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广东省气象局

广东省气象局

锁定 排行
广东省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广东省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下,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为您提供最新权威气象政务信息、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等权威官方信息
网站指数
2020-11-4 14:41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3-6-4 09:27
最近更新

广东省气象局网站详情

广东省气象局简介

广东省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下,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创建于1954年,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是我国八大区域气象中心之一。内设机构10个,直属事业单位10个,委托省气象局管理的地方气象机构3个,下辖副省级市气象局1个,市(地)级气象局18个,县级气象局75个;其他独立设置的县级气象机构22个(气象站12个,农试站1个,雷达站9个)。深圳、珠海气象局以地方管理为主,广东省气象局进行业务指导。全省共有气象干部职工近5000人。截止2013年底,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74.3%,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57.8%,正研22人,副研289人。 y5+1zu75Wh,?9a

2017年11月17日,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r89bf5?2VJ2.,C

机构沿革

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在现广州市光塔路的广州怀圣寺怀圣塔顶,安装双脚金鸡风向器,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改为铜葫芦。 T8?4pv5.1LK7?3Z

1824年(道光四年)在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建纯阳观,设朝斗台观测天象。 j1;7uz5!1eE3;4Q

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香港有气压、温度、风力和天气观象的观测统计报告,1853年有雨量观测记录,1883年成立香港皇家天文台。 Y7.8Ox2?5Bm8!8i

1908年建立广州测候所。1910年建立澳门气象台。1935年设立广州气象台。 L5-6p02=,No6.5y

至新中国成立时,广东只存一个广州气象台和广州、海口两个地面观测站,以及香港、澳门气象台,台湾当局控制的东沙、南沙气象站和南越占领的西沙珊瑚岛气象站。 Z2?3rC9:7xt6;9y

建国后,广东气象事业经历了艰苦创建、大力发展、停滞破坏和蓬勃发展等重要阶段。经历了由军队建制领导和政府部门建制领导的两次军、政体制变化。 F98zu9:7Jk8!1W

1949-1953年,为军队建制时期,在台站网建设、人员培训、积极为军事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后来发展广东的气象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k6=4eh5;3RM5:,a

1954-1957年,为地方建制时期,由单一为军事服务转变为既为军事服务,又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台站网稳步发展,业务项目全面开展,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 K2+9Ue9.,uS9:8A

1958-1965年,为气象台站下放时期,省局组织主要职责是领导全省气象台站的行政(体制下放时,行政工作主要由当地领导)、业务组织管理工作,以及做好气象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z1!2Zd7!9Iw1;4j

1966-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气象事业遭到严重的困难和干扰,但全省气象工作者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坚守岗位,保证了气象观测记录的完整,发布了各类天气预报。 I16rT5!,Gl3+2u

1977至今,为双重领导建制时期。 N8.7kL3-5SC27H

1983年5月,按照国务院指示进行机构改革,广东省气象局属中国气象局与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气象局领导为主的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气象工作始终立足广东、服务广东,本着“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严密监视天气变化,科学预测天气气候趋势,深入分析天气气候变化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服务,为广东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福址安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T5-9DA,;7dm3-7a

2012年3月,中国气象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关于加快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合作备忘录》。 T4;1Lr4-80r8+2c

机构职责

(一)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t31fb7:2rK5:6m

(二)按照职责权限审批气象台站调整计划;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标准化工作和涉外气象活动。 y8:9Lp7!3kq1=4r

(三)负责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气象社会管理,承担省防总、减灾委、应急委、安委会、规委会等部门赋予气象部门的工作任务。 j7+9HH5~5QH8+1Y

(四)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公共服务工作,负责气象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气象服务市场活动的监督管理,组织服务效益和满意度评估;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各类专业专项气象预报的发布。 P1?6iF7~,uR8=3a

(五)健全防灾减灾体制,组织制订和实施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承担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管理工作;组织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应急服务。 f1?3io8:5Er4?3Z

(六)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组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承担雷电防护重点区域安全生产、公共场所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防御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监察。 T5~6yV9?7NO3;,p

(七)规划气象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象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参与省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开发和决策咨询服务。 F2.3sv5+1JF6+5f

(八)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x6+1UF,:,kM,:6A

(九)统一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发展改革与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和培训以及业务建设等工作;会同副省级市人民政府及地级市人民政府对所辖气象机构实施以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建立并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保障体系,完善双重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的综合预算管理;会同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做好当地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k3+,n03+7Ag,.2k

(十)承担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v4.5KQ2~2MK2.7O

机构设置

广东省气象局的机构规格为正厅级,其国家气象系统机构设置如下: Q4!8KP,=2GH6?6x

内设机构: A3;7Dy21ow3+2y

办公室、应急与减灾处(预警防灾办公室、广东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公共安全监察处)、公共服务监督处、监测网络处(资源生态处、气候变化处)、科技与预报处、发展改革与财务处、人事处8个职能处(室)和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离退休干部办公室2个内设机构。 w49mE5~,fU5=3Z

直属事业单位: K3=7ct,~3OY9!4p

中国气象局广州海洋气息研究所(广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东省气象台(南海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广东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广东省气象科技培训中心)、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东省气候变化中心、广东省气象资源中心)、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江三角洲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广东气象影视宣传中心)、广东省防雷减灾中心(广东省防雷产品测试中心、广东省防雷设施检测所)、广东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T8!,DP,.,M023T

地方气象机构: z7.5gR2?4vS7-2a

广东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广东省气象防灾技术服务中心、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 。 L6~2Nk9;7xg2:1H

副省级市气象局: N2-7gb9!5Hg3~3z

广州市气象局。 f19As6;8FI8?2R

地级市气象局: o2=2eL6;7mY5-4R

广东省设20个地级市气象局。地级市气象局的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Y2~6vQ34FD7.7C

分别是:深圳市气象局(地方管理)、珠海市气象局(地方管理)、汕头市气象局、佛山市气象局、韶关市气象局、梅州市气象局、惠州市气象局、汕尾市气象局、东莞市气象局、中山市气象局、江门市气象局、阳江市气象局、湛江市气象局、茂名市气象局、肇庆市气象局、清远市气象局、潮州市气象局、揭阳市气象局、河源市气象局、云浮市气象局。 m,?,0Z6.2OH3=8J

县(市、区)气象局 E5=2bg6~7XY6.5z

市(州)气象局 x,:,Ik2~3xU4.1u

县(市、区)气象局 F8.3Ld3;8A077m

广州市 H3~5DT3.2UN3:3W

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从化市 j7.,uK1~6ku5!,R

省气象局直属 u9.1Cu7:30u3+2S

斗门区 V6!3jS,~4dT5~8D

汕头市 a2.9Kj4=5Gd9.2W

潮阳区、澄海区、南澳县 b9;1uK9:,vC6?6U

佛山市 d3?9lh,;3Gn35L

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 D98fq2=6oO9?,e

韶关市 g5~3Tk5~7IW2?,l

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 P4~7Bg1~5pC5~7p

河源市 N1.1AM5!4WY9:5K

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 t7~7vr3~4VH2+3q

梅州市 l5:9mL2+,Bo,.9s

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 K8+3mp5!6oG,~3u

惠州市 g1+3hj1-9Bb,!2D

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 m9~8qa3=2Ox7~5a

汕尾市 u8;9Hc3=4yK9;4s

陆丰市、海丰县 w6+7zE6~4zn,~7c

江门市 m3-2eZ8;,XR6+,k

新会区、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 c1:7yN4:1qj3;8E

阳江市 e3~6jL6=6Iw6=2I

阳春市 R2:6Oj7-9iW2=1d

湛江市 A3?4fJ7!6Sg4.6T

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 r3=1jG2!4jL9~,n

茂名市 b15qU,-6Yv6;8S

化州市、信宜市、高州市、电白县 u69OS5=9dH76h

肇庆市 F8.6pS9=8gg9-9J

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 l9-30x1-2ab5!7P

清远市 F6=3is8:1iJ3~1d

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 u6+2rb8!,iQ3?4l

潮州市 m5-7xe1+1QF58O

饶平县 p1~6et6~5Np1-3h

揭阳市 r7!8Wf6!4bF6?4r

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 m1?2am6~9bI1:4G

云浮市 N5+3yZ7+,qC7.1Y

罗定市、新兴县、郁南县 j8:3zO8-10x2?3q

其他独立设置的县级气象机构: E4?9cm4;5Tl,:2b

汕头气象站、汕头天气雷达站、韶关天气雷达站、河源天气雷达站、梅州天气雷达站、汕尾天气雷达站、中山气象站、上川岛气象站、阳江天气雷达站、湛江气象站、广东省海陵岛海洋气象观测站(广东省气象科技培训中心海陵岛分中心)、湛江天气雷达站(湛江市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广东省气象生态观测站)、广州气象站、广州天气雷达站、阳江气象站、清远气象站、河源气象站、汕尾气象站、东莞气象站、茂名博贺海洋气象观测站、肇庆天气雷达站。 M2!1zK2=8yy2!4A

气象应用能力

气象预报 I9;,Dn7;4UV,+6y

广州于1935年开始天气预报业务。20世纪50年代,广东省气象台自绘每日天气图,各地区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警报,指导县站开展补充订正预报。1962年前后,进行预报改革,推广环流分型配套的分片预报方法。1972年后,再次进行预报改革,以灾害性天气为主攻方向。1998年,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及其二次开发投入业务,开始新的预报作业方式。2000年2月,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投入业务。2008年,以GRAPES—TMM为基础,建立起数值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综合临近预报系统“雨燕”(GRAPES—SWIFT),“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与改进项目(SWAN)”投入业务运行。2012年10月16日,正式开展精细化数字网格天气预报业务,实现了预报业务制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D7~6zM,;7df6~7E

综合性天气气候工作始于1958年的气候资料整编和气候分析业务。1964年,进行全省性农业气候区划。1986年,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完成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区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开发研究。1994年“气象资料处理和气候分析服务系统及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系统”通过中国气象局的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 T,.9MV8+2DD1~1w

气象观测 m7!2CQ7;9vf430

广东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基本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全部为人工观测;1985年粤港澳在黄茅洲合作建立第一个自动气象站;1986年,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投入使用;90年代末,广东规模性建立了第一批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2000年广州建成广东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站,2002年广州站建设第一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 X6=1Ie5-8sR6~3r

至2013年,全省建成1个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1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站、16部风廓线雷达、22部闪电定位仪、8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6个农业气象站、4个探空站、12个大气成分站、11个灾害性天气实景监测站、203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41个海岛自动站、7个海上石油平台自动站、4个大型海洋气象浮标自动站、2个船舶自动站、2个地波雷达、3个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等,一批能见度、云、蓝天、太阳辐射、微波辐射、回南天、人体舒适度、大气电场等自动化观测设备以及移动应急车也相继投入使用,种类比较齐全的现代综合气象探测系统基本形成。 D16It1+4Q05~9l

信息网络 04;6HL9!1bs2;5P

从20世纪50年代起,使用莫尔斯电报通信、手工处理各类气象信息。60年代开始,使用有线电传、移频接收机、传真机、区域通信枢纽(GQS)、自动化电报交换机系统(DJX)、复用微波话路等开展业务。1992年,开始使用计算机联网。1997年,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系统(9210工程)安装开通。2009年实现核心骨干网络万兆(10Gbps)升级。2011年,建成省、市、县三级卫星数据广播系统(CMACast)。2012年,对广东省省-市-县三级混合宽带网络进行优化升级,省局VPN端口由100M升速为1000M;市局VPN端口由10M升速为50M或100M;县(市、区)局MSTP速率由2M升速为10M(或20M)。2013年开始建设全省气象高清视频会商会议系统。2013年开始建设计算能力达到500Tflops的高性能计算机。 R9:3Ai6+3Iw7-7M

气象科研 q2-5Jv7=1EG,+8G

广东省气象局于1976年成立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2001年更名为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为国家级公益类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热带数值预报模式的技术开发、南海季风、华南暴雨、南海台风、华南旱涝、热带卫星资料收集和应用技术、热带环境气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2005年,成立了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2011年广东省科技厅挂牌成立广东省突发灾害性天气应急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成立了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主办《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中文版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英文版被列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SCIE)源刊。2014年更名为中国气象局广州海洋气息研究所(广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L5.9ju8.1xm7.9D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在茂名博贺建成国内首个专业化的海洋气象观测平台,在广州从化建成国内唯一固定的野外雷电综合试验观测基地;建立了新一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逐时同化分析与模式预报循环业务系统(CHAF系统);自主开发的灾害性天气综合临近预报系统“雨燕”( GRAPES- SWIFT)居国内领先水平,并以此为基础牵头研发了国家级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天鹅”(SWAN);“珠三角大气灰霾的预测预报预警系统”,为国内首次发布灰霾预警信号提供技术支撑。2000年以来全局共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0多项,发表核心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IE)收录150多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 j7~5zV9?7bj7+7n

气象服务

广东气象部门创建至今,一直把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1949年—1953年,为军事斗争服务为主;1954年—1957年,暨为国防建设又为经济建设服务;1958年—1976年以农业服务为重点;1977年以后,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面开展服务。时至今日,主要以长中短期和短时天气预报、警报、情报资料、天气展望、气候预测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城乡生态环境、大气灰霾监测预警、气象次生灾害、雷电预警、旅游天气、气象指数等为主要内容,以广播、电视、报纸、自动答询电话、手机短信、网络、预警系统、街区广告牌、电子显示屏、人影专题报告和气象信息快报等手段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海洋开发、水利电力、环境保护、邮电、房地产、商业财贸、旅游、卫生、金融、保险、广播、电视以及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r8!1HM2-6pc3!6R

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 v,~7Da4?6by7;5J

1983年试行天气雷达联防监测,开展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为重点的监测与短时预报服务业务。1985年正式为各部门提供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0~6小时预报警报与6小时~12小时趋势展望等服务,为“三防”指挥部、海运、海洋、港务、内河航运,以及各主要生产经济部门服务。强对流天气预报使省内航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1986—1995年,广东省航运部门船只连续十年未发生因雷雨大风引起的翻沉事故。1999年3月,省气象局建立“决策气象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由联席会议确定向省政府提供的决策服务内容,并以专题服务材料及时向党政领导提供全省灾情动态监测情况。2000年省气象局成立省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并于8月1日正式履行职责,担负省一级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p3~8db7+2PP,;2X

重大活动气象服务 e7+7Wk7-2LS7:,J

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为广州军区提供越南、老挝、柬埔寨天气预报服务。80年代,汕头气象台还开展台湾海峡天气预报服务。1997年省气象台担任香港回归庆典气象保障工作,为政府部门和驻港部队提供深圳、广州、香港中短期预报、近海天气预报、高空风和海洋状况预报。1999年为澳门回归庆典提供澳门—珠海及广州地区中短期预报和短时天气预报。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的火炬接力传递、开闭幕式、赛事举办、城市运行等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气象服务。 u1!1Ii6+,LL5=2M

大型工程建设气象服务 G1=9av4?,cn44J

1978—1979年,通过在广州宾馆进行风压、风振的实测研究和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编写了《高层建筑风压、风振实测分析报告》,自此拉开大型工程建设气象服务序幕。80年度开始,承担的大型工程气象论证项目有大亚湾、岭澳及阳江核电站气象可行性分析、伶仃洋跨海大桥气象可行性分析、广东阳江核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专项厂址地区极端气象条件计算分析等。2000年进行的广东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秤头角港址工程气象环境设计计算分析项目是气象部门首次争取到并完整地承担浪、流、潮的驱动模型——热带气旋动力模型设计工作,为今后从更高层次介入大型工程的气象服务项目建立良好开端。 Y2-9oN9?7sc2!1y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r2:6iP1+6FY4!6u

广东基层台站的防雷业务,始于连州县气象局试办。1989年3月,江门市气象局正式开展防雷检测工作。1992年后,防雷检测业务在全省基层台站铺开。1995年2月成立“广东省防雷中心”,对全省防雷工作加强指导。之后,全省相继建立100多个防雷检测所,全面开展防雷装置安全技术评价与检测等防雷技术服务工作。2003年2月成立“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并于2011年获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2004年,全面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和和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各地市气象防雷行政审批100%纳入当地行政服务中心。2012年起,每年按照省安委会部署牵头组织安监、公安、住建等多部门开展全省防雷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联合行动,显著加强气象防雷减灾工作和社会影响力。 D1!7jh2~5xJ4;4K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s,:3jT7.9Aj3:,B

1958年11月,在广州市郊首次进行飞机人工降雨试验。1960年5-7月,应越南邀请,局长刘铁平率人工降雨试验工作组赴越南,共飞行32次,人工降雨成功率67%。1970年—1972年组织新丰江水库流域飞机人工降雨作业60架次。2003年2月成立“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同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我省人工增雨减灾工作意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在全省台站普遍展开。2005年采用飞机开展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2010年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幕式顺利举行开展了人工消雨作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r,8Ue76hr4~9t

海洋气象服务 M6:8zZ8:3bd7=7T

1985年7月,广东省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合作共建黄茅洲自动气象站,这是广东第一个海岛自动气象站,截止于2015年2月,广东共有47个海岛自动气象站。2004年,“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挂牌成立,这是中国首个海洋气象观测基地,由在大陆上的海岸陆地观测基地、在近海的海上气象观测平台和在海岛上的通量观测塔三部分构成。2007年,广东建成第一个海上石油平台自动气象站——深圳流花石油平台站,截止2015年2月,广东共建有8个石油平台站。2010年1月,广东建成第一个海洋浮标自动气象站——茂名浮标站,截止2015年2月,广东共建有4个海洋浮标自动气象站。2010年12月,广东建成茂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南海海洋防灾减灾、海上搜救、海上安全生产等工作将从此稳步迈入一个全新领域,填补了南海海洋气象服务的空白。 T38OM,;5gh1=7C

城市气象服务 v8?3PA5!8sq8.1v

1993年至今,广东省气候中心为广州、佛山、东莞、珠海等地编制了十多套城市暴雨强度公式。1996年以后,广东陆续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人体舒适度、紫外线预报、负离子浓度、中暑指数、污染气象条件等特种气象预报。2000年7月1日起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2003年,广东开始珠三角大气成分观测,并逐步建成了珠三角城市群大气成分观测站网,其中,广州番禺大气成分观测站被列入中国气象局的30个基本大气成分观测站之一。2005年开始,相继开展了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和台山市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和评估。2011年开始,开展城市内涝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工作。2014年开始,承担省政府大气环境管理考核督导任务,主要负责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督导工作。 o6=,Le,-2ej3-6u

获得荣誉

2017年11月,广东省气象局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j26Kb4?3dv56I

单位地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福今路6号。 g8;7wc2,jU1=3x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广东省气象局子站详情
北京市气象局

北京市气象局由北京市国家气象系统各级管理机构实行上级主管气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