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是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8月依托于清华大学正式以“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运行。2007年9月参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A类,并被推荐参加200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的评估获得良好;2012年参加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 Z9-2PY1~8Vo5:5n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能源的高效转换和清洁利用为核心,以传热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燃烧学及系统科学为基础,以满足国家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科技理论创新和先进技术为目标,以热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展相关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热学与热力学、燃烧科学与技术、气动力学与多相流动、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基础、节能热技术与理论、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新能源技术与理论、能源发展战略。 M7=6ux6.7Gh3~,A
2008年以来,实验室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和高技术研发项目,在微纳尺度热传递机理、煤的燃烧与气化、燃煤污染联合控制、燃气轮机热功转换科学技术、工质热物性与节能理论及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了标志性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励二等奖5项,省部级奖励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98项;专著17部;发表论文总数3200篇,其中SCI收录540篇,EI收录900篇。 a2+5J09~3gY3?3F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士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5名等。入选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热传递机理研究);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能源动力及高技术领域中热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2011年教育部创新团队(煤炭利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基础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S,?2pA3=5Mx7,v
实验室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良好的学术环境,并具有良好的实验设施条件,是我国热科学与动力工程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y,;2JJ2!,BC1-5i
科研方向
1.热学理论与节能技术:热学新理论及应用,微/纳尺度流动传热及应用,空天动力热防护与热控制,新环保工质热物性及应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及主动调控 C9;6xn6:2VJ46c
2. 燃烧科学与洁净煤技术:燃烧化学反应机理及调控,湍流多相流动与燃烧机理,循环流化床理论及应用,燃烧污染物生成机理及排放控制,煤的气化理论及技术,极端条件下燃烧理论及应用 V7+8VP2-,ge71H
3. 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叶轮机械内流理论及通流设计,燃烧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高温部件冷却机制及设计,热流固耦合机理及应用,燃气轮机自主设计平台及应用 j1-8yN2;2Og76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