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简介
2012年12月,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2021年7月,依托云南农业大学成立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秘书处/办公室设在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本文对两院分别进行介绍。 q4?1ab6-5Py,+1n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本情况介绍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RD)是按照《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教技[2012]1号)要求,于2013年12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的一个跨学科、相对实体运作、开放性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c7!8Pk2;4tB4+2q
一、新农院发展历程 D4=6xq2?1vZ2~6a
2012年12月6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经云南省政府同意,由云南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批准建立,旨在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及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智库和服务中心。 b6!7Df9~8RW,+1v
2012年12月23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滇台中心揭牌仪式在云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张海翔、校长朱有勇,教育部教育发展教育处马陆亭,教育部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办公室陈士杰出席揭牌仪式。 h,=3FC,=6tR9+,Y
2013年12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同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B9;4rx4+1MT6=3a
2014年1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得到科技部 教育部批复后,将相关通知和研究院工作计划向云南省人民政府高峰副省长进行了汇报,得到高峰副省长书面批示,要求学校牢牢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加快研究院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农大在服务“三农”方面的特殊作用,为云南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建功立业! M,:4lL7+,0r1-1s
2014年9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o9?9SE,5gc1=1X
2016年1月,云南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简称“省三农基地”) 化归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管理。省三农基地于2009年获云南省委宣传部批准建设。基地首席专家为云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张海翔教授,基地负责人为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永忠教授,联系人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研究员。2016年7月11日,省三农基地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2016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检查评估中被评为“良好”。 M1!1Sz71Ar,:7A
2018年1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被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授予为“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理事单位”。2015年至2018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科普研究所、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合作,持续开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和科普环境调查研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i,!5CM7;4vX9;5s
2020年7月,杜发春研究员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首任主席为麻国庆教授和张继焦研究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全国性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 E2-9OS7+6hj6?,0
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定位和重点工作 R2?6Hp,5XS9?60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突出云南地方特色,将研究院打造成云南农业大学的新名片,即开展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带动跨区域农业协同创新与服务的实验田、面向东南亚-南亚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桥头堡。 e39jl6?4Wt6;2z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抓住边疆民族地区和云南地方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D,:1Jl7!9RQ6!8F
1. 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通过校地、校企、校农间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服务站。 n1;3Mn6!,bN5=,c
2. 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云南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定期推出政策咨询报告。重点开展云南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新型人才培养、农村人口政策、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研究。 I6!3Zo6:1EB6;2z
3. 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云南省新农村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采用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建设涉农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等,以信息共享、农技推广、科技培训、智能决策、电子商务、数字农业、现代物流、远程控制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特色、针对性、系统性,科学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以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I2:,KA4~5Tm8-1r
4.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依托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优势培训资源,整合校内农业部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基地、中国一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云南省水利系统干部业务培训基地等科技培训平台,与州(市)、县(市、区)合作,开展农业人才培训。 U8+9As,.7jh8+7M
5. 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应用“3+3”校县联合行动成功模式,多途径、多方式构建良性互动的科技知识传播网络体系,融科研、教育、推广为一体,形成切实有效的科技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 h3.8ej7=1Ra1=9N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新农村服务基地管理中心、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中心、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以及多个与地方共建的集科研s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和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各类示范基地。研究院将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全面系统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在服务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增强社会服务本领,为发展云南现代农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作贡献。 K6-6DX9?1iM2;3E
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特色和亮点 b7,Tp4~7HV6.2v
近年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稳步发展,科研、社会服务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如下四大特色亮点: T8!1He8-5cF5~8D
1.项目研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扩大对外影响。通过实施联合国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农业污染源普查地膜专业全面普查和抽样调查等课题,开展科技培训不仅使农牧民受益,而且吸引了国家主流媒体《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的深度报道,扩大了云南农业大学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国际影响。 y5.9ln5!4ii79r
2.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科技处牵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工作, 协调与云南省科协推进科技小院,使新农院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2020年“云南宜良土著鱼科技小院”等5家科技小院试点正式启动,科技小院管理工作成为新农院工作的主要抓手。与此同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与人才优势,加大在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力度,通过校地、校企、校农间合作,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2019-2020年为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藏蜜产业、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苹果产业和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重楼产业等授予“特色产业基地”。 r1~2vM9!6xt1.5a
3.招收农村科技发展硕士研究生,在全国高校新农院中唯一的一家。2017至2020年共招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届17人,首届研究生2020年6月已毕业,优秀毕业生1人。2020年招收硕士生5人。 s6.6Bq3=4Lr1:9F
4.学科交叉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优势明显。目前新农院有专职教师7人,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民族学和农学等多个学科和研究方向。多年来邀请加拿大、美国、瑞士、法国、德国、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泰国、蒙古国等多国学者来校作学术讲座,新农院教师到出访加拿大、美国、瑞士、法国、斯洛文尼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新农院与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学经济商务学院等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开展山地农业、电商农业等合作研究。 R1!5rh6.3oR7;2d
(2020年8月28日) n9:5gY3-3dC5~9Q
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介绍
r2-3rB8?,qX56K
2021年7月16日下午,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云南农业大学举行,标志着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正式成立。学校党委书记黎素梅、校长盛军、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段绍任、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范源洪、桂明英等共同为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省委农办秘书处副处长杨国栋,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老师参加。孙海清副校长主持揭牌仪式。 g81Lf3.,VW2~6y
筹备经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署安排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今年3月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党政领导与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合作总社等相关涉农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讨论成立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事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认同和支持,一致认为成立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意义重大,应加快行动,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主体联合多方力量建成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为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k,;,eB7.4lV1+6L
学校党委于2021年6月16日研究决定,全面启动研究院建设工作,汇集整合校内外的科技力量和智力资源,把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成为跨学科、跨领域、跨平台、软硬结合、开放性的综合性新型研究平台。 D3:4Wg2;7KT92k
职能和架构
按照建立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宗旨,其基本职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决策咨询,为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政策、重要任务和重大改革提供决策咨询;二是科技支撑,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三是人才培养,为各地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四是社会服务,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编制发展规划、评估发展成效、总结发展经验提供服务。 G6-6TR1~8vH7=6k
根据乡村振兴五大重点任务,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将系统整合云南农业大学相关学院和各类科研平台,建立六大研究中心,即:产业兴旺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生态宜居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中心、乡风文明研究中心、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乡村人才培育研究中心、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六大中心通过科技研发、成果应用推广、智库参谋等作用的发挥,全面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E5:6tF5~6Gf9~4C
根据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工作需要,成立三个咨询委员会:一是战略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三农”领域著名的院士、专家和厅局级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对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二是决策咨询委员会,由省内外知名专家、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对云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开展分析研究并提出专业建议,对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等进行论证、评估,对乡村振兴国际合作提出建议;三是基层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部分县、乡、村基层组织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提供基层乡村振兴中的技术需求、成功经验和示范案例,配合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有关课题研究。 g2?2WH4~4xv,;2r
院标
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的院标整体犹如一个大帆船,表示云南省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正在扬帆起航。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两座青山,代表云南乡村振兴以习近平“两山理论”为指导;下部三条彩带代表云南“三迆大地”,红色代表云南红土高原,绿色代表特色农业绿色田园,蓝色代表蓝天碧水美丽家园。左上方翔云代表七彩云南,繁荣祥和。 p,=3gD4!4Nx5;2s
院标突出了一朵祥云、两座青山、三条彩带的“一、二、三”数字组合,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代表云南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发展、持续创新,反映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发展路径模式的多样性。 i8~2OM5?7qa2,s
院标的山形线条是字母Y和N的变体,代表“云南”、“农业”。彩带前端的弯折部分字母R,代表Rural乡村首字母;又恰如U,是University的首字母,代表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主体,联合省内涉农部门合作建设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意味着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平台、软硬结合、开放性的新型研究平台。 W,.7NL8-2mw6:9l
(2021年7月20日) w9+8kU3+3lv3?7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