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乌兰县人民政府

乌兰县人民政府

锁定
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地理坐标为东径97°01′~99°27′,北纬36°19′~37°20′,县境东西长216.9公里,南北宽11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
网站指数
2021-2-26 00:40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1-5-25 14:52
最近更新

乌兰县人民政府网站详情

乌兰县简介

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地理坐标为东径97°01′~99°27′,北纬36°19′~37°20′,县境东西长216.9公里,南北宽11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 m5:8eo6~2xZ,.3J

截至2010年,乌兰县辖4个镇,共38个村(牧)民委员会,总人口36555人,有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17个民族。 J,3UF5!7eZ6=8e

2010年,乌兰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52265万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9年增长16%。 f4~3Pu3;6Iy8!6Q

历史沿革

早在周秦时期,乌兰地区就是塞外羌人驻牧地。 U2=4Fo,=3Cp7=1V

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吐谷浑部迁至青海南部地区,随后向北发展,今乌兰地区为吐谷浑属地。 e6=9UU2=8Cl8+8M

元宪宗三年(1253年)起,属吐蕃等处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N86et8+1Sa9=2j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东蒙古俺答汗第三次移牧青海后,不断有成批蒙古人移居青海,今乌兰地区蒙古人逐年增加。 o,?2Lf5;7yn4+9N

清雍正元年(1723年),蒙古巴隆部首领从东部牧业区招募汉族农民到今乌兰地区进行农耕,并教当地牧民农耕技术。 l5=6DE1?1OP2-3s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日,青海正式建省,乌兰地区属青海省管辖。湟中、湟源、化隆等地的部分回、土、撒拉族农民,为抗拒蒋介石、马步芳的横征暴敛,成批至都兰,形成了今天的希里沟、赛什克等小块农业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27日,国民政府改都兰历时理事公署为都兰县,县政府设于都兰寺,并于12月迁至希里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希里沟设垦务局,海东各县农民陆续迁居希里沟、赛什克地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青海省政府在察汗乌苏设立垦务局,下设5个垦务组,赛什克地区是其中之一,之后,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汉族人大批进入希里沟、赛什克地区。 i7=7JJ1-6KN98U

1949年9月,乌兰地区解放,隶都兰县人民政府。 o5+3Jl3!,M01:8Z

1952年年初,成立希里沟乡,归一区领导。 v2!3mZ44fq1~9Z

1956年,设立都兰县茶卡区。 N35gP4=3jL7~1a

1959年1月1日,都兰县一区和茶卡区合并成乌兰县,改茶卡工委为中共乌兰县委,成立乌兰县人民委员会,驻茶卡。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随之成立。 F7~1005:4YA4~5G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乌兰县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铜普镇、柯柯镇),共38个村(牧)民委员会。 p5!4gL9-5tk4:1i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l7~3Mk1=6Zp4-6v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政府驻希里沟镇,东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74公里,西距海西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139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97°01′~99°27′,北纬36°19′~37°20′,县境东西长216.9公里,南北宽11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的3.95%。 q4!,Xv6.5Sv5:4G

地貌 J8:8gN,-8dZ6+7j

乌兰县四周环山,中间平坦,北有祁连山支脉,海拔3692~4701米,南靠昆仑,海拔3132~5031米,由东向西有茶卡契墨格山、柯柯赛山、布依坦山、茶卡南山、哈里哈图山、希里沟南山、牦牛山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波浪形狭长倾斜走向,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南北大山的褶皱将县境切割成茶卡盆地、希赛盆地和卜浪沟盆地三个闭流性山间盆地。 v8.8Wm9?8kB9=4T

气候 j7=3K07=80A,.8J

乌兰县深居内陆腹地,气候受高压西风控制和蒙古一西伯利亚反气旋影响,气候极为干燥,表现出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终年偏西风强劲,仅东部地区可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稍湿润。年平均气温3.5℃,最高月均温(七月)14.4℃,年较差26.9~28.2℃,最低月均温(一月)-12.4℃,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27.7℃。无霜期90~97天,最大冻土深度166厘米。≥0℃年积温在1909.1~2249.0℃,≥10℃积温1480.9~1543.9℃,80%保证率的积温在1796.4~2000.4℃,是省内仅次于河湟谷地的第二个暖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分别为16.4℃和27.2℃。县城平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压在650mm以上,含氧量为海平面的2/3左右。 g46Ar5-4xe4?3r

全年日照总辐射656.96~696.33千焦耳/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869~311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65~70%,平均每天日照8.4~8.8小时,是青海省太阳辐射富集地区之一。 V3=8ZF4-1De1:,H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Y3+8sw4?1Gf1;5E

乌兰县境矿产资源有大、中、小型矿床17处,矿点、矿化点44处,矿种33种。大型规模矿床有池盐、芒硝、长石、硅石、白云岩;中型规模矿床有铌钽矿、云母矿等。现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池盐14.99亿吨,芒硝3241.69万吨,碱17万吨,长石5631万吨,硅石1587万吨,白云岩2.8万吨,铁矿446.39万吨,云母4766吨,钨1762吨,硅锰246万吨。 P3~6Jj6:7Iw7.7d

生物资源 Y7-6Ls9+9QH8-3K

乌兰县共有牧草(早熟禾、沙拐枣、野葱、甘草、芨芨草、珠芽蓼等)11类、40组、81型;种子植物(大黄、狼毒、龙胆等)43科、110属、197种;中药材(麻黄、锁阳、芦苇、枸杞等)289种。 l5=1ih2~6Lh6~7W

乌兰县境内有野生兽类(雪豹、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骆驼、白唇鹿、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等)103种、鸟类(胡兀鹫、雉鹑、黑颈鹤、丹顶鹤等)294种。 W9.1ST6?7ug1.4a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乌兰县总人口36555人,比2009年下降0.56%。其中,农业人口23376人,非农业人口13179人;少数民族人口15956人,占总人口的43.65%。全年人口出生率1.32%,死亡率1.15%,自然增长率1.61‰。 u1=9Ly6;80g9!2k

乌兰县有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17个民族。 R3?1WA5:3Lj9;9r

交通

乌兰县境内青藏铁路、109国道、315国道横穿县境,县内各乡镇全部通公路。 E3~9ZR4=8DB4;7y

青藏铁路从乌兰县县城北侧通过,境内长103公里,设有车站(所)7个,铁路总路程150公里。国道315、109线穿越境内,公路总路程296公里。形成以希里沟镇为中心,外通全国各地、内达各乡镇的道路交通网。 c6?8NS23rj,?8f

经济

综述 o4:1Qt87Dh7?7P

2010年,乌兰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52265万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9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43万元,较2009年增长6.6%,增长速度比2009年加快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8150万元,较2009年增长17.3%,增速缓慢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572万元,较2009年增长14.1%,加快2.2个百分点。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41537元,按可比价比2009年增长23.1%。 P1!9eI2-,OZ6=4z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9%,比2009年降低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78%,降低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3%,上升5个百分点。 h6.8NF1!3sK7:6d

2010年,乌兰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0382万元,比2009年增长3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64万元,比2009年增长27.9%。完成各项税收5147万元,增长32.8%,其中增值税933万元,增长14.3%,营业税1966万元,增长20.9%,个人所得税133万元,下降36.7%,资源税862万元,增长52.6%,企业所得税124万元,增长117.5%。财政总支出50332万元,比2009年增长36.6%。 g4+9Zl3?9mU16y

第一产业 R6?2jK9;8Mq1.9E

2010年,乌兰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9755万元,比2009年增长24.9%。其中,种植业产值5650万元,增长47.4%;畜牧业产值12825万元,增长19.6%;林业产值680万元,下降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0万元,增长11.1%。 j9=8nl4.2KJ9-3g

2010年,乌兰县完成农业增加值13543万元,比2009年增长6.6%。其中,种植业2864万元,增长19.3%;畜牧业9896万元,增长4.2%;林业423万元,-4.9%;农林牧渔服务业360万元,增长5.5。 i,+8nx9+7Vj,+1L

2010年,乌兰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36公顷,较2009年下降1.8%。 b7~6YI5+1ws1=7l

2010年,乌兰县完成粮食总产量9622吨,比2009年增长20.1%;油料总产量1587吨,下降24.1%。 m7~,Ga1:1ec6-9j

2010年,乌兰县农用机械总动力为47735千瓦,比2009年增长1.6%,当年机械播种面积2842公顷,比2009年增长23.7%,机械化程度达93.6%,比2009年提高19个百分点。 I2.1ny5!60M2-2G

2010年末,乌兰县牲畜存栏总头数为464622头(只),比2009年增长6.4%。其中,大牲畜16413头(只),增长6.8%;绵羊281633只,增长11.6%;山羊166576头只,下降1.5%;出栏牲畜头数196374头(只),增长5%,出栏率为44.9%,比2009年提高0.2个百分点;商品率39.3%,提高0.5个百分点;育活仔畜220708头(只),增长7.3%,成活率92.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成畜死亡率2.65%,上升0.44个百分点。 L5-6gq4!,uc35k

2010年,乌兰县完成造林面积1247公顷,比2009年增长16.8%;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为3036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00%。 A1~,rx7=7WU29v

第二产业 n5:9oV2=6xw3-5p

2010年,乌兰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13550万元,按可比价比2009年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0833万元,增长15.7%,规模以下工业2717万元,增长43.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718万元,比2009年下降25.3%,重工业110832万元,增长16.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5492万元,比2009年增长24.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6928万元,比2009年增长23.9%;规模以下8564万元,增长46.2%。 W77di1=4op8=4j

2010年,乌兰县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51439万元,比2009年增长28.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比2009年增长2.2个百分点。 H9!5Xv7=6Xr8.4G

2010年,乌兰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600万元,按可比价比2009年增长48.7%。 k,!6Dk3!7BH1?6I

2010年,乌兰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03万元,比2009年增长31.2%,增幅比2009年回升27.6个百分点。按投资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9289万元,比2009年下降36.5%;民间投资48414万元,增长128.3%。 V5!7zt91jy8!6I

第三产业 r6,kj2+7lM,4d

2010年,乌兰县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住宿业完成增加值2140万元,比2009年下降3.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52万元,比2009年增长16%。按行业分,批发业992万元,增长12.7%;零售贸易业10588万元,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2372万元,增长6.7%。 V9~8gp2-9wI4?1f

2010年,乌兰县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6399万元,比2009年增长34.6%,增速比2009年加快26个百分点。公路运输全年完成客运量12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72.6%,客运周转量210万人公里;货运量70万吨,下降40.4%,货运周转量2400万吨公里,下降0.7%。 d5+4Ab2;8TW6-6C

2010年,乌兰县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363.9万元,比2009年增长10.8%。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与2009年持平,其中城镇电话用户3000户,与2009年持平,乡村电话用户3000户,与2009年持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0480户,比2009年增长23.5%;年末互联网用户2300户,比2009年增长58.6%。 F6=6De9+,J08?2p

2010年,乌兰县金融机构现金总收入160061万元,比2009年增长47.7%;现金总支出176577万元,增长45.1%;货币净投放量16516万元,增长23.9%;各项存款余额85005万元,增长3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569万元,增长34.7%;各项贷款余额46296万元,增长2.3%,其中,农业贷款4639万元,增长31.6%。 Z5~5OK3;1Qk5;,t

2010年,乌兰县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为1232万元,比2009年增长4.8%;支付各类赔款总额398万元,下降27.7%,赔付率为32.3%,比2009年下降14.5个百分点。 M5=6ia2:6wk3;5H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W7+1GW2-3cX1=60

2010年末,乌兰县共有各类学校19所。其中,小学13所,中学6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5150人,比2009年减少287人,其中小学生2864人,减少295人,中学生2286人,增加8人。全年教育经费支出6178万元,比2009年增长5.9%,占财政总支出的12.3%,比2009年下降3.5个百分点。 y1!9WW6=3mC7;4h

科技事业 c6~9th,-3bD4:1m

2010年末,乌兰县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61人,与2009年持平,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4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人。全年科学技术经费支出为58万元,比2009年下降83.7%。 h8-4pP6:,WS1+,b

文化事业 v,~2Zl4?8Kc3;3b

2010年末,乌兰县共有广播电视转播台、有线电视站5座,有线电视用户3133户,与2009年持平,其中,农村用户1600户,有线电视线路覆盖率为85%,与2009年持平。 g9+3MR9:5Vy1?3e

医疗卫生 v9+,Cr4?2Nc2~5b

2010年末,乌兰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村卫生院5个;病床床位178张,比2009年增长33.8%;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08人(县属),增长1.5%,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8人,下降0.5%;全年卫生事业经费支出3236万元,增长16.9%,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4%,比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 A16gC,?3Oh2=7a

社会保障 k9-6nm9?4Da5-7d

2010年末,乌兰县有5165个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2009年增加227人;有9472个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其中,职工和离退休人员574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21137人,比2009年增加378人;全县城乡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的居民中有2453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比2009年增加128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94.23万元,下降13.5%;年末各类国有单位在岗职工3775人,下降0.3%;各类失业人员就业人数306人,增长0.3%,登记失业人员失业率3.3%,与2009年持平。 G3:5eI23pC8!6i

历史文化

民风民俗 X6.4tV4=,ON6.10

乌兰县的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和地域文化,在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构成了一幅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图画,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辉映,展示着其瑰丽的风采。 M2+,aA1?9kV1:3f

名优特产

乌兰县特产有:烤全羊、酸奶、马奶酒、牦牛排、手抓羊肉、曲拉、奶茶、大闸蟹、酿皮、杂碎汤、炕羊排、麦仁、熬饭、尕面片、羊肠面、灌血肠、酥油茶等。 l5+3gb6+5ug,:2W

茶卡盐 M7:2LR3=5HN6-5p

茶卡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K5+6yV1+4EC7+9L

茶卡盐氯化钠纯度高、可溶性杂质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有特殊调味效果,具“味咸而甘”口味独特,不易结块等特点。 f1?5dL2;5oC8+9Z

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茶卡盐”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k8!9pE,8Qm5~8l

乌兰茶卡羊 T86cO,?6fa19e

乌兰茶卡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P1-9jD2:8sa2.5G

乌兰县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冬季漫长,干燥寒冷,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温凉,秋季气温逐渐变冷,全年降水量少,无霜期短,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雨热同季,适宜家畜生活。乌兰茶卡羊,身躯发育匀称,头短宽,额宽广,鼻平直,嘴短而粗,肩胛和前驱结合良好,胸深而广,筋骨开张良好,背平直,十字部宽平,臀股部丰满,肢偏短,蹄坚实,多呈淡黑色。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滑而爽口、口感地道纯正,具滋补功效。 W8;,uh9;3BR6!2U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乌兰茶卡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a2:2ZA78Qq5:,s

名胜古迹

都兰寺 K7;9dA14lb1:6T

都兰寺位于乌兰县县城以东20公里的他延山上,属清朝遗迹,1988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有僧侣46人,房屋87间,先后有8名活佛在此转世。现有九十处座禅前均有大量的柏树遮蔽。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八进津呼图克图,座禅前有一株圆柏树,树冠极像心脏,微风吹拂似心脏在卜卜跳动,全树青翠欲滴,生意盎然,是信徒朝拜的圣物。 E5.6Gg2;9Wk7+9m

魔鬼城 B3+4kl6;9Rf9.7D

魔鬼城是青海柴达木盆地南八仙、一里坪一带的雅丹地貌群,长达近百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因遍布姿态各异的风蚀残丘而享有“魔鬼城”之称。“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风化土堆群”。数千万年的风沙造就了“魔鬼城”神秘莫测、奇幻万千的风蚀土林,使之成为柴达木盆地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之一。 a5-7vn,~2e07-2i

茶卡盐湖 y1-7fb4;4fh,.8R

茶卡盐湖位于茶卡镇,“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的意思,也是青盐的海,高原独特的地质作用造就了茶卡盐湖独特的自然风光,茶卡盐湖景区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L,!8WO5:9Al3+6h

哈里哈图国家级森林公园 k6;2jO2?8ik8.4T

哈里哈图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乌兰县东北20公里的哈里哈图山,总面积5170.5平方千米,是柴达木盆地中分布最集中,面积较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森林覆盖率达37.8%,林草覆盖率达95%,保持着良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 j2:1Fm3+,oF,;6h

金子海 v5-5Un1:4Vq4-9y

金子海,蒙古语意为金子泉(阿东木拉古湖),相传成吉思汗领兵经过此地,向北朝牦牛山走了100步后,又走了9步坐下来饮酒,饮酒后金盏化为金子海;经传牦牛山上下来一对金羊,到湖边饮水,尝水甘甜,再不愿回山而入湖,故成了金子海。金子海既不是海,也不是一潭死湖,是一眼泉水,位于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南80km,面积约0.45平方公里,呈梳形,西向为梳背,梳齿向东。 b2+9jV6!80p42p

希里沟清真寺 r6-8CW4~4Vp1+2p

希里沟清真寺位于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是乌兰县境内最有影响的伊斯兰教寺院。该寺院初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后几经遭劫,几乎成了废墟。1980年,由当地伊斯兰教信徒集资重建,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大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是信徒集礼的主要场合。坐西朝东,南北长16米,东西宽10米。为砖木结构。殿内可容纳200多人聚礼。清真寺正门坐南朝北建有木拿乃(鸣经塔)一座,内为正方形门洞,外观为六边形,共6层,高约12米。 O4.7Br77cd8!4F

所获荣誉

2018年9月2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并发布公告,批准2017年度计划摘帽的乌兰县退出贫困县。 z5?8yy6?7Hd7!9C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N3!1GZ1?7ta3;3G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O17Kg1!1fI1!,K

2020年10月,获评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e3:6BO,:3EQ,;8K

2021年1月1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G6~5eU7.,Qf6;5N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乌兰县人民政府相关热词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