脑科学实验室,心理宣泄室,行为观察室,脑波体感室,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平台等。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充足,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几年来,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本着保证实践活动对口、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原则,先后同通化地区幼儿园、小学、中学、部队、公安等40余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互助合作关系,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t4-1Wr7+4wA8-6D
学院有一支年轻、富有活力、积极向上、敬业爱岗的优秀师资团队。在职教师共计47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约20余人,占比近半,拥有硕博学位教师占九成以上,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兼职外籍教授1人。 N5!5Jq2!5WP6:9v
学院有“长白山技能名师”一位——张杰,同时也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撕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撕纸技艺。在传统撕纸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发表相关论文5篇,其中核心1篇;出版撕纸类书籍5部。在美育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其撕纸教育传承及撕纸美育育人等方式,深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喜爱。2016年策划“最多人同时艺术撕纸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 A3-7Th2-2va,~4r
学院有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两位,吉林省“教学新秀”一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此外,还有高素质稳定外聘教师预备团队20余人。 B58Rn8!,HE4;2L
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走在学校学科建设的前列,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平台6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边远山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校级建设学科——心理学,校级研究所——心理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其中,“教育学”学科是通化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于2014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学科现负责人为柳世玉副教授。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含在读)8人,硕士33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新秀1人。先后获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边远山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学科以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基础教育问题为研究主线,自创建以来在区域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区域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高师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建设成果。在学术研究方面,共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2项,省级各类课题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与教材10余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各类科研奖励20余项。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自2006年以来与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 M7~4to2!1ej74g
学院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快速提升。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30余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五部,获省级以上教科研奖励近20余项。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为学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重点推动发展专业。 d5=8SZ1+60f4:3X
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学院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教师教育)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中国大学MOOC1门,国家一流课程1门,吉林省教学创新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吉林省一流课程1门,省精品课2门,省级优秀课程1门,校级优秀课程6门。 o7?9Rg5.2jD6?7L
近年来,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教育科学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质朴敬业,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院先后荣获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教学研究突出贡献集体,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年度学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学院6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学院部。 N6;5cD4.8MP4+5H
“十四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决心继续大力推进改革,践行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群策群力,力争使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 T5:8bh6~1ka3+5x
(2021年8月) W2-8HR18oy,~5Y
历史沿革
1958年,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建立,历经几次变迁,于1978年12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伴随学校的发展壮大,教育科学学院也同通化师范学院一起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教育科学学院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专题教学、初创发展和发展壮大三个历史时期。 N51gH,~7yw2~4m
一、专题教学时期 W3=8Ug9-4iK9;,f
通化师范学院在1978年建立本科院校时,负责全校共同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在教务科,没有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承担全校共同课教育学、心理学的少量专题教学任务,没有专业和学生,教师人数不多(1978年仅有张春义等两位教师)。 d8;3uA7?8HK95x
为了适应教学任务的需要,先后调入了唐光德、杜仲伦、郑振超、关达、孙洪芳、宫钦国、刘仁凯。至1983年底,教师已达到8名。 x3.,Oc5.1kW,=2z
1983年2月至1984年1月,学院派张春义援藏1年,在西藏师范学院(现西藏大学)任教。 K6-8tH2:8xZ6!1j
二、初创发展时期 S,+2gO7.7Em7?3s
教育科学学院的初创发展时期所经历的时间是1980年至2005年,此期分初建和调整两个时期。 l,-7sK2-3ps6:8Y
(一)初建时期 X,!7Lg1;80t6~3l
1980年,通化师范学院组建了“教育教研室”,这是校史记载的教育科学学院前身的最早的组织机构名称。教育教研室创建之初,教师队伍4人(张春义、唐光德、杜仲伦、关达)。关达任教育教研室第一任主任,唐光德任副主任(1982年)。 j4!9G06:6Ju8!5b
(二)调整时期 Z4~2qB4;1uT1:,F
1985年,学校把校内的几门共同课组合在一个部门,组建了共同课教研部,下设教育心理学教研室、语文基本功训练教研室和马列教研室。共同课教研部承担学校所有学科共同课的教学任务,其中教育心理教研室负责全校共同课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任务。从1985至1993年间,共同课教研部也进行了两次更名。1988年,共同课教研部更名为基础部;1992年基础部又更名为师范教育基础部,下设教育心理教研室、语文基本功训练教研室、马列教研室和艺术教研室。从1985年到1993年,教育心理教研室一直隶属共同课,教师队伍总量在10人左右。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不断受到重视,我校教师教育共同课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班主任》和《心理实验》两门课程,师资队伍随之壮大。为了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993年,师范教育基础部解体,教育心理教研室独立出来,教育心理教研室从其他共同课中分化出来,又成为校直属教研室。1998年10月,撤销教育心理教研室,成立教育科学教研部,自此,成为独立的处级单位。 D7~5Xg5!3wr5~7z
三、壮大发展时期 V5~5MM7?4jk8;9p
教育科学学院的壮大发展时期也有两个明显的标志。 y1+2wI7.1lO3+5c
(一)专业的建立 w9?5Mb9-30l6;,N
教育科学学院壮大发展时期的明显标志是专业的建立。2002年,教育科学学院(当时名称为教育科学教研部)成立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专科学生。2004年应用心理学大专停止招生,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G9~6BQ1-4Ap5!5D
2005年12月,教育科学教研部更名为教育科学系。2005年教育科学系成立时,教师队伍达到了1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5人,助教3人。2006年,教育科学学院(当时名称为教育科学系)经过吉林省专家组审核通过,增设了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2011年停止招生)。2011年,教育科学学院又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至2011年,拥有心理学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教育科学学院迎来了其发展历史上的壮大时期。 E4+1Ug9=3Hc6~,j
(二)教育科学学院的成立 o1;,iD7!8Bm3:1t
2012年7月,教育科学系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在学校整体改革和组织机构调整下,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至此,教育科学学院教师队伍达到3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人,中级职称、助教20人。 e5=3WV8+2hw9.3v
教育科学学院成立后,专业获得了发展。在2016年3月10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教育科学学院新增设了教育学本科专业,2016年教育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16年教育科学学院又增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018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W7-3Dm7=8OE7-1U
2018年,教育学被学校确定为申硕重点建设学科。 p9+6AB1.4kw9=6F
至2018年6月,教育科学学院教师队伍发展到33人,在校本科生800多人。 e5;2jI9.7Lw8-8f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