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简介
ceic是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资助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它于2006年1月上线运行,之后陆续完善。根据中国 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要求(2008年第168号文件),网站从现在起用于地震信息及其相关数据产品的发布,根据要求,新 版网站于2009年5月起正式运行。 n,~2yS9?3os,.1C
本网站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台网部负责维护和管理。 x9!5qJ7+1UD7+20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4年10月18日成立,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 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 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 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 L9+5oe5?4aZ9-6A
v1=9fY7+,Ok9?5D
q8?6Xz4;5Nt7~5Z
地震历史大事记
U9-2vm5?6cw2=3p
1751 第一台摆验震器。 r1!9tx6;1Xz,?9b
1755 里斯本地震激发了人们对地震学的关注。 e1:9el2:1Yc48J
1819 库奇丛林沼泽地的地震令人注意到了断层的作用。 u2!7zq,-1Ou9:6k
1826 冯·霍夫(Von Hoff)开始发表地震年表 R6=5Os1:8AO,!7d
1831 泊松(Posisson)发表固体弹性波理论。 f1+4vL47zp7+4w
1855 费希尔(Fisher)确认断层作用为地震的成因。 o1=,tV7:7j09;2Q
1857 那坡里(Neapolitan)大地震(Mallet,1862)。 o8~7UG2?2xG2?1l
1859 马利特(Mallet)估计每年要发生8次“大震”;并发表世界地震活动性图。 O7;9fF9~2Bh,;8c
1872 伯特利(Bertelli)观测到脉动与风暴之间的关系。 Y4~,Yb6-8gD,.6y
休斯(Suess)使地球科学家们相信断层可以形成地震。 c8:7vk5-4bf1=3i
1880 米尔恩(Milne)和格雷(Gray)在日本记录到他们的第一张地震图。 y1+1xA8:,xz53O
1883 克拉卡托火山喷发:造成火山地震和海啸。 V3-1rq2?3qN1+7p
1885 瑞利(Lord Rayleigh)发表瑞利波理论。 q,=3jP3-5Wv3-3S
1888 门登霍尔(Mendenhall)率先对地震能量作了估计。 A,~,hJ8+8Eg4?4V
1889 冯·利波尔·伯希维茨(Von Rebeur Paschewitz)获得第一个远震记录。 t2=4fc9!,vP2-4u
1891 美浓-尾张地震(Koto,1893)。 q4~9eg39up7-4r
1897 维歇特(Wiechert)假定地球具有地核。 o2?2qU8?1LW6!7U
印度大地震:奥尔德姆(Oldham)在该地震图中识别出了P波和S波。 n9=7be9+9Lp6!9M
1899 开始发行《Shide通知》,后来改通知演变为《国际地震资料汇编(ISS)》。 Y2~5Xk,!8Gu88x
诺特(Knott)讨论了发射和折射。 z96vE2;8AO8,s
1901 国际地震学协会成立。 n8:5fi3;1vM7~,x
1904 拉姆(Lamb)发表关于来自脉冲源的波的理论。 H8?4FJ8-2pU39X
1906 蒙特叙斯·德·巴洛尔(Montessus de Ballore)出版《地理地震学》(Geographie Seismologique)。 T5:5JN6;2GT6,i
伽利津(Galitzin)研制出了电磁地震仪。 S,3o08+7Jn6!8b
旧金山地震。 r3.4Ve3;1Zc,-9E
昂根海斯特(Angenheister)率先试图测量吸收。 F54PA6-6gj59e
1907 黑格洛茨(Herglotz)展示如何计算速度随深度的变化。 P8~2WS7-3qo1?3h
大森房吉(Omori)提出了地震复发的空区理论。 X4+2GT8?9te9~1A
1908 西伯利亚的大陨石产生冲击性地震。 P4=2DP1;5wn9!4E
1909 希达(Shida)观测到了初动的四象限图像。 s71oH3.7uK7-5l
1901 里德(Reid)发表弹性回跳理论。 i6.4EE68Iw8:1F
莫霍洛维契奇(Mohorovicic)发现地壳-地幔边界。 p,!3yL2~4MX1+3E
1911 《美国地震学会会刊》创刊。 Z4!7ix3:9ZI5?5O
勒夫(Love)发表《地球动力学的某些问题》。 j8;1Fi2-,TM6;6Y
莱邦松(Leybenzon)指出地核必定是液态的。 G5=1tK1-,wj9+2B
1914 美国气象局开始收集有关美国的地震资料。 l45Gj2+4iY8-,a
古登堡(Gutenberg)测量到地核的深度。 J6?1hs5.6pz9=,a
费莫尔(Fermor)提出相变为地震的成因。 j2;,AO,:,Gb6~5x
1921 塔姆斯(Tams)记录到海洋下的速度比大陆下的高。 r2.,vQ6-3He1-5h
1922 特纳(Turner)证明某些地震的震源深度大于通常的震源深度。 L9~6kE57us6?1g
1923 中野(Nakano)把初动图像与应力偶联系起来。 v1.,QO9,Xx1;4y
海岸与大地测量局负责监测美国地震。 V7,mk8;8Q08!2W
1924 杰弗瑞斯(Jeffreys)著的《地球》第一版问世。 E6?8CO9-7qk6-90
1925 杰弗瑞斯发表第一篇论述面波的文章。 N8!2fj5~9ku2!8f
1926 古登堡预测存在低速层。 S1?1og3;7Jz4:9h
拜尔利(Byerly)开始研究初动。 i9;7Uw6=7Mq,-9F
1929 格兰德班克斯(Grand Banks)地震和海啸。 t32zy,;4Ym1+6T
1930 贝尼奥夫(Benioff)研制成可变磁阻地震仪。 G,;4FF5-1ni4=1N
1932 日本开始建立第一个海啸警报系统。 n5?6af1;1Gb2~1S
1935 贝尼奥夫研制成应变地震仪。 X4~9AP4~7zL5~4b
杰弗瑞斯-布伦(Jeffreys-Bullen)发布走时表。 b74PM7+9kN4-1i
和达清夫(Wadati)指出深源地震图像。 l2:2dw7;,FW4,u
拉科斯特(LaCoste)引进零长弹簧地震计。 c7=8FH7~3pw,-3Y
里克特(Richter)发明震级标度。 h8:3t08-3lm9;8m
...... M9?8sX8?2oE,-8T
2004 印尼大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死亡20万人,东南亚损失惨重。 f7;7wy28WZ64j
2008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死伤近10万人。 a9-2HW9?1CD7~,d
地震台网建设与发展
引言中国的数字地震台网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5月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规划设计中美合作的中国 数字地震台网(CDSN),到1986年建成了由北京、佘山、牡丹江、海拉尔、乌鲁木齐、琼中、恩施、兰州、昆明等9个数 字化地震台站,以及CDSN维修中心、数据管理中心组成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网.1991年和1995年又分别增 设了拉萨和西安2个数字地震台站.1993—2001年,中美双方对CDSN进行了二期改造,使台网的硬件、软件系统符合 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协会(IRIS)在全球建立的数字地震台网(GSN)的技术规范.目前,CDSN是GSN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周公威等,1997)。 I9.2WX6-4wd7;5A
从1996年开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根据台站均匀分布 的原则,同时又要保证对于一些重点地区的加密观测,该监测系统分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 3个层次(庄灿涛等,2003),于2000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由48个甚宽频带台站组成,其中37个 台站全部采用中国自行生产的观测仪器,改造了由中美合作建设的11个台站,所有台站数据字长均为24 位,记录的波形数据通 过卫星实时传输到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由20个台网、267个数字地震台站组成,数据字长为16位,记 录的波形数据实时传输当地的区域地震台网中心;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由100套流动数字地震仪器组成,仪器配置与区域数字地震 台网一致.1999—2001年,建设了实时传输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数字地震台网.该台网由107个 台站组成,数据字长为24位.从2002年起新建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进入了稳定的 运行时期,并产出了大量的观测资料。 B6:6le7.1Nn2?8T
从2003年起,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到2007年底完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 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 k5:3Kj6:,uu3=7Y
1.国家数字地震台网 K41sJ6:,os6-7m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台站布局采用均匀分布的原则,由152个超宽频带和甚宽频带地震台站、 2个小孔径地震台阵、1个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和1个国家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组成. I4=,aw2.9rO2~,Z
1.1国家数字地震台站 O5.,Wl3;6jk9?1F
国家数字地震台站的建设是在原有48个台站的基础上,新增104个甚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使台站数量达到152个(含国 外7个台站).除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国家数字测震台站间距达到250km 左右,到2007年底国内145 个地震台站已经完成了建设任务.国家数字地震台站采用超宽频带观测系统与甚宽频带观测系统,观测场地相对比较好,大多数台站 有观测山洞. c7=8Wr5?1VM1~3T
在国内的145个台站中,有10 个CDSN 台站使用STS-1甚宽频带仪器、STS-2宽频带仪器、GS-13 短周期 仪器和FBA-23加速度地震仪器,兰州台的仪器更换为国产CTS-1仪器.有16个台站使用我国生产的JCZ-1超宽频带地 震仪器,有119个台站使用CTS-1、KS2000和CMG-3ESPCB(井下仪器)甚宽频带地震仪器. X4?,dW3=4Ui,+6T
JCZ-1甚宽频带地震仪在360s—20Hz频带内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在360s—3000s频带内采用加速度平坦 型设计.CTS-1、KS-2000和CMG-3ESPCB三种宽频带地震仪均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频带宽度均为120s—50 Hz. STS-1甚宽频带地震仪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频带60s—8.5Hz;STS-2宽频带地震仪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频带宽度 为120s—40Hz;GS-13短周期仪器的频带宽度为1s—30Hz. P6.4EQ,:4ug2-6N
另外,在渤海、东海海域建设2个海底试验地震台站,为今后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积累经验. k3;4tQ93GC7=8k
1.2小孔径地震台阵 u75Fy9?3Tm2?8R
为了加强中国西部地震监测能力,在西藏那曲、新疆和田建设2个小孔径台阵.每个台阵均采用圆形阵列方式设计技术方案,台 阵的孔径为3km,由9个子台组成,分为阵心(1个台)、内环(3个台)、外环(5个台),呈近均匀几何分布,内环半径为 500m 左右,外环半径为1500m 左右. Y8-8Ys4?4Gc8+9f
两个台阵中心台站的仪器都采用CTS-1甚宽频带地震计.那曲台阵的其余台站采用DS-4D 短周期地震计,和田台阵的其 余台站采用CMG-40T-1短周期地震计.DS-4D和CMG-40T-1短周期地震计均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其频带宽度都是 2s—50Hz.子台全部配备24位数据采集器,实现了IP数据传输和本地存储.台阵子台实时波形数据分别汇集到西藏地震 台网中心和新疆地震台网中心,并转发到国家地震台网中心. Y1~,YE5;4uG8;1x
1.3国家地震台网中心 E7!6DL7~2RQ6~9Y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设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全国的地震数据汇集与转发、地震速报与编目、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测震台网 运行监控与技术管理中心. c3=7bf8;7sJ8=,c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能够实时汇集145个国家数字地震台、2个小孔径台阵、6个火山台网连续波形数据,准实时汇集792个 区域数字地震台站的数据,并从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中心(USGS/NEIC)准实时汇集全球地震台网(GSN)77个台 站的地震波形数据;各区域地震台网中心能够通过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准实时收集临近区域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波形数据,时间延迟 在5s之内,能够有效解决网外和网缘地震速报和地震编目问题. S8!9sE5.5fE48R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通过国家数字地震台站和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资料的联合应用,能够对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达到ML2.5,其中对华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华中、西北部分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0,部分地震重点监视 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达到ML1.5;通过全球地震台网与国家地震台网数据的联合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对我国边境地区和国 外地震的速报速度和定位精度.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对国内及邻区的MS≥4.5的地震速报初定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精定位时间不 超过20分钟;对区域数字测震台网内ML≥3的地震速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30分钟之内完成对国内MS≥4.5地震的震源机 制解的速报.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已经建立技术比较先进、功能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用 户可以通过网站下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地震目录、震相数据、震源机制解等数据.该 网址为:http:∥data.earthquake.cn和http:∥www.csndmc.ac.cn(刘瑞丰等,2007).为 了确保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安全,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对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所汇集 的实时数据、准实时数据进行在线数据备份,并依托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科优势,通过系统集成构建高性 能、高可靠性的地震数据平台和计算平台,实现面向地震科学研究、面向国家各个行业需求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与计算能力. u7+5NN9!6FB2+50
2.区域数字地震台网 N9.8HW5+4XC1;2M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是用于监视一个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地震台网.“十五”项目完成后我国已建立了由685个台站组成的31个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基本覆盖了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地区,使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一个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再加上已经建成的首都圈107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台站总数达792个,台站之间距离达到30—60km, 新疆及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间距达到100—200km 左右. x9.5Uo6.1Cx9;6n
区域数字地震台站一般采用的是宽频带观测系统与井下短周期观测系统,观测场地主要有地表型与井下型两大类型.使用的宽频 带仪器有CMG-3ESPC、CMG-3ESPCB、BBVS-60和KS-200M,频带宽度为60s—50Hz;使用的短周 期仪器有JDF-2、FSS-3DBH和FSS-3B,频带宽度为2s—50Hz.这些仪器都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 F2+7hf7.3iQ3:6X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主要任务是对其网ML≥3 地震速报初报时间不超过3分钟,最终速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对其网内地震 监测能力达到ML2.5,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达到ML1.5;在各省地震局的组织下编辑台 网观测报告,为地震预报、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服务. O8~2Ux5+9uY4!1Y
3.火山数字地震台网 K1~5ui3:8lk4:8y
目前,全国共有6个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共33个数字地震台站.其中,吉林省长白山火山台网有10个台站,吉林省龙岗火山 台网有4个台站,云南省腾冲火山台网有8个台站,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台网有3个台站,黑龙江省镜泊湖火山台网有4个台站,海 南省琼北火山台网有4个台站. H1+1pb6!1rZ1.8s
火山地震台站安装60s—40Hz的宽频带地震计或2s—50Hz的短周期地震计,采用无人职守、网络监控、准实时数据 传输工作方式,可实现对6个火山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0的监控. V2=7bd,?6im67y
4.流动数字地震台网 i4=6Lh7?9Nx5=7d
流动数字测震台网分为地震现场应急流动台网和科学探测台阵两部分,地震仪器的数量为800套. d7:6cR5?8BN,2v
4.1地震现场应急流动台网 C17Jc6+6xy,8s
该台网主要是用在大震前的前震观测和震后的余震监测.在大地震前作为地震的加密观测,进行高精度的地震定位,对可能发生 大地震的区域地震活动背景作动态跟踪监测,为开展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预测研究服务;在大地震后用于现场的余震监测,记 录大地震后的余震活动变化,为判断地震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震源特征、探索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积累基础资料. H32pX92DA8?5I
购置200套流动数字地震仪器,组建19个地震应急现场流动数字测震台网.仪器采用60s—40Hz的宽频带地震计,或 2s—50Hz的短周期地震计. L8-7wS2!,rE3=1A
4.2科学探测台阵 U8?1LF3.7Fb7=7z
科学探测台阵可以根据不同科学目的,在研究区域内开展不同方式、不同规模的观测.对于密集台阵,其台站的间距可以达到公 里级.高分辨率观测阵列的记录资料可以得到相应的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利用这种高分辨率台阵的记录进行地震定位、震源机制、震 源破裂过程和地震成像研究,并可以大大改善研究结果的精度.作为地球深部高分辨探测的重要手段,科学台阵不但用于地震科学研 究,而且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在地球科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科学探测台阵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的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及其支持系统,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观测平台和基础数据服务平台. u1!7Cz,+3T01;5h
科学探测台阵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流动观测仪器系统、观测单元监控管理系统、可控震源系统、流动观测技术保障系统、流 动观测数据中心和流动观测实验场.流动观测仪器系统是科学探测台阵系统的核心部分,由600台GURALP 地震计、600台 REFTEK-130B数据采集器和600套太阳能供电系统组成.其中,有10台CMG-3T 甚宽带地震仪、500台CMG -3ESPC宽频带流动地震仪、90台CMG-40T短周期地震仪;甚宽频带地震仪的频带宽度为120s—40Hz,宽频带地 震仪的频带宽度60s—40Hz,短周期地震仪的频带宽度为2s—50Hz.科学探测台阵系统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运行与管理. i9+7uT4+50H,!,U
5.结语 S73rz6;,at3.7m
通过“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中国地震监测系统全面完成了从模拟记录向数字记录的转变,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 震台网、31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6个火山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标志着中国的地震观测已经进入了 数字时代.“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观测台网布局,填补空白监测区域,扩大海域观测试验,构建布局更为合理、覆盖我国大 陆及周边海域的地震监测系统,初步形成覆盖我国大陆及近海海域的地震活动图象、地球物理基本场、地下物性结构等地震背景场的 监测和探测能力,形成地震背景场数据产品加工能力,为地震预测、地球科学研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 服务. X5+2iR2~,sB,:3H
本工作得到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D4:1Ku7.9CG,-2T
参 考 文 献: Y7+4HD,~1rR1:9z
刘瑞丰,蔡晋安,彭克银,单新建,代光辉,田力,庞丽娜,张爱武.2007.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J].地震,27(2):9-16. 周公威,陈运泰,吴忠良.1997.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在中国地震学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8(5):68-79. 庄灿涛,阴朝民,吴忠良.2003.数字地震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1-15. (CEIC.ac.cn注:本文2008年发表在《地震学报》,30(5):533-539。) h3.7vl1;10u2=5y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