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简介
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是负责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建设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为: t7=,Tb3:7aX9.4y
第一、 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总体规划;文科学术委员会、文科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秘书处; P5;5Dn3+4tN9!,y
第二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各类纵向项目管理(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各类项目、上海市哲社课题、上海市教委及上海市教委科创等省部级以上基金类项目申报及中后期管理);校内各类项目管理(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青年英才计划项目、高水平著作出版资助项目以及人文社科交叉学科项目等);非基金类纵向项目及横向项目管理;国际项目管理与服务;校地合作等; Q7=8SA9.7YN79i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登记、各类省部奖项申报、研究成果转化等; h9:2dv4!8UB4.,e
第四、各类省部级研究基地及学校重点研究机构、智库的管理工作; A5.5PC9!3rp7.8N
第五、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建设,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宣传,以及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年度统计工作; T1.3sw6;3zq,.7s
第六、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行政管理; t7?5OA3;8bH,+9F
第七、其他有关工作。 j7+1gb1!8Os3.9q
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在历史上(1949年前)是一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集医、工、理、文、法于一体。 1946 年 8 月,扩充理学院为文理学院,并增设哲学、外国语文学(德国文学)、中国文学 3 个系。1948 年 6 月,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和理学院,7 月,文学院增设历史学系,8 月,理学院的生物系分为动物、植物两系。1947 年 8 月,工学院成立大地测量研究所。至 1948 年 8 月,同济大学有医、工、理、法、文 5 个学院,16个系,9 个附设单位,已初具规模。1950年代初,根据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同济调整为单科性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同济大学开始了恢复“综合性大学”的努力。 p1~2RB4:9Au8!,y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同济大学恢复或创建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并加快了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步伐,对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对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6月,同济成立了文科(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计划比如制定了“同济大学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4-2006)”,围绕同济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和方向,对文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有效整合。2004年6月17日,校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大会胜利召开。 Y1-8zd,~6zB37E
1980年代中期设立经济管理学院,1990年代中期筹办文法学院,2006年组建人文学院和法政学院,2009年重组各文科学院进行文科学科新布局。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涵盖“理科、工科、医科”和“哲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10大学科门类的学科格局, 2010年前后形成了目前文科博士点的布局。文科学科建设是所谓“大文科”发展的核心。以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对全国高校学科所开展的评估结果为例,同济大学的所有学科情况是3个30%:有30%的学科进入全国前30%,其中文科学科占30%;有30%多的学科处于全国的中间水平,其中文科学科约占30%;有30%的学科处于全国的后30%水平,其中文科学科也占30%。同济的若干文科学科已有明显特色。可以说,同济文科学科的发展与同济整体学科发展水平大体相当。 M,+,gf1+4IW7;9c
2013年7月同济大学文科管理与服务建制改革,在推行大部制的背景下,学校决定撤销科技处文科办公室,成立正处级建制的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强化文科建设的服务职能。 X1:9ze5!7dV3:9o
2013年7月5日召开的同济大学第十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和任务。在同济大学文科发展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文科名人,诗人、革命烈士殷夫 (1910-1931),左联文艺人士柔石,德国研究专家郑寿麟(1900-1990,1946年6月任同济大学文理学院哲学系主任),现代诗人、翻译家冯至(1905-1993),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1893-1984),诗人戴望舒,美学家宗白华,国际关系研究专家、凤凰卫视资深评论人着名评论人邱震海,着名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现代着名作家熊育群,经济学家胡景北,古人类学家吴新智等。 S9~4ya2:1Ui59d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