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中国科技史杂志

中国科技史杂志

锁定 排行
《中国科技史杂志》(原《中国科技史料》)创刊于1980年5月,专门用以刊载经过征集、整理、考证了的中国科技史料。但征集整理中国科学技术史料的工作早在此前20多年就已开始了。为了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历史借鉴,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就曾号召全国政协的老年人士特别是老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可是这项工作开展不久,就因"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中断。
网站指数
2021-4-10 09:41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1-11-16 09:00
最近更新

中国科技史杂志网站详情

中国科技史杂志简介

编者按:2000年6月,在本刊创刊20周年之际,自创刊时即担任编委并在1988-1996年主持该刊工作的林文照研究员撰写了《回顾与展望》(本刊,2000年第2期)一文。文章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科技史 杂志》(原《中国科技史料》)创刊的经过及其历史沿革,介绍了本刊的办刊方针和20年所刊载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本刊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科技史界的地位与作用。我们特选此文作为本刊的简介。 r140X9;6KL9,u

回顾与展望

--纪念《中国科技史料》创刊20周年 R2:6fR1!1Zh1.5e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z,-7HU3~9Zq3=5Z

  今年5月是《中国科技史料》创刊20周年的纪念日。20年来,作为国内惟一系统刊载中国科学技术史料的大型学术资料性期刊,《中国科技史料》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特别是近现代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相互关系的史料,总字数达1100多万字,其中有不少属于深度挖掘或带有抢救性质的内容,颇为珍贵。《中国科技史料》的累累硕果已为中国学术界所瞩目,在世界科技史界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在纪念她的20华诞之时,回顾她的光辉历程,不免会对80年代初期那些开辟草莱、扎实工作的创建者们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8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科技史料》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成绩虽是显著的,但其中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W5:7Ic7;6Oq6=8e

《中国科技史杂志》(原《中国科技史料》)简介

一、 历史沿革 m1+3WJ8:9xe9;5X

1、创刊 g6?,lJ9:5la1.6F

《中国科技史料》创刊于1980年5月,专门用以刊载经过征集、整理、考证了的中国科技史料。但征集整理中国科学技术史料的工作早在此前20多年就已开始了。为了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历史借鉴,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就曾号召全国政协的老年人士特别是老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可是这项工作开展不久,就因"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中断。70年代末,人们在十年文化浩劫的废墟上拨乱反正,全国上下百废俱兴。此时,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曾亲聆周总理讲话的裴丽生同志,觉得应该抓住时期实现周总理的遗训,尽快地开展征集整理中国科技史料的工作。也在此时,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郑公盾同志在参加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巴黎中,见到该国科学画廊里挂满了各国古今大科学家的照片及画像,而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却一张画像也没有!这种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全团,他们意识到要加强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决心要向全世界公布并宣传中国古今有名望科学家的事迹与形象,实事求是地维护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这种想法与裴丽生的意愿正相符合,于是他们共同倡议,创办了《中国科技史料》期刊,专门作为征集整理和发表我国科技史料的阵地,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后因科学普及出版社又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专门用以出版学术书刊,故《中国科技史料》的出版者自 1981年起改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具体的编辑出版工作由出版社内以严昭同志为主任的综合编辑室负责。 r,.4TZ1-5Tg,+4I

2、刊名的题写 k4:7aD9;5Rq7=1z

   在刊物的筹备过程中,严昭等人考虑到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和关心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因而非常想请小平同志为《中国科技史料》题写刊名。只是担心小平同志日理万机,异常繁忙,没有工夫题写。不料在诚恳的请求信寄出五天之后,就收到小平同志派专人送来的"中国科技史料"六个清秀有力的题字。这给此刊的几个筹备者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同时也给《中国科技史料》的刊物本身以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H7.,Cl52Hj8=5i

3、编委会的建立 G3-1006;8tq3+3m

   在《中国科技史料》创办的头几年里,既没建立编委会,也没设编辑部,只有几个编辑人员。除严昭外,还有梁成瑞、王健民、屈惠英和俞天真,钟少华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也参加一些工作。1984年,严昭同志离休,负责人暫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徐克明同志接替。鉴于此时编辑业务日益繁杂,各方面需要联系或联络的工作量较大,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信息量,能够得到更多的热心人士对编辑业务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为了使刊物更加正规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便在此年(1984)建立了由42人组成的编委会。聘请我国著名的声学家汪德昭为主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薄树人和出版社社长王麦林为副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的樊洪业等9人为常务编委。还聘请裴丽、钱临、沈其、袁翰、席泽宗5 人为顾问(编委会的名单首次登载在《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1期上)。在以后的几届编委会中,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负责人的更迭,王麦林副主编的位置也依次更换为岳家俊、吴之静。1985年刘云鹤同志接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其时参加《中国科技史料》的主要编辑人员还有金恩梅、屈惠英、俞天真、高建同志等。 h1?8xl6.4bZ4,y

4、主办单位的变更与编辑部的组建 I4.6Mo1!9sh,:6H

《中国科技史料》创刊之初,只有出版单位,没有主办单位。1985年起,始确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主办单位。1988年主办单位又作了变更。其原因是,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不是主办单位,但该刊的出版业务仍由该社负责,所有有关编辑 印制装订的费用全由出版社担负,加上四五名编辑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用品的开支以及编委会和某些座谈会的花费等,每年的费用不下10万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可观的数字,尚不计两个办公室和有关设备的占用。其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业已深入开展,出版社按企业进行核算,上列不菲的费用,对于一个只出版科学技术书刊的专业出版社来说,应当说也是个不轻的负担;另一方面,出版社还须定员定编,在人员紧缩的情况下,有不少重要的事情正指望着负责编辑《中国科技史料》的这班编辑人员去做。再者,像《中国科技史料》这样一个科技史界的专业程度较高的刊物,其编辑机构理应设在有关的专门研究单位内,而把它放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内,编辑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确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因此,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岳家俊经请示上级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后,数次商谈于当时也是《中国科技史料》常务编委之一的林文照,希望林所在单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及所挂靠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尽快把这个刊物"拿去",这样既可使刊物有科技史专业队伍的依托,确保刊物的质量,又可减轻出版社的负担。"拿去"的具体办法就是,从1988年起,《中国科技史料》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来作为主办单位,并在该主办单位内另请人员组建编辑部,而出版社内的原编辑人员不随迁(出版社另有要务安排);《中国科技史料》的印制费用仍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担;另拟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每年拨给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人民币5万元作为编辑所需费用的补充;如果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每年再能补贴1万元,就可保证此刊编辑出版业务的正常开展。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提出以下三点意见,即接办《中国科技史料》对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十分有利,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接受过来,把它办好;编辑业务可以考虑由林所任主编的《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的编辑人员额外加酬兼任;至于编辑经费问题,要尽量争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更多的支持,而对所拨下的经费,确保专款专用,学会和研究所既无力增拨也不占用或挪用,其它方面的工作条件,学会和研究所将尽力支持。此事责成林和《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具体联系办理。可是经过反复磋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每年只能下拨3.5万元,这使《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的同仁们陷入两难的境地(实际上,从第二年起,所下拨的经费又缩减去10%)。大家商量再三,为了中国科技史的事业,还是把《中国科技史料》这个刊物承接了下来。结果,从1988年开始,《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部的人马,也就是《中国科技史料》编辑部的人马,除了林文照以外,还有赵慧芝、艾素珍、李克敏、屈宝坤、关培红等同志。90年代以后,夏经林、汪前进、曹育等也在其中合作过一段时间。1988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开会,讨论成立《中国科技史料》第二届编委会,议决仍聘汪德昭先生为主编。但由于汪先生是著明的老科学家,他的主编之职只能是名誉性的,因而特地任命林文照为常务副主编,全面负责此刊的编辑出版工作。1990年,又建立了第三届编委会,仍聘汪德昭为主编林文照为常务副主编。新的《中国科技史料》编委会和编辑部在既缺乏资金又缺乏人手的条件下,数年如一日地艰苦努力,"惨淡经营",既得惠于前人的劳动成果,又有科技史作者队伍和专业知识的支撑,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领导下,在同广大作者的积极而密切的配合下,终于取得了好成绩,使刊物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05-4Kk3!7TS8;7Z

5,研究所参与管理 O8?4fo3?4Rn7,b

   1994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领导人又因社内经济核算的压力,提出第二年起不再承担《中国科技史料》的印制费用。刊物的印制是一笔大费用,学会当然无力承担,《中国科技史料》编辑部的同仁只好又求助于研究所。数年来,研究所不但在经费上给这个刊物以很大的支持,而且也参与了全面的管理。1996年,《中国科技史料》成立了第四届编委会,陈久金任主编,赵慧芝、艾素珍先后任副主编,汪前进、李克敏、艾素珍先后任编辑部主任。这些都是在研究所和学会的共同领导下进行的,刊物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i1.9yQ9!7Dw,+6p

二、关于办刊的方针与内容 I5-3gm2+9KV9-8V

1、办刊方针的确定 s,?,IF5!3bU1:5l

   创办者们是在"以史为鉴"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中国科技史料》这个刊物的,目的在于使科技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经验教训的启示,同时也给史学工作者提供有研究价值的史料。《中国科技史料》创刊号上裴丽生在《致读者》中说得很明确:"这个刊物,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并说: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迫切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以便继往开来,开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又说:"我们十分迫切需要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历史发展知识:既要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解放以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科技发展状况,也需要了解解放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科技方面发展的状况和经验。"并且相信,"《中国科技史料》的出版,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中各学科发展的渊源和趋势,从而在今后发展科技的途经与方法方面给我们以教益;有助于我们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及素养的科技人才;有助于我们对唯物主义辩证法 科学学 未来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x,?8fw9~2cR2~7t

   需要着重提出的是,《中国科技史料》含有明显的"抢救"性质,因而这个刊物的重点是在于刊登现代或当代部分的史料。《致读者》明确指出:本刊"侧重介绍清末以来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料,介绍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特别要对各个领域、各学科中有成就、有贡献、有影响的科学家,介绍他们的著述、传记、回忆录、创业史、治学方法及其它轶事等。同时我们也将介绍一些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有影响的有成就的外国科学家的有关历史事迹和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方面的史料十分宝贵,"如果这些历史资料,任其淹没失传,再不抓紧抢救和整理,对于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将是非常不利的。也正因为这样,组织文化学术界尤其是老年科学家发掘我国科技史料,整理我国科学家的著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N5+60V5;4NY5;5g

   应该说,上述这些"以史为鉴"、"厚今薄古"的思想,在办刊的过程中,基本上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在1985年由汪德昭先生主持的《中国科技史料》的一次编委会上,又对"厚今薄古"作了量化处理,也就是对所刊登不同时代的史料的比例作了更明确的规定,即刊登古代 近代 现代史料的合理比例应当为1:2:7 。这里所谓的近代,是指从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当时的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到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或至本世纪初或至清末民初的一段时期;而本世纪初或清末以后的事件则看成是现代史的内容。因此,所谓"抢救",就是要尽快地以采访的形式或写回忆录或自传的形式,整理发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显然在过了20年后的今天,所谓"三亲"史料,大部分只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的事情了。 p1;9lp9-3JA,;9M

2、关于刊物的内容 I9;9mx2.2aD4;90

  刊名"中国科技史料"六个字已经规定了本刊的内容。在上引创刊号的《致读者》中,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毋须赘言;需要注意的是,《致读者》中还提到与我国有关的外国科学家,因此《中国科技史料》是要刊登包括关于中国的和与中国有关系的科技史料。当然,这些内容只是原则的规定,在实际的办刊过程中要比这些内容具体得多。如在办刊的头几年里,栏目设计中就有传记、科技机构、社团、中外科技交流、综述以及资料、年表 书刊评价等。在1988年移交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后,在几次编委会和有关的座谈会上,又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使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多样。归纳起来,不外孚以下两个方面: C9.8ef8:3OY8=,Y

(一)从史料的形式(或体裁)上看,可分为(1)文献、档案、实录等的搜集整理与考证的史料,特别看重近现代珍贵文献;(2)自传、回忆录、访问录等"三亲"或准"三亲"的史料;(3)记述或纵述,要求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表述准确,尽量使用第一手史料;(4)大事记、大事年表;(5)图片、图版、图录等。 d9;1WT7;5kK,;7V

(二)从所述的内容上看,可以有(1)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技术专家、科技教育家、科技企业家等的生平事迹、科学活动、科学业绩、主要著述、创业史以及科学精神 治学方法、高尚情操和有意义的趣闻轶事等;(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重大的工程建设、科技企业的兴办等;(3)重要学科、学派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4)重要科学机构、科技社团的建立与发展、科技管理机构的沿革;(5)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6)中西科技交流、科学思想与技术思想的传播与吸收 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改进和创新;(7)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的关系;(8)重要科技书刊的出版史、重要科技书刊的介绍和评价等。 H2-4PV5?6kK5;4S

   上述这些内容曾多次以《征稿简则》的形式刊登在刊物上。 H3!4uP9+7xK9!9z

三、刊物的社会功能 D2=5qQ5,SP2!4N

  《中国科技史料》在揭示我国科技的历史发展规律,宣扬中国科技成就,介绍科技工作者的治学育才之道,光大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的历史功绩,表彰先进,激励后人等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实际上,《中国科技史料》已大体具备了"存史"、"资治"、"教化"的三大社会功能。 U7!8Vt9?2kG8!8V

1、存史功能 l66Zz5:5nx2,K

   虽然上面所列的刊登范围较广,但其本质特征是"史料",因此,《中国科技史料》对"史料"的史实把关较严。所刊载的内容,基本上(少数的除外)都是资料翔实有据可查的,可信度比较大,可以直接征引,有的甚至可看成为"信史",有不少还是第一手的资料,文化界或史学界特别是科技史学界更可直接从中得到可供研究的成果或半成果。对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者来说,《中国科技史料》的使用价值尤为显著。这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上正在兴起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研究热,亟须掌握大量的有关中国科技发展的资料和信息,但因为中国方块的汉字本就不易看懂,而中国文献又浩瀚繁杂,且中国近现代科技门类也相当繁多,若是从对原始的文献搜集 整理考证做起,要想得到一份有价值的科技史成果,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中国科技史料》上所登载的文章,扎扎实实地有一篇是一篇,这对于国际上那些不懂汉语或汉字的研究者来说,无异于减少了一大半的劳动量,只需通过慢慢地翻译或请人翻译所需要的某篇或若干篇文章,就能得到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的了解;纵使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汉学家,也会从中感到异常的便捷。因此,这个刊物也很受国际上许多读者的重视。现在,经过了20来年的编者与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个刊物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地方尤其是几个大的科技史研究中心十分看重并必须订阅的刊物之一。 z7!4CH4?,RU2:2k

2、资治功能 K8:4ON5?4rw1?5F

  应该说,历史资料越是近代越有借鉴价值。《中国科技史料》所刊登的有关我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史料,包括科技制度 方针政策等对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状况,也对科技管理部门制定战略规划或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事实上,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有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近百年来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着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总结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当代科技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O8-8Js4?4VN3:8L

3、教化功能  03=5SZ,+,Qo56f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灿烂的文明,古代科学技术总体上说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到了近代落后了,而且落得很惨。至20世纪初,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而中国还尚无近代科学可言。直到20世纪的头30年,中国现代科学才刚刚建立。那时候,老一辈的科学拓荒者们前仆后继、披荆斩棘、英勇顽强、坚忍不拔地开创了中国现代科学事业。中国科学从此走上了一条曲折而又光辉的道路。《中国科技史料》着重刊登的就是这一段时期以来的史实。她用相当大的篇幅登载了科学家的回忆录和传略,大力宣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热忱和创业精神,以及他们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等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这对青少年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而且《中国科技史料》所展现中国现代的科技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对激发人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将起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科技史料》也是一个极好的不可替代的爱国主义教材。再者,《中国科技史料》所刊登的内容是以现代或当代为主,当代科学家们和技术专家们的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和技术思想技术方法或许能对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发现和发明起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所谓"你要想有所发现吗?你要想有所发明吗?请来学学科学技术史"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科学家们 技术专家们的治学方法,无疑对年轻学子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c8.1kD3?80J8~1h

四、办刊成果  O3+3pv9?8aj2!7U

  20年来,《中国科技史料》已出版了20卷,厚厚的一大摞,相当可观。一共发表了主要的史料文章941篇,其中古代(自古至明末清初)的史料 208篇,近代(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的史料237篇,现代(20世纪初以来)的史料466篇,另有通史类(从古至今)的30篇。 D2=1uZ11yO5-7t

  再按所发表的不同栏目内容的史料来分,共有综述 213篇,人物传记314篇,回忆录和访谈录30篇,通信与日记12篇,科技机构与社团127篇,资料与考证205篇,大事记与年表30篇,科技书刊评介10篇。 S1?3yI3=7TC9=9X

  此外,《中国科技史料》还在封二和封三上刊有720幅图片(图版),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从原照上翻拍下来的,彌足珍贵。 T2.9A03~3BP5;2D

五、几点设想与展望 H7+2WX12Oo,.2x

1,古代的份量不宜过重 B8~3Uc2,zA4=3u

    从表1可以看出,古代的份量与近代 现代相比,显得过重了一些。当然,这其中是有些客观的原因的,例如近现代的稿件不足,或有的质量不够高,因而不遂编者的主观意愿。但是既然《中国科技史料》是以近现代为主,而且带有抢救性质,那么,就须要想出更多的办法,使80年代中期所确定的关于古代与近代 现代的史料按1:2:7刊载的方针,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要积极地开辟更多的近代现代的稿源。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编委征稿或直接在刊物上征稿。总之,要使广大作者心中有数。 o1+1Kg,~7aj,-8s

2、要增加访谈录和通信日记的刊载量  N7;9fb3+9IN9.5F

  由表2中看出,访谈录和通信日记的篇数太少。老科学家,特别是年事已高的,写自传或回忆录,困难重重。应当组织作者进行采访,带上录音机照相机或摄象机,这样可以得到图文并茂的成果。通信与日记往往都是珍贵的史料,也应当挖掘与收集。 F5-9WF5?6zi8~8x

3、加强编者与作者的联系 P1~2qy,-8QJ1=4U

   科技史的刊物介于自然科学刊物与史学刊物之间,既有自然科学的学科门类广及数学公式和化学符号多的特点,又有史学上的年代与考证,有时还要对考古实物或历史遗存进行科学检验。因此,作为科技史刊物的编者,应当具备较为宽广而又扎实的科技史知识,才能对来稿有识别判断的能力以及编辑加工的能力。这就要求编者不断学习,其中包括向作者学习,在编辑工作过程中,努力扩展知识面。而作者既是专家学者,同时也是学习者,特别是年轻的作者,往往在同编辑人员的交往中,不但可以学到一些有用的编辑知识,而且也可能会学到一些专业上或专业以外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就刊物本身来说,也需要编者与作者的经常联系和密切配合,经常性地沟通,传递信息或反馈信息,以便提高刊物的质量。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科技史作者队伍有向下萎缩的趋势,更要以《中国科技史料》这一刊物来发现 培养和调动科技史作者的人才,促进科技史作者队伍的壮大,使科技史这一极有意义的事业持续发展下去。 k1-7ug3?20T2+4n

4、关于经费问题 t1.6tz88fM7=7c

   《中国科技史料》自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接办以来,就一直被经济问题所困扰。因此,要想把这一刊物办好,就要尽可能地拓宽经费来源的渠道。90年代中期,曾经刘钝先生的努力,使《中国科技史料》获得台湾立青基金会的赞助,渡过了几年的经济难关。因此类似的做法,还可以继续进行。应当积极地向多个基金会申请。现在各种基金会颇多,再获赞助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还可以采取同一些既有经济力量又热心于科技史事业并且在学术界或实业界有一定地位的机构或单位合作办刊的办法,以便增加经费的支持。 o,-7YC5-8PI52g

5、展望 u3!2Nb97iK2?7x

    科技史的事业是文化事业。随着我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技文化事业的形势将会越来越好,从而科技史事业的形势也会越来越好。《中国科技史料》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识和重视,这是客观的大气候,应当要有信心。现在我们已经高兴地看到,《中国科技史料》正以其严谨的学风和较高的质量而享誉世界学术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信心更足,相信《中国科技史料》今后一定会越办越精,越办越好。 b6=5Jx1!2PN8-6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J5=5rf1.,wI,-7S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科技史杂志相关热词
中国科技史杂志子站详情
《中国水利》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水科院大厦c座、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六里桥北里5号院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