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药学院简介
暨南大学药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现设有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学3个系以及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所、基因组药物研究所、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肿瘤药理学研究所、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南方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所、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药物分析研究中心、生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11个研究机构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16个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2018年、2019年先后获批两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7年,药学(自定)学科入选国家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 Y1~3It5-6fL9:3f
学院目前建有中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制药工程、药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药事管理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有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学三个本科专业,同时在国际学院开设了全英授课的药学本科专业。2018年,临床药学专业获批为药学院新增本科专业。2010年,药学获批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3年,中药学获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a1.2Zv5=3yF8=3Q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81人;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36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72人(含博士生导师)。目前,药学院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特聘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四青人才1名、青年长江学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1名、广东省南粤百杰2名、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名、珠江学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名、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2名、广东省杰青14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2名。已建成一支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人才队伍,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Z2?,rl3.3MQ9!5d
近年来,学院获奖与成果颇丰。2014年,学院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文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学院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贡献奖”;栗原博教授、何蓉蓉教授、李怡芳副教授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高昊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u,?7AY1;3pn1~3A
2016年,叶文才团队的研究成果“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曹晖主编(排名第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传统技艺图典》获得201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药学院参与申报的“中药大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抗病毒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与产学研深度合作开发研究”(主要完成人:曹晖 、苏薇薇、叶文才、黄文华、曾德成、蔡信福、高进)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曹晖获得2016年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奖。另外,我院作为主办方,举办药物分析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盛会——第27届国际药物及生物药物分析大会(PBA 2016)。 U,:5bl6:1EQ2=8p
2017年,“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由孙平华教学团队完成的《“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双链融合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丁克教授获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高昊教授荣获第十九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教师获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各1人;全国首届“雷公杯”中药炮制青年教师授课与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2017年化学期刊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第十四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各1项。学院获“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 C7!1jw5~3gF4!1f
2018年,学院获评暨南大学“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先进单位”。《“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双链融合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何蓉蓉教授获2018年度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其科研团队完成的“基于疾病易感性的中药药效评价及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情志致病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正瑾教授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吴宝剑教授获第四届“刘昌孝人才奖励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张田甜副教授获全国药学院校教学学术研讨会暨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微课教学作品一等奖、决赛一等奖;李正球副教授获第二十一届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学院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团队完成的“新型蛋白激酶小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作用研究”项目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团队在第三届“坪山麒麟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团队组一等奖。在学校党委的关怀支持下,学院党委委员高昊担任支部书记的中药学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19年9月,中药学党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f9.,hL340C7.6G
近五年,学院共获批各类科研项目近400余项,直接总经费超过2.2亿元。主要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8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110项等。近五年,学院教师共发表SCI论文6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9篇。此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64项(授权41项)。目前在研创新药物研究项目20余项,多个新药品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依托雄厚的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广药集团、王老吉药业集团、华润三九集团、华北药业集团、丽珠药业集团等省内外大型医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N5+6xe9+3Uf1~6w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匹芝堡大学药学院、圣约翰大学药学院、克莱蒙特大学联盟、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西班牙Alcala大学等签订了联合办学和交换学生协议。五年来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学院作学术报告100余场,敦聘客座、兼职教授40余人。姚新生院士牵头申报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教育部、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建设。 u5+5EF45BB5+9l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