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简介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建所以来,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共获国家级二等和院、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40余项,国家级三等和院、部级三等奖50余项。 O5=3ai5=5QM9-2C
研究所共有职工51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正高级60人,副高级122名。具有国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国家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7人,在读博士生148人,硕士生145人。2019年研究所共引进高级岗位人员17人。 b8+6fw9;4BH,~,h
2019年研究所科研经费再创新高,重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研究所全年新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研究所申请国家专利238件,获得专利授权200件(其中发明专利国内授权104件,国外授权6件)、软件著作权获批登记6项。全年发表SCI收录论文240篇,EI收录论文353篇。 G2?1IL3~3s09;7m
2019年,研究所正式获批筹建“中国科学院轻型动力创新研究院”;新增航空宇航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正式挂牌运行;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正式交付用户;“和平天使”太阳能无人机模飞机成功完成中高空球载投放试验;10MW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初步设计方案获得批复,连云港与上海两地相继开工建设。2019年研究所与地方政府及企业间的合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新签四技合同45项,合同额约4亿元;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新注册成立2家产业化公司,共吸引社会资本1.32亿元。 F6-4Dj8+8GX7!5U
2019年,研究所分别与英国华威大学、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院、琴希托霍瓦工业大学等10余家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研究所争取特别交流计划3项。全年共派出出国(境)60批138人次,吸引国外科学家、学者来所访问、合作考察及合作研究32批48人次。 F4:2DV5;1yW3!3m
2019年,研究所喜获多项奖励。“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高效费比小型涡喷发动机”获军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暂冲式短周期涡轮试验技术”获军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极端条件下发动机高稳定性分级分区燃烧技术及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q8-1UU8-,D07?8a
JournalofThermalScience学报连续七年获得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授予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L6;,Jl2:3uv2~1i
(以上数据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 o5;9ki8?9sD8.1c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于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61年初,该室并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64年,国家批准在上海成立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因故未能组建;1980年5月,国家发文批准恢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制。 K8:8oO,-2bW4;9z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 k4:4yb5!2nB2!1v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