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于1984年由民政部创办,2000年部委学校改革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省教育厅直属高校。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认定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成功入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 a8-9Ij7.3PJ3;5p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与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民政民生为特色,面向湖南现代服务业,面向湖南智能制造业,提供人才供给和应用技术支撑,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拓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交流,着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全国模范教工之家”全国“敬老文明号”等国家级荣誉和成果。2018年全国高职三大标志性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综合排名,名列全国第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与2018年两届获奖数排名,名列全国第七;2015-2019年中国高教学会公布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名列全国第五。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 V8=9NX9:7MV9+1I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8万余人。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14年位居湖南省高职第一,多省份超过本科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办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家政、养老、殡仪等专业,涵盖“生老病养葬”全生命周期,是全国民政民生领域学历教育开办最早、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高职院校。专业总计44个,涉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建有6个专业群,其中有老年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另外4个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民政民生类专业为特色,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专业为支撑的综合性院校专业架构。 c6~9LN7;1yK9~8g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专业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校企协同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55人(校外兼课教师340人按2:1折算),硕士及以上学位864人,占比81.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1人,占比30.4%。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0.9%。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各1名,1人获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获评民政部技能大师工作室1人,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级(芙蓉)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各2名,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名,1人入选省121创新人才工程。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6项,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团队立项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Y83WP,:8pu6:6J
学校深化“三教“改革,形成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率先探索学分制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累计与36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71期,培养2688人。首批开展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联盟、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院。开展18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与15个国家或地区的42所院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创湖南高职院校学历留学生教育先河,开办中国-马来西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外合作项目。与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ICBU)共建产业学院。组建了中国殡葬职教集团、中国残疾人康复职教集团、湖南省健康养老职教集团。牵头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研制双元教材141本,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本,数量排名全国第7。在近两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R3;4GO1:1uk5;3P
面向新征程,学校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学校的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服务现代民政事业的能力,打造“现代民政、智慧民生”的职教名片,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积极创新、勇于担当。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强、引领职教改革突出,建设“国内示范、国际窗口”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大学的愿景而努力奋斗。 i9?6aV4.9ni3.7u
地址:湖南长沙香樟路22号 q7?8mZ3.5pl1!8P
校训释义
"爱众亲仁"语出《论语·学而》,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内容。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为文。"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孔子用这句话来告诫弟子:"一个有道德、有品格、有德行的人,首先必须爱人重人,不爱人者不成其为人,更不能成为仁人"。孔子力倡爱人: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论语·颜渊》)。这就是所谓的"仁者爱人"。"爱众亲仁"也就成为立身、为学的最高境界。 民政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它"在乎民生,关乎民心"。作为一个民政人,我们只有具备"仁者爱仁"的博爱精神,去关注百姓心声,关心弱势群体的处境,做到"爱众亲仁",才是真正实践"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这应该是民院每个教职员工治学工作、教书育人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成为来民院的莘莘学子们的求学初衷。 V,.6gv,.9ik9~,D
"博学笃行"是对如何实践"爱众亲仁"的方法论回答。《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 "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D77Bk,+2NC6.6V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表述,最能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特色。用 "爱众亲仁,博学笃行"作为我院的校训就是为了铸造一种特立独行的学术思想和流传于百世的大学精神,也是我院"为国分忧,为民解愁"办学传统与特色的具体体现。希望我院广大师生员工,认真领会校训的深刻内含,以校训的精神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实现我院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民政事业发展进步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T9!3wH9=9YB4+8w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22号(北校区) L1.5uW2?4rn1+8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