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简介
【学报历史】 h2!7ha7=1PZ4=2A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创刊之初为年刊,学报编辑室由学院教务处代管。1982年改为半年刊,仍为内刊。1985年经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批准公开发行,获得刊号,改为季刊,每年4期,每期96页,交邮局发行。1985年,正式成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设编辑部主任1人,并成立编委会,由教务处1名副处长代管。《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任主编为邱觉心。1990年,由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安毅夫任主编,徐成淼、顾朴光任副主编。1991年,由副院长李廷贵任主编,副主编为李兴让、徐成淼、顾朴光。并由杨德威任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次年又任命吴斯清为副主编。1997年,任命副院长刘胜康为主编,徐成淼、顾朴光为副主编。1999年,任命杨昌国为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1年9月任命毛卫民为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2年任命徐晓光为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2003年任命张琪亚为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3年改为双月刊后,学报已全部完善“高校学报编排规范”,每期126页。2004年第1期起,页码增至160页。2005年法学院兰元富老师调入学报编辑部任执行编辑。从2006年第1期起,学报页码由160页增至208页。2007年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参加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岗位培训,经考试全部合格,取得上岗资格。2009年12月起,学报编辑部主任为杜国景,副主任为薛丽娥。 2015年学报编辑部主任为杨正万,副主任薛丽娥。 m3-8Na9!9XK9=,h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30年来,为繁荣我校的科学研究,推动我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曾获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首届评比二等奖(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报评比“质量进步奖”(1999年)。1994年,《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评为“民族学类核心期刊”。199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库等机构评为“核心期刊”。《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复印、摘登,在省内外各种评比中获奖。2002年3月5日《光明日报》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全文转载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在全国成百上千家期刊中名列第19位,贵州高校唯此一家。2010年十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C4:3Qi2.7Md1.20
学报编辑部一贯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断规范出版编辑行为,从而使学报的办刊质量不断得以提升。近年学报精心策划、推出的“傩文化研究”、“民族法学研究”、“布依学研究”、“侗学研究”、“水书研究”、“夜郎文化研究”等民族文化为特色的主打栏目,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得到了省内学界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编辑部还充分利用我校主办、承办各类学术会议的机会,积极向有关专家约稿,从而扩大了学报的影响,也积极促进了学报办刊质量的提高。 N8!9bC9.8hH,+,p
【指导思想与办刊宗旨】 O7!6Ey4,Vx4?5u
高校学报是由高等院校自己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校学报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办刊的总的指导思想。关于“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这一内向性定位,是根据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高校学报结构的通知》精神确立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最近指出,高校期刊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形成一批开放型、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群”,这意味着高校学报将不对作者身份设限,这是高校学报能走出“私家花园”,成为公共平台的最基本条件。当然,这与“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表述并不矛盾,只是更加强调开放和高水平。 06=,Zj,+7Gk1.5d
结合以上背景,“十二五”规划期间,《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方针和学科建设为指导,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坚持民族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同时坚持立足本院,面向全国,面向民族地区。 c7!5CZ2=9ZU6:9F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