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简介
文脉深厚,教泽流长。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西部教师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办学历史源于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综合实力跃升全国高校前200名。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终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西部、扎根重庆、服务全国,建立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起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师道尊严,彬彬济济。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4000余人、研究生5700余人、留学生23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00余人。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国家“万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优青”、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外杰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等国家级专门人才30人次。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次。踵事增华,锐意兴革。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现有17个二级学院,7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8个市级十四五重点学科,2个“人工智能+”市级学科群;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学校科研成果颇丰。近年来,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及优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4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3500余篇,出版高水平专著230余部;领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0余项。拥有省部级及相关部门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82个,包括由我校牵头获得的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最优化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成为中科院建设“重庆科学中心”的10项卓越计划之一。重点建设的重庆市高校党建研究咨政中心、重庆发展研究院等新型智库推出系列高水平咨政成果,部分成果获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学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3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三等奖,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次。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一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科研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23个。近5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全国及国际奖项共1135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的接收学校、重庆市中外人文交流特色高校。已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互访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孔子学院实现五大洲布局,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在卢旺达、斯里兰卡、英国、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举办5所孔子学院和1所汉语师范学院,建有教育部备案的3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含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北碚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纸质图书273万册,可以直接阅读全书的电子图书164万种,电子期刊90万册,音视频容量达24万小时,数据库62个。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专项资助,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学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4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7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奋进扬蹄,乘风破浪。习近平、贾庆林、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多次来校关心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将按照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切实提升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振兴战略、学科引领联动战略、重师文化建设战略、特色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开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F,,GV31va15m
(2022年3月) m3.1kx2.3gj,~2l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x5:4tN3=4Et3,H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p7?1XA9.9pf5=1a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H2.7ui,!,DL5=6M
校史追溯
· 1954年1月,西南文教部、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 Q,;,bb,;2WT7!3e
· 1960年9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 h7;2zV4+,lb7~5Q
· 1962年9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按照国家精简压缩要求,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 H9?8pE5+,jE7=,u
· 1978年1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 M7:7uT6;7Rj2?9c
· 2001年5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幼儿师范学校、重庆纺织职工大学并入。 o2;5mL7-8Yz4!,T
· 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 V2.9Xt6.3Nv3~5l
· 2003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 M9-7bl8!,Wg4!,J
· 2004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奠基。 E4+7ny6+,nG3?6H
· 2005年10月,首批学生入住大学城校区。 历任党委书记 M9-7NP7!1lZ4;2G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O2!4Gj4-1he9;5m
周 文 党支部 书记 1954.04—1956.05 z9:4Ie7~6Cn,10
李栋宸 党支部书记 1956.05— 1956.11 k3!4yi2?2tQ81W
金 涛 党支部副书记 1956.05—1956.11 A6-3ld6~4bZ9-6T
刘平直 党总支书记 1956.11—1958.11 d,4ec,=4b08!2N
王厚溥 党委书记 1958.11—1983.08 y2-2Re7~7bS26J
朱桂芳 党委副书记 1964.08—1966.05 W,~4ti2~7HY5~7E
赵 诚 党委副书记 1965.05—1966.05 L1-5cE2=4vq,9A
王耀祖 党委副书记 1973.01—1975.04 H5.2Kw4:6ke5!,O
李玉德 党委副 书记 1973.03—1981.09 k7!8In2~6oO6:3G
岳崇兴 党委副书记 1979.09— 1983.03 U4.8xH5?3tx2?8w
王德裕 党委书记 1983.08—1990.03 T1!8SR7:5Jt1=8R
唐 贤甫 党委副书记 1983.08—1988.01 X98aK7=4xl,=4t
刘德道 党委副书记 1988.01—1997.03 m6;8ko6.6ro6~9i
秦志仁 党委副书记 1990.03— 1993.02 h8.2aj36HA6?4A
(1991.11前主持 党委工作) a7.4RY5~,IG7+2M
孙仁鑫 党委书记 1991.11—1999.03 r6+3fh9+,n05=3n
华 鹏 党委副书记 1995.05—1997.01 D3+40X8:4rI7!6S
徐仲伟 党委副 书记 1997.01—2001.08 P2~,Dd1+4mY2?4p
(1999.3后主持党委工作) H7-7dV9-7EU64h
傅世放 党委副书记 1999.03—2003.09 y2.7wj5;4GI4;9a
徐仲伟 党委书记 2001.08—2003.09 H3~,tM1;8Fq6.2b
徐仲伟 校党委书记 2003.09—2004.09 U6=2Op5:1vn3-4U
傅世放 校党委副书记 2003.09—2004.09 p6=9EM58nX7~8k
龚 燕 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03.09 z28aE3=6nC1;2b
—2011.01,校党委副书记2011.01— e2:5ku5:,tG7;3e
周晓风 校党委副书记 2003.09—2009.08, l56vs3-7TV6:5y
2009.08—2014.12 重庆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 j6+1WQ1+5wu8.9r
傅世放 校党委书记 2004.09—2009.08 l,!5Px4:8Lc9-6L
周泽扬 校党委副书记 2004.09—2011.01 q4.4au7=,yd7.7c
(2009.08--2010.06兼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N7:2lI8:9tN,!1N
邓卓明 校党委书记 2010.06—2011.01, e6!6jB6-7sB9-1x
校党委书记、党委常委 2011.01—2016.12 T6;6ng8?10F4+,E
李禹阶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11.01 y8.6OH33BH7-7I
—2012.07 b1?6Uf6=3ff7?8r
张尚毅 校纪委书记、党委常委 2013.10—2018.03 P3:4pm6:,YJ,~2T
曾 礼 校党委书记、党委常委 2016.11— i3?2nE4.9yX4;5a
肖应红 校纪委书记、校党委常委 2018.03-- 历任校长 L6-7EE1:,zk7?1N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X2!5JG8!3s07!9s
邓 垦 校 长 1954.1—1956.9(重庆市教育局局长兼任校长) o1=7P0,!2eV6.5e
李嘉仲 校 长 1956.9—1957.8 W4:,Ei6+7rF9;4f
刘平直 副校长 1956.8—1983.8 u4!7PQ,+7Tz,~,i
龚灿光 副校长 1956.11—1957.12 T4+9Sf8-3uQ9-,R
王厚溥 校长、院长 1957.10—1981.8 K,!9Zt2=,XM8.8O
朱桂芳 副校长 1958.3—1966.5 K6~7Nq2-5iC3-2d
王德裕 副院长、院长 1979.6—1983.8 01:,JR6;,BU1:2D
李玉德 副院长 1979.9—1983.8 h4?1Js6:5fx3-6Z
叶乃器 院 长 1983.8—1988.1 K2+4Ac,:2DV46V
龙正宁 副院长 1983.8—1995.5 S5;7jY7:,Vv5!5L
王文哲 副院长 1983.8—1988.1 y7:8tj2:6Uk19K
李敬敏 副院长 1988.1—1991.11(主持工作) u3~2yw5!7ur18T
陈昭文 副院长 1988.1—1997.3 v5;4zF,-7Hg8~5f
王正煜 副院长 1988.1—1997.3 i6.1yi9=4hZ,5e
秦志仁 院 长 1991.11—1999.3 c18vH6!7Fx83q
华 鹏 副院长 1997.3—1998.12 n6;4sr4=2pY9:3g
王崇举 副院长 1997.3—1999.3 X9+4Eu6?7FA47W
李禹阶 副院长 1997.3—2003.9 R2-,ua1.5CN5+,p
傅世放 院 长 1999.3—2003.9 Z6!1e09=2oJ4~2h
徐仲伟 副院长 1999.3—2001.8 a2!2Pb2+7OG8?1Y
詹培民 副院长 1999.3—2001.8(正院级) n2?7nY2.3PU1?2v
黄 翔 副院长 1999.3—2003.9 M1!7YB6~9NX5:5E
傅世放 校 长 2003.9—2004.9 I1.8cY3?2lM4!3J
李禹阶 副校长 2003.9— X2?1gg79vG1=1E
黄 翔 副校长 2003.9—2009.3 e5:60u1?7Fk9.2r
黄书琥 副校长 2003.9—2009.8 l4:1IH9-3gA5;,k
杨新民 副校长,党委委员 2003.09— r1.8Iv7,Ew8?1y
2011.01,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1.01— r9=,EY2;5lK8!,X
周泽扬 校 长 2004.09—2011.01,校长、 s3~6cf4:9mc8-8Y
党委常委 2011.01— P52ew8=5L08~8s
颜 虹 副校长 2004.12—2009.08 09~30x1.2iF7+5y
肖建国 副校长 2006.09—2011.01,副校级 w2=2MF8-8SK1:4t
干部 2011.01—2013.09 D4~9is,3DE8.2e
陈志军 副校长 2009.08—2011.01,副校长、 l3~,Ji1~6Xv58p
党委常委 2011.01— j4!3Fn,7vw3?1C
陈久奎 副校长 2009.08—2011.01,副校长、 r5:9wl5+7HQ9:1L
党委常委 2011.01—2015.07 p,:3Dk2+1k01;4T
陆远权 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1.01— t,~,Ok3?4yd5;,X
孔春阳 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1.01—2016.12 z6?,Ya9.4Vu4+2U
董景荣 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1.01— j9;9WI1~3du4!5U
杨如安 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7.07— r7-,HO49ay24j
核心理念
重师精神:自强不息 躬行师道 重师校风: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办学理念:立教无类 以文化人 重师教风:博学敬业 为人师表 重师校训:厚德笃学 砺志创新 重师学风:勤学善思 求是致用 重师精神:自强不息 躬行师道 自强不息 语出《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自我砥砺,坚持不懈,奋斗不止。我校自创立至今,虽几经更迭,多历沉浮,然秉持从教为师之天职,不等不靠,锐意进取,深受社会好评。 躬行师道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朱熹《朱子语类》又云:“道之以德,是躬行其实以为民先。”既强调严格要求自己,三省吾身,检点提炼,也重于践行,以身作则,为楷为模。50余年来,我校始终高举教师教育大旗,在曲折中抱定坚持,在改革中臻于完善。 “自强不息,躬行师道”既是我校历史经验之总和,亦是我校未来发展之期冀。 重师校训:厚德笃学 砺志创新 厚德 语出《易经•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意即以德为厚,强调通过加强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校把“厚德”放在校训的首位,旨在强调“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凸显“教人先自教,正人先正己”的为师之道,进一步体现学校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员工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笃学 语见《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意为专心好学。“笃学”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体现学校倡导追求真知,加强学术,通过认真学习,丰富理论,扎实基础,提高师能。 砺志 意即磨砺意志,砥砺人生。人之于世,必逢各种际遇,只有保持“胜不骄,败不馁”之信念,不断磨练,才能在逆境中奋起,在顺境中笃行,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砺志”是重师人的必修课,也是重师人自强不息、勇于攀登、不断前进的动力。 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必经之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厚重的知识底蕴,锐意进取的态度,专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构成了创新“三要素”。创新,是重师人优良的传统,也是重师人不渝的追求。 “厚德、笃学、砺志、创新”是重师人的整体自我勉励和追求,也是时代和人民赋予重师人的责任和使命。 办学理念:立教无类 以文化人 立教 主要意旨为“示人轨范以教之”,树立教化,进行教育。《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有云:“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又《书•序》:“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我校办学之本质,正在于示人轨范以教之;其次,“示人轨范”亦有注重办学方式之意。 无类 意蕴有二:教育对象无类,教育内容方式亦无类,典出《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无类”乃我校办学特色之所据:其一,教育对象面向城乡,综合一体,紧扣改革大势;其二,办学类型不断拓展,诸如华文教育、特殊教育等;其三,契合我校综合之特性。 以文化人 早在《易经•贲卦》之《彖传》中,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等,以教化天下苍生。从学校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定位来看,“以文化人”强调通过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展现学校的良好形象,发挥学校的“教育母机”作用,倡扬社会风尚,引领先进文化。从办学和育人层面来看,“以文化人”既主张“润物细无声”式的浸育和濡染,更强调以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化人,以勇于创新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激励人,以关注民生、兼善天下的学养和胸怀造就人;既是师生铸塑高尚德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建立千秋功业的坚实基础。 “立教无类,以文化人”,彰显“以人为本”之理念,突出“不拘一格,潜移默化”之方略。 重师校风: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名言。强调德才并举,知行合一,乃教师教育内涵之精辟阐述,亦高师院校办学性质与特征之高度凝炼。 为师之“高学”不惟知识、技能,亦涵括获取知识、技能之途径、方法;为范之“正身”,既指形象、表率,也关乎社会责任之凛然承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挺立一校之风,惠及万千生民。 重师教风:博学敬业 为人师表 博学 《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更有《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意是指学识渊博,知多见广。为师之“博学”强调“师从师出”,教会学生明事辩理,既敏于博学之思,亦通晓博学之途。 敬业 《礼记•学记》有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里的“敬业”主要指的是专心致志于学习;又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指忠于一事,心无旁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专门撰有《敬业与乐业》一文,透析“敬业”。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敬业”更强调责任心,要求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师职业。 为人师表 语出《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意指在学问人品诸方面做出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时时树立教师形象,处处体现表率作用。 “博学敬业,为人师表”,既是我校教师之实绩,同时也是我校教师之追求。爱教乐教,以表率之言行,促学生之成长。 重师学风:勤学善思 求是致用 学生之所学不惟知识,更在方法与思路,“授人以鱼,弗如授人以渔”。在抱持勤奋态度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做到学与思的统合,力求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求是”即求真,“致用”即实践,亦即“尽其所用”。《易经•系辞》:“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寓意人才当以为天下服务为己任,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让知识和能力产生最大效应。 重师学子应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典,努力做到寻求真理与务实践行相结合,掌握专业知识与熟悉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活跃校园与服务基层相结合。 “勤学善思,求是致用”,既是我校学子既有之风范,亦为我校学子学习之法则。知行相和,遂为杰才。 c73sV6~4FC8~5g
大学章程
重庆师范大学章程 E8=5jf,~2Md1;9t
序 言重庆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早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1954年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9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同年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1962年9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按照国家精简压缩的要求,批准学校复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8年1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随重庆市直辖而划归重庆市人民政府管辖。2001年5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1914年创建于重庆市渝中区的重庆幼儿师范学校和1970年由国家轻工部举办的重庆纺织职工大学并入。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同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起源于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的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2008年经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中期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单位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是学校的根本制度,是推进依法治校、自主管理和履行大学职能的依据。全校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师生员工都必须遵守章程规定、保证章程实施、维护章程尊严。 第三条 学校全称:重庆师范大学,简称:重庆师大。英文全称: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CNU。学校域名:www.cqnu.edu.cn。注册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办学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第四条 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若因故存在校长缺位情况,由上级主管部门明确履行法定代表人职责的人员。 第五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 学校以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师范和非师范两轮驱动、协调发展,师范重点强化基础教育、国际汉语教育、职业教育三驾马车,非师范重点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 第七条 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第八条 学校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和“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学校校训。 第九条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是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校名英文简称CNU构成的山茶花花蕾,外环上方是中文校名,下方是英文校名。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本科生徽章为白底红字,研究生徽章为橙底白字,教职工徽章为红底白字。 第十条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红底白字,旗上印有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和徽志。 第十一条 学校校歌是《重庆师范大学校歌》,唐云作词,孙伟作曲。 第二章 举办者与学校第十二条 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 第十三条 举办者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章程自主办学,并通过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质量评估等手段,保障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考评学校办学质量、维护学校合法利益。 第十四条 学校依法享有下列办学自主权: (一)制定并实施事业发展规划。 (二)组织和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活动。 (三)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并实施招生方案。 (四)开展校校、校地、校企等形式的国内外合作。 (五)拟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方案,招聘、管理和使用人才。 (六)管理和使用学校经费、资产,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办法。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办学自主权。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不被侵占、挪用和流失。 (四)依法接受举办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五)主动公开信息,接受师生员工、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学校功能第一节 人才培养第十六条 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学校主要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适度开展继续教育。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在举办者的指导下,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第十七条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 第十八条 学校依法成立招生委员会,依据发展规模、办学条件、社会需求、就业形势等情况制订招生方案,向社会公布选拔学生的条件、标准、办法和程序,按国家相关规定公平、公正、公开地择优录取,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学校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依照各学历层次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执行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制度,依法对符合授位规定者授予相应学位。 第二十条 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二十一条 学校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按规定编制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第二十二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内外人才培养合作。 第二节 科学研究第二十三条 科学研究是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学校通过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进步。 第二十四条 学校坚持学术自由,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强科研管理与服务,鼓励和组织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第二十五条 学校按照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立科研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第二十六条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学校学术影响力。 第三节 社会服务第二十七条 学校肩负服务社会的基本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服务机制,增强师生社会服务意识,为师生参与社会服务积极创造条件。 第二十八条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市场办学机制,为基础教育、国际汉语教育、职业教育输送优质师资,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汉语国际推广提供服务。 第二十九条 学校充分发挥信息、科研和人才优势,为国家、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节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十条 学校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全过程,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繁荣进步。 第三十一条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协调发展。 第三十二条 学校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通过教育、传播、咨询、研究等途径,辐射、带动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第三十三条 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化研究,参与文化保护,为文化传承、创新和交流贡献力量。第四章 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第一节 组织框架第三十四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重庆师范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办学。 第三十五条 学校根据精简、效能原则和实际工作需要,在规定限额内设置教学、科研及其他职能部门,决定其职能职责。职能机构根据需要可向校区派出延伸机构,实行延伸管理与服务。 第三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指导和支持学院自主管理,发挥其办学主体作用。 第三十七条 学校附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依照法律和学校规定实行相对独立的运营与管理。 第二节 学校党委第三十八条 学校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法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学校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七)加强对学校院(系)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校党委自身建设。 (八)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九)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十)讨论决定其他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第三十九条 学校党委设立常务委员会,学校党委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常务委员会按其议事规则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第四十条 中国共产党重庆师范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纪委)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构,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学校纪委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协助学校党委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节 校长第四十一条 学校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由学校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第四十二条 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y88ZU2!3dA4.9j
校长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规章制度、重大教学科研改革措施、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组织制定和实施具体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按照国家法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三)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依据有关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 (四)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重大基本建设、年度经费预算等方案。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 (五)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六)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处分,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 (七)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九)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十)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三条 校长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是校长办公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由校长或校长授权的其他校领导主持召开,按其议事规则讨论、处理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第四节 学术组织第四十四条 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咨询、评定、审议和决策等职权。学术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学位评定、学科建设、教师聘任、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若干专门委员会,在学院设置学术分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学术分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学术委员会的授权及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向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五条 学校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对学术委员会委员条件、组织机构、委员构成、选举办法、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 第四十六条 学校下列事务决策前,应当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或者交由学术委员会审议并直接做出决定: (一)学科、专业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及科学研究、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重大学术规划。 (二)自主设置或者申请设置学科专业。 (三)学术机构设置方案,交叉学科、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方案、学科资源的配置方案。 (四)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 (五)学位授予标准及细则,学历教育的培养标准、教学计划方案、招生的标准与办法。 (六)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的学术标准与办法。 (七)学术评价、争议处理规则,学术道德规范。 (八)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织规程,学术分委员会章程。 (九)需要提交审议的其他学术事务。 第四十七条 学校实施以下事项,涉及对学术水平做出评价的,应当由学术委员会或者其授权的学术组织进行评定: (一)学校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和奖励,对外推荐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奖。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人选、名誉(客座)教授聘任人选,推荐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人选。 (三)自主设立各类学术、科研基金、科研项目以及教学、科研奖项等。 (四)需要评价学术水平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八条 学校做出下列决策前,应当通报学术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 (一)制订与学术事务相关的全局性、重大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二)学校预算决算中教学、科研经费的安排、分配和使用。 (三)教学、科研重大项目的申报及资金的分配使用。 (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赴境外办学,对外开展重大项目 学术委员会对上述事项提出明确不同意见的,学校应当做出说明、重新协商研究或者暂缓执行。 第四十九条 学术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及学校委托,受理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并进行调查,裁决学术纠纷。 学术委员会调查学术不端行为、裁决学术纠纷,应当组织具有权威性和中立性的专家组,从学术角度独立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认定。专家组的认定结论,当事人有异议的,学术委员会应当组织复议,必要的可以举行听证。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学术委员会可以依职权直接撤销或者建议相关部门撤销当事人相应的学术称号、学术待遇,并可以同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第五节 民主监督与管理第五十条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教代会主要行使以下职权: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听取学校年度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五)审议学校上一届(次)教代会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 (六)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 (七)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八)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及学校与学校工会商定的其他事项。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和建议,以会议决议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一条 学校工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依法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独立开展工作。学校工会是学校教代会的工作机构。 第五十二条 学校学生代表大会是全校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行使以下职权: (一)审议上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委员会工作报告。 (二)形成并提交关于学校管理和发展事项的大会提案。 (三)讨论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学校基本规章制度。 (四)收集和反映学生代表对学校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五)讨论和决定应当由学生代表大会决议的其他重大事项。 学生代表大会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学生代表大会委员会执行学生代表大会决议,选举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的领导机构。 第五十三条 学校共青团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依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开展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 第五十四条 学校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依据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社会团体成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 第六节 学院第五十五条 学院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设立、调整或撤销,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 第五十六条 学院根据学校规划、规定或授权,在学院内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二)发展学科、专业和建设师资队伍。 (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四)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五)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 (六)负责教职工的教育与管理。 (七)负责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八)制定内部工作管理制度和经费分配机制。 (九)管理资产和财务。 (十)开展社会服务。 (十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二)履行学校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五十七条 学校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成立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二)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三)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 (四)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做好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六)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代会。 第五十八条 院长是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对学院的行政事务行使管理权。学院院长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经学校组织部门考察,由学校党委决定,校长聘任。 院长定期向本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报告工作。 第五十九条 学院重大事项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党政联席会议负责讨论决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党政联席会议成员包括:学院分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等。 凡涉及学院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学院工会主席、教代会主任应参与讨论。 学院根据相关规定实行党务、院务公开制度,依法接受师生员工监督。 凡涉及学院教职工利益的重要事项,应提交学院教代会讨论通过。 第六十条 学院设置学术委员会。院学术委员会依据其章程行使对本单位学术事务的咨询、评定、审议和决策等职权。 第六十一条 学院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学院教职工通过二级教代会依法参与学院事务管理和监督。 第六十二条 根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要,学院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设置系、部、教研室或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并对其进行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 第五章 教职工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六十三条 学校教职工是指专职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和自身事业发展需要,确定教职工总量和各类教职工岗位比例。 第六十四条 学校教职工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根据工作职责合理使用学校公共资源,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等工作,公平获得自身发展相关的机会和条件。 (二)公正获得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评价和各级各类奖励、荣誉称号。 (三)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和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参与民主管理,对学校工作通过正常渠道提出意见和建议。(四)就工作安排、职务晋升、劳动报酬、福利待遇、评优评奖、纪律处分等表达异议或提出申诉。 (五)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或聘用合同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十五条 学校教职工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贯彻教育方针,忠诚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二)尊重和爱护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珍惜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爱护校园环境,建设和谐校园。 (四)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学术尊严。 (五)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或聘用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节 人事管理第六十六条 学校依法制定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 第六十七条 学校对教职工实行下列任职制度: (一)对教学科研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制度和职务聘任制度。 (二)对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三)对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 (四)对工勤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 (五)对离退休人员依照国家、重庆市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十八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廉等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类人员聘用、晋升、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和进行奖惩的依据。 第六十九条 学校建立统一的奖惩制度。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作出贡献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聘用合同的教职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理或处分。 第三节 权益保障第七十条 学校保障和支持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工会等形式依法参与学校管理。 第七十一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权益保障机制,设立申诉委员会,按照相关规定依法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申诉权利。 第七十二条 学校注重改善教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使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六章 学生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第七十三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录取、取得入学资格,具有学校学籍的受教育者。 第七十四条 学生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公平接受学校教育,平等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依法参加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和自主创新创业活动,依法成立和参加学生组织。 (二)按规定条件、程序重新选择专业,跨学科、学院自主选修课程,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三)公正获得学业、品德等方面的评价,按规定条件和程序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奖励和资助。 (四)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和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通过正常渠道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对纪律处分和涉及切身利益的相关决定表达异议或提出申诉。 (六)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七十五条 学生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珍惜和维护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 (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校管理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 (三)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积极锻炼,养成良好品德和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四)按规定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资助的相应义务。 (五)爱护并合理使用学校提供的公共设施、设备。 (六)诚实守信,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七)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节 管理与服务第七十六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管理制度。 第七十七条 学校建立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入学、注册,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结业和肄业进行管理。 第七十八条 学校建立学生奖惩制度。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纪学生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七十九条 学校建立学生资助制度。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或者减免学费。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并进行适当地引导和管理。 第八十条 学校支持学生在校内组织学生社团,按照相应的程序对社团的成立进行审核、批准,支持学生社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独立开展活动。 第八十一条 学校引导和支持学生全面成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体育设施、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 第三节 权益保障第八十二条 学校保障和支持学生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及其他各种形式依法参与学校管理。 第八十三条 学校依法建立学生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设立申诉委员会,按照相关规定依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第七章 经费、资产与后勤第八十四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和审计监察制度,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第八十五条 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 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鼓励和支持校内各单位面向社会筹措教学、科研经费及各类奖助基金。 第八十六条 学校资产是指学校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用国家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无偿调拨给学校的资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学校占有、使用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八十七条 学校资产配置以发展规划和年度事业计划为基本依据,坚持财政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坚持勤俭办学,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第八十八条 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后勤管理服务体系,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后勤保障。 第八章 理事会、校友会与基金会第八十九条 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是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需要,由办学相关方面代表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力量代表组成的咨询议事机构,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对外交流合作、重大事项决策和多渠道筹措资金等事宜提供咨询、建议、指导和监督。 学校制定理事会章程,对理事会组成原则、议事规则、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进行明确规定。 第九十条 学校依法设立重庆师范大学校友(总)会,鼓励和支持校友成立院系、行业、地域校友分会。 (一)学校校友是指在重庆师范大学及其合并学校学习或工作过的学生、学员和教职工,被学校授予各种荣誉学位和荣誉职衔的中外各界人士以及热忱关心学校发展并自愿履行义务的人士。 (二)校友会目的是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增进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感情,促进校友宣传学校、建设学校、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三)校友会是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组织,依据其章程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第九十一条 学校依法设立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接受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力量捐资助学,支持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原则如下: (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二)捐赠自愿。 (三)专款(物)专用。 (四)尊重捐赠者意愿,接受捐赠者监督。 第九章 附则第九十二条 本章程经学校教代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和党委常委会审定后,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核准和教育部备案。 第九十三条 学校党委领导、组织、监督章程的执行,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和活动的举报和投诉。 第九十四条 学校章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予修订: (一)章程依据的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 (二)学校的举办者发生更替。 (三)学校发生合并、分立、更名等变化。 (四)学校办学宗旨、战略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发生重大变化。 (五)其他应修订章程的情形。 修订章程由章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动议并说明理由。修订程序与制定程序一致。 第九十五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委负责解释。 第九十六条 本章程自核准之日起施行。 Q2?9ZG2?50t4:2m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