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G18BA9!,Yn2~7u
学校历史底蕴深厚,办学资源丰富。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历经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等阶段,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熔铸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学风,积累和沉淀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占地面积139.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42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图书317.87余万册,电子图书896.69余万册。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资源博物馆,办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 k3:1NH6+5jT8+8u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部),8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7万余人。拥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A类学科4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化学、物理学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持续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学等3个学科持续进入本领域自然指数内地高校百强学科榜单。 m3=,qv3?3Ge2?5M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拔尖人才辈出。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此执教治学。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在岗教职工近280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师绩效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n4-5vM83Ht8:9z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是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拥有4个国家级、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1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得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79项、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近四届),在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54项,在教育部主办的“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团体成绩连续6届位列前三名,并获得第七届大赛唯一最高奖——创新奖。此外,还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艺术类三大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三大奖的唯一高校。 o9~2ji5;8uT4.5m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建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5个。近年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基金、省部级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2505项,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6项,获批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3个,授权发明专利1980件,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60部。在Nature、Science、PNAS、JACS、ANGEW、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原文化及甲骨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部分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以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抗肿瘤、抗病毒系列核苷类药物等为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a7;3bH3+9qR9;6L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70多所高水平院校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其他7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并获得两国政府批准,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绿湾分校、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等国外高校合作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中法联合学院”,与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千禧教育集团共建孔子课堂等,标志着我校教育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 t1~4IR1-2CX1:7v
世纪沧桑砥砺,蕴积涵育;百年春华秋实,桃李天下。建校98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精育良才、教育报国”为初心,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矢志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张锁江,以及多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获得者,省部级领导、知名企业家和众多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y8~5Xr2;8cL4?2E
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提升发展内涵,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N7-6ul1:,ZZ7;2n
(2021年11月) d3!4Fh5~9OX9=8M
历史沿革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在多次的社会变迁中,历经河南省立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等时期。 H1-5nL6;3Nn9;,q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应建设之急需,1950年10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大学,校名暂定为“平原大学”。1951年3月,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学校定名为“平原师范学院”。1951年11月23日,平原师范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学校设有4个系,7个专业,在校学生485名,教职员工181名,教师83名,其中教授10余名。 T,.8xO6:5Jm3?7C
1953年8月,平原师范学院与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合并成立河南师范学院,设一院、二院两个分院。一院在开封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文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文科合并而成;二院在新乡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理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理科合并而成。调整后,二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成了单纯的理科师范学院,一直持续多年。其后,根据国务院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精神,二院先后更名为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 H9!5Pe9+3lI6.4I
在1956—1965年十年间,学校得到较大发展。十年间共招收学生6708人,毕业学生6007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1966年开始的十年内乱,使学校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和一系列的建设改革工作,学校走上了振兴发展的道路。 F2-1qp9:2As1.7Q
从1975年开始,学校恢复文科专业,进入文理共同建设和发展时期,在专业设置上仍以理科为主。为了适应河南经济、教育发展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85年6月,新乡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从此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k6.3GN,=7Rz5?6l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u9=4Kc,?7Aq3.2V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