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佳县人民政府

佳县人民政府

锁定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
网站指数
2021-1-10 00:00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1-4-8 14:14
最近更新

佳县人民政府网站详情

佳县简介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 V8~,0e8?,jl52q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南邻绥德县、吴堡县,西连米脂县,西北接榆阳区,北以秃尾河与神木市为界,距榆林市71千米。总土地面积2029.82平方公里。全县辖12镇1个街道办事处,324个行政村,辖区户籍10.39万户,人口26.9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929万人,城镇化32.1%。境内有白云山庙、香炉寺、云岩寺等著名景观。 a9;,po94jY2;3H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岩盐、煤、天然气、陶瓷粘土、砂、石等。岩盐境内90%的区域均有贮藏,已探明储量1000亿吨以上,预测储量8000亿吨,分别占全市储量的13.5%和11.5%,盐层厚度在80~110米之间,埋藏深度2400~2600米之间,堪称中国“盐谷”。 U4!4mw2:2LO2-4Q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M4=6uU8~7hB3+7r

建置沿革

佳县境内不少地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时期为白翟部族之地。战国前期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属赵国地。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打败赵国,成为秦国上郡地。 i2=,Cb3;2oQ3-4W

西汉惠帝五年(前190),境内设圁阴县,属西河郡。后圁阴改为圜阴。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改圜阴县为方阴县。 v4+8Ne8?3qk9=8Z

东汉时期,复称圜阴县,地域增加今榆阳区东部一隅。仍属西河郡。东汉末年起,被匈奴占据。到东晋时,先后属前秦(氐)、大夏国(匈奴)。 N4=7pD6=1Lj1;5e

北魏始光四年(427),灭掉大夏,割县境北部、榆林东南部置革融县,属夏州(治统万城)化政郡(治今靖边县北)。西魏废帝元年(552),割县境西北部、米脂东北部,设开疆县,以县境南部及吴堡县地,设延陵县,两县均属绥德州(治今绥德县城)抚宁郡。北周保定二年(562)县境北部设中乡郡、中乡县,南部仍为抚宁郡延陵县辖地,均属银州(治今横山县党岔乡北庄村)。 n1+1ta2~6jL2,l

隋开皇元年(581),因隋文帝杨坚父杨忠名讳,改中乡郡、中乡县为真乡郡、真乡县。三年(583)撤销真乡郡,真乡县、延陵县均改属银州。十六年(596)延陵县改名延福县。大业二年(606),真乡、延福二县改属上州。三年(607),二县改属雕阴郡(治今绥德县城)。 T,+8io3=9gh2~9m

唐初分全国为十道,陕北属关内道。唐武德二年(619)设真州。六年(623),被梁师都占据,真州废。贞观二年(628),灭梁师都,置银州,境内复设真乡县,归银州管辖。县境南部则属绥州延福县。 k6-2Qe5-8GT8=8l

五代十国时期,被党项拓跋部占据,县境北部为真乡县,南部为延福县,均属银州。 r6=8Qj8=3NI6.3m

北宋年间,因紧邻党项拓跋部,县境常被其侵吞或割据。宋太祖至太宗淳化年间(960~994),属河东路石州管辖。至道三年(997)以后,被拓跋部占据。元丰五年(1082),宋置葭芦寨。元祐四年(1089),为换回战俘,将葭芦、浮图等寨划给西夏,绍圣四年(1097)收复。元符二年(1099)葭芦寨升为晋宁军,并领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属河东路。大观三年(1109)又以定胡县(今陕西省吴堡县和山西省柳林县一带)归属晋宁军,辖5寨5堡。 q8:3Mv5~3JU3?9B

金、南宋对峙时期,县境属金统治。金初沿袭宋晋宁军,属河东路管辖。金贞元元年(1153)改属汾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晋宁军为晋宁州,二十四年(1184)更名葭州。兴定二年(1218)五月,由于河东路残破,改属延安府,辖8寨9堡。正大三年(1226)改寨设县,葭州领葭芦、通秦、吴堡、神木、太和、弥川、府谷、建宁8县。 K1=9Ki6:3GG3+6w

元朝统一后,沿袭金时葭州建置,由延安府改属延安路。至元六年(1269)撤销葭芦县、通秦县、弥川县,辖地仍归葭州;撤销太和县,辖地并入神木县;撤销建宁县,辖地并入府谷县。葭州领吴堡、神木、府谷3县。 R5-9vv8~9Kz1:8O

明朝初年仍称葭州。属延安府,辖神木、府谷、吴堡3县。洪武四年(1371)十一月降州为县,改属绥德州。八年(1375)十一月又升县为州,领属同前。 r9!7zo,;3Fr5.4J

清时葭州仍领神木、府谷、吴堡3县,属延榆道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改为直隶州(与府平级),直属陕西布政司管辖,所领3县同前。九年(1731)设榆葭道,道所设在榆林。乾隆元年(1736)降为散州(不领县),原辖神木、府谷二县改属榆林府,吴堡县转属绥德州。二十六年(1761)裁撤榆葭道。 i4+,fB2;5gD5:3Q

1913年改为葭县,属榆林道。1935年归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10月,县北革命根据地,设立葭芦县,1937年秋撤销,辖地部分并入神府县。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绥德分区专员公署,葭县属该分区。 m7+8RF93SZ3?2Z

1944年1月1日成立葭县人民政府,仍属绥德分区。1955年3月改设葭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10月,改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10日并入米脂县,1961年9月1日,复设葭县。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佳县。1969年9月改称佳县革命委员会。1979年榆林专区改称榆林地区。1980年12月复称佳县人民政府。2000年改设榆林市,佳县属之。 k7;5xZ,~8us5=8j

行政区划

2016年,佳县辖1个街道、12个镇:佳州街道、坑镇、店镇、乌镇、金明寺镇、通镇、王家砭镇、方塌镇、朱官寨镇、朱家坬镇、螅镇、刘国具镇、木头峪镇。 l4~6fd5+5BK4;1I

地理环境

位置 K8?,Pu8!8eR2.1L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西与米脂县印斗镇、沙家店镇接壤;南同吴堡县岔上镇、张家山镇,绥德县吉镇山水相连;北和神木市花石崖镇,榆阳区大河塔镇、青云镇、清泉镇毗邻。地处北纬37°41′47"~38°23′34″、东经110°0′45"~110°45′10″之间,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面2029.82平方公里。 县城距府谷县城123公里,距省会西安市437公里,距山西太原市186公里,距首都北京1275公里。 d,=2aR6-1iX8!8K

地貌 Q6!7Zg,-2kG2!3d

县内山丘连绵,主体山脉有两条:一条由西北自榆林入境,沿佳芦河岸,向东南延伸120公里于县城落脉;另一条始于榆阳区、米脂,分趋于西北、西南境内。两条山脉中,沟、涧、坡、梁、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海拔高度介于675~1339.5米之间,相对高差为664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沟壑33条,平均长2.12公里。山峁顶与沟底部相对高差为30~2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起于西北,终至东南,西北山峰卑小,东南高峻,延伸至黄河沿岸成绝壁悬崖。由于水土严重流失,毛乌素沙漠缓慢南侵,逐渐形成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北部风沙区3个有明显差异的地貌分区。 j5:8AI,!5VE8~40

气候 w1?4ww,:6Qm,+9c

佳县深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较丰富。干旱是佳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春夏。多年年平均降水量386~404毫米,气候较干旱。降水年际变化率大,相对变化率达80%,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只能满足农作物需水量的1/2。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水分利用率极低。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1℃(2005年6月22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4.4℃(2002年12月27日)。 T8?3OA57xp9~6t

资源

生物资源 A4;,mu1-7JL7~8d

佳县野生动物有兽类、禽类和虫类。兽类境内有野兔,狐狸,黄鼬(黄鼠狼),獭,蝙蝠,松鼠,田鼠,中华鼢鼠,家鼠,獾等等。野生虫很多,常见有蚊、蝇、蚤、蟋蟀、土蜂、壁虎、萤火虫、长舌虫、水马、蜗牛、蝴蝶、履虫(鞋底虫)、蜘蛛、蜥蜴、蝎等。 F78ga2~2zC39H

佳县种植农作物品种有5大类,72种,233个品种。分布较广的作物品种:粮食作物主要有谷子、绿豆、黑豆、高粱、玉米、马铃薯(洋芋)和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蓖麻(俗名老麻)、大麻(俗名小麻)、向日葵、黄芪等;蔬菜作物主要有白菜、南瓜、萝卜等;饲草作物主要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 Y3=1oq4.3Io7;1h

土地资源 B7;3mq9?1zy6;3a

佳县土地广阔,总土地面积达304万亩,农用地271万亩(包括耕地98.6万亩,园地7.8万亩,林地101.7万亩,牧草地47万亩,其它农用地15.9万亩),建设用地13万亩,未利用地20万亩。 g1;7WH9-10j5~3X

矿产资源 B2!8Kk9+4Dp1=5s

通过调阅地质考查资料和试钻探,佳县境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岩盐、煤炭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特别是岩盐,县境90%的区域都有储藏,预测储量8000亿吨,已探明储量1000亿吨以上,分别占榆林市储量的11.3%和13.5%,盐层厚度80~120米。 o2=6qT1=5Oz7?9z

水资源 L9.9gS2~6vA6+4c

境内多年平均自产径流总量1.5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自产径流7.5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过境径流总量0.41亿立方米。自产径流、过境径流总量合计1.94亿立方米,人均746立方米,属水资源贫乏区。地下水资源总量2.48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黄河、秃尾河、佳芦河河谷。其中黄河河谷约1.87亿立方米,佳芦河河谷约0.08亿立方米,秃尾河河谷约0.04亿立方米,资源丰富稳定,属富集区;其他河谷梁峁区约0.55亿立方米,属贫乏区,无开采价值,仅可供人畜饮用。地下水年可开采量约7140万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为12820千瓦。 R7+6Ji83SJ8=7v

人口

1914年县内农家户达21559户。1923年,有94818人。1924年有105765人。1928年有21639户、118374人,与1912年相比,人口增加53090人,平均每年增加3318人。 d,:5Et7?8pB9.,L

从1929~1937年,境内连遭旱、鼠及疫病大劫。但人口数量没有太大起落。1933年,有21423户、120227人,1935年,有21423户、119897人,1937年有16281户、89477人。1940年后,县境人口不断增加,1941年有21694户、119833人,1942年有21694户、119831人,1943年有19517户、136270人,1944年有25020户、140382人。 w6?5Gk9~4An8+9K

1948年,境内遭大旱灾后,政府组织移出全家户1938户,半家户1384户,单身户1008人。共移出人口12174人。1949年佳县总人口为110831人,与1948年的127255人相比减少了16424人,减幅为12.9%。 g9.2vB,~5GP2~8P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1949年佳县总人口为110831人,1959年达到159149人,较1949年增加48318人。1989年为218844人,较1949年增加108013人。 l3?8JL5;4bz,;4R

2005年为271008人,是1949年的2.45倍,56年里净增160177人,年均净增2860人。 m61vI5-2Yn1~1O

经济

2019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59亿元,增长5.4%;规上工业总产值38.75亿元,增长1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2亿元,增长29.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8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增长11.9%;各项存款余额49.66亿元,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18.09亿元,增长15.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166元、10392元,增速为8.8%、10%,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二。 Y9.4cQ,;1io1~,q

农业 B7-7sV1+2ga8;9q

道光十九年(1839),佳县粮食总产750万公斤,亩产16公斤,人均占有粮79公斤。民国初期,兵匪抢掠,赋税繁多,土地兼并严重,生产方式陈旧,农业生产缓慢发展。1938年,粮食总产1000万公斤,亩产16.5公斤,人均占有粮110公斤。 m7+9QP4;7Au,-7f

1947年,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成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经过变工队、互助组和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四个阶段,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广施化肥农药,不断推广良种,改进劳动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基本逐年递增。 I8=3yA2~4YP,.8T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生产力。1982年,粮食总产6512.5万公斤,亩产119.3公斤,人均占有粮340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长5.8倍,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9万公斤,是1949年的3倍。 R9!8zA5!4Q07:4T

1985年,县内逐步形成绿豆、烤烟、红枣、白绒山羊4个生产基地,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粮食生产逐步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大豆、绿豆、玉米、马铃薯已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品,小杂粮种植逐步形成规模。 R6.5au4!5kd,;9f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共佳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施种子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旱作农业技术,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动种植业的又一次革命。佳县粮食总产再次突破600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9元。 c1=9LQ7?7dM4?8M

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8亿元,实现增加值9.06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75530吨。红枣总产量138248吨。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猪出栏30132只,羊出栏87656只。 N1+6hA7-9Xh7=9K

工业 x2~,Lj2+7CV6:,Z

清朝以前,境内仅有几家简陋的手工作坊。清代始有造纸业。 X,+5Wz6!9Rk3~20

1942年,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县内造纸、纺织、军工业有较大发展。峪口村给边区政府、军民生产大量票证、制币和课本用纸,为边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家庭纺织业悄然兴起,县城办起了设备先进的同益纺织厂。晋绥军区工业部在境内扩建、新建了8个工厂。到1945年,佳县纸张、土布除自给外,还大量销往周边县区,军队和地方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约4000余人,工业盛极一时。 n4-,CW4~1sX6~6r

1955年,县内办起第一个国营工业企业——李润山煤矿。到1978年,国有企业发展到10个,社队集体工业企业有23个,但仍以农产品加工、机械修理为主,且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多在50万元以下,工业产值均在10万元以内。 S8;5UY46ka4!2z

1986年在神(木)府(谷)经济开发区筹建瓷窑湾煤矿,但始终未能扭转佳县县办工业的颓势。其他多数县办工业也出现亏损,生产经营每况愈下,进而停产、拍卖、转制,而民营企业则代之而起。 T3?3PH9-,Qg,.1Y

2005年,华盐公司与陕西省化工六院的专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利用佳县岩盐和神府煤炭资源,建设煤盐一体化工业园区规划,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 W4-4D06.6Ed1;4R

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9亿元,比2015年增长5.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8亿元,比2015年增长8.3%。 U4;2Ra4?2Vk,3P

商贸业 c7+8lp,;6ff1.8f

民国前期,佳县商品贸易以小杂粮、油料、牲畜、木材、红枣、皮革、绒毛、饮食等土特产为主。抗日战争开始,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县城,国民党实行经济封锁,商号纷纷歇业,只有螅蜊峪作为延安和晋绥边区的交通枢纽,每日停船40余艘,装卸货物400多吨,河面桅樯相望,街市店铺林立,成为晋绥和陕甘宁边区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g97qQ8~,lX,.8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商品流通也在曲折中逐渐扩大。1949年,佳县社会商品零售额79万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县内形成以国有商业为主导、供销商业为助手、集市贸易为补充的商品流通体系。佳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447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将个体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批判、革除,只有国有商业和供销商业独占市场,造成统得过死、缺乏竞争、市场呆板。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商业、供销、粮食等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多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并存的流通体制,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市场日益繁荣。1988年,佳县有商业零售机构101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79万元,其中个体有证商业户819户,商品零售额1350万元;集体所有制商业(主要是供销合作商业)零售总额1383万元,全民所有制商业零售总额2346万元。 I62Nh2!3VP8+9G

1996年,佳县有贸易零售网点1301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981万元。2000年,商业零售网点增至2352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980万元。 F,4Oj7~4nT2!8W

2005年,贸易零售网点整合为1416个,其中国有企业网点30个,从业人员320人;集体企业网点22个,从业人员147人;有限责任公司3个,从业人员10人;私营企业6个,从业人员30人;个体经营网点1355个,从业人员180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613万元,其中国有企业销售3543万元,集体企业销售124万元,个体、私营经济销售10946万元。 X6-2NU,-1XM52v

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比2015年增长11.8%。 h7~5LD1.8Bt7!1E

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交通事业。20世纪50至70年代初,拓修佳(县)米(脂)、佳(县)榆(林)、佳(县)吴(堡)公路,佳县初步形成“丁”字形公路交通干线。70年代后注重乡村公路建设。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交通事业率先发展。1980年,各乡镇至县城公路全部贯通。1985年起,突出公路改线、路面等级改造。 i5?3Oi4+,Cn28H

1989年,佳县600个村通了汽车;1996年,佳临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P1~1nH7:7iB4+8p

2003年,实现村村通公路,同年,投资1.3亿元的佳(县)榆(林)、佳(县)神(木)、大(社)清(河口)路改线工程同时开工。 g49sI2~6ji7-7G

2005年,县内有省道1条,57公里;县道8条,199公里;乡村道路1773.2公里。其中二级油路59.7公里,三级油路143.2公里,四级油路、沙砾石路、四级土路398.5公里,简易公路1427.8公里。形成以县城为中心,9条省县道路、13条乡镇公路为干线的扇形公路网。拥有汽车492辆,各类农用车3154辆,摩托车3万多辆。年客运量1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63万人公里,货运量48万吨,货运周转量4892万吨公里。 Z6+2gz9!9th6.5P

社会

卫生 d8;6LQ6~3Pu6!6t

1952年坑镇、乌镇、通镇建立卫生所,配备医生、护士各1人,以后人员逐年增多。1957年成立王家砭、金明寺、刘国具卫生所。 Z59Cf4.6xP8-6t

1956~1958年成立了乌镇、通镇、店镇、坑镇、王家砭、城关6个联合诊疗所。1965年成立了康家港、官庄、上高寨、螅镇、朱官寨、下高寨、神泉、崖窑坬、西山、朱家坬和乌镇第二联合诊疗所,各有医务人员2~3人。1966年乌镇一、二诊疗所合并。1969年将坑镇、乌镇、通镇、王家砭、金明寺、刘国具6个卫生所更名为地段医院,14个公社联合诊疗所改为公社卫生院。 Q,.6bz6-3RA8=3I

1989年,店镇、兴隆寺卫生院改为地段医院。8个地段医院有专业人员150人,设病床177张。14所乡医院有专业人员150人,设病床100张,一般设内科、外科、中医科、药剂科、住院部、护理部、检验室。 K7?7wx9+9SK,4f

1995年,地段医院更名为中心卫生院,乡医院更名为乡卫生院。2002年撤乡并镇,下高寨乡卫生院并入乌镇中心卫生院,西山乡卫生院并入通镇中心卫生院,神泉乡卫生院并入刘家山乡卫生院。 F7+4yd7:3Uh2-9B

2005年,佳县共有8所中心卫生院、11所乡卫生院共有职工123人,开设病床281张。 f6=7ne3~9Ha5;9w

2016年,佳县实施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榆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工作 ,开展县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9个,新建村卫生室13个,县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至80%,封顶线由30万元提高至45万元。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加强优质服务,出生率为10.99‰。 s4!8ZN9=4iu8!1D

科技 w45cm4;,0H9!,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佳县科技极其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为了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积极提倡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老区工作,支援老区建设。1953~1954年,有16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佳县。 W6~8Oj9+8Nh1;1U

1978年,佳县已有各种科技人员(有中专以上学历者)53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人,农林牧技术人员80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55人,科学研究人员4人,教学人员146人。 n,=4OK1?1QT5!9J

1980年开展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至1985年,佳县有专业技术职称者380人,有中专以上学历者1103人。1988年,佳县科技人员中有大学本科学历者116人,专科学历者329人,中专学历者2085人,有专业技术职称者2285人。 X2;2PV6-6lx8-8B

1985年,佳县还有能工巧匠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47人。其中种植业43人,养殖业28人,林业18人,加工业83人,医疗卫生38人,服务业74人,工业60人,建筑建材83人,运输业209人,经营管理1人,各种工匠710人。各类人员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34人。 B6+8rO4!9Vx8=9i

1992年,科技干部管理局成立后,职称评聘工作进入经常化。 e,!4vB6;1iH7!3N

2005年,佳县共评定专业技术人员4832人。其中正高级10人(主任医师9人,农业研究员1人);副高级169人;中级1304人;初级3349人。 h28BO7;3ld1-6D

教育

清嘉庆十四年(1809)《葭州志》载,“郡邑建学自宋迄明始备”。明洪武十五年(1382),重修学宫,儒学更盛。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州城创立正乡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行新法,废岁科,将州城书院、讲堂扩建为高等小学堂,乡间私塾称为初等小学堂。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 y7~3OP3!8FM4+8a

民国初,实施“强迫教育”,开始普及城乡初级小学。至民国17年(1928),县内共建立初级小学84所(其中女子小学1所),高级小学5所,学生747人。 T6+,ee6+5VX2;5V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53年,乌镇中学建成,境内始有初级中学。至1958年,初级中学增至7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小学306所,学生近2万人。1959年,乌镇初级中学成为完全中学,县城创办初级师范学校。 b9?9sf1~6nH840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教师受到冲击、迫害,教育事业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后期,又出现盲目升格办学现象,1971年,古城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大学。至1976年,佳县有中学166所,其中生产大队自办“戴帽中学”达158所。 P,!2CX7=6Kb9!4f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形式多样。1987年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94~2001年,政府、群众投入教育建设资金近7000万元。2003~2004年,教育经费支出占佳县财政总支出的37%,教育建设投资达3537万元。 z2.8xu3:,pz5:4r

2005年,佳县共有各类学校319所(含私立学校4所),其中中学17所,小学302所,幼儿园6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生42501人,教职工2828人。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88%。 J,,hN6!7In3?8i

2016年,坑镇第二幼儿园建成,佳苑幼儿园正在装修,榆佳工业园区等6所幼儿园主体完工,云岩寺等5所幼儿园开工在建;南关小学完成改造,坑镇中心小学等6所小学和王家砭中学等4所中学改造正在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4.9%。 h3:7ld5-8WO8.4f

文化艺术

音乐舞蹈 u2~,BU91vJ6-9O

民歌 p3+4Jd3!2CK7=4X

境内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曲调优美,富有粗犷豪迈、热情淳朴的特点,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更是陕北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境内民歌主要有小调、秧歌、水船曲、信天游、劳动歌曲、酒曲、民俗歌等。 a8-4XB4-6ZL1!5J

舞蹈 j6=3yX6?6nm4;,R

境内有民间舞蹈20多种,主要有秧歌、腰鼓、搬水船、踢场子、耍狮子、舞龙灯、骑竹马、骑毛驴、推小车、踩高跷等。秧歌是境内代代相传的一种群众性舞蹈。通常在宽阔场地上表演,演员30~50人或更多,组成一队,在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由伞头引领,粉墨凳场。 G7!2pM2!3iU3+3C

工艺美术 c5.3jg25wZ84N

境内工艺美术主要有剪纸、刺绣、玉米皮编织、枣编、面捏、纸扎等。 N,.9aJ4~3Dh27y

剪纸 a8:1Wt7;5Wi96P

佳县逢年过节、婚嫁吉日,都要在窗户和居室内贴五颜六色、多姿多采的剪纸图案,人物房舍、飞禽走兽、田园山水、草木花卉,其作者大多是妇女。 M4!,hs,;2Zv5.7P

雕刻 j2;2PT9;9Lm3.1i

在佳县流传久远。主要分石雕、砖雕、木雕,多用于家宅、寺庙、坟茔等建筑物的装饰点缀,大量集中在白云山、云岩寺、佛堂寺和木头峪及县城的古民居内。 r7=1Mx8+8vc7:6A

刺绣 v81Gh16Lc2-1r

刺绣是女红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们在帽沿、衣边、袖口、布裙、鞋面、枕套、门帘、荷包上绣花纹、几何图案或虎头、鹿、松、花卉等。 U6:9DA6:5kx4~7P

旅游

白云山 E3=,gq3=4MS5+9f

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圣地。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由开山道人李玉凤、总兵张臣、山主牛登弟组织修建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御马太监叶忠奏请神宗皇帝朱翊钧为白云观住持及道众请来圣旨一道,御制《道藏》4726卷,御赐“白云胜境”匾额一块。后经历代重修并增修,共有各类建筑99处,建筑面积为8.5万平方米,各代碑碣157块,匾额95块,壁画1300多幅,以及石狮、古钟、旗杆、龙盘等珍贵文物。 u32oB9=5EO4=6U

白云观庙群建筑由道路区和建筑区两部分组成。道路区位于建筑区前方,依山势依次排列着山门、神路、石碑坊、木牌楼、五龙宫及四道天门。建筑区位于白云山中央地带,形成三条平行轴线。主轴线沿山脊从南向北排列有: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经阁、超然阁、玉皇阁、文昌楼、圣父圣母祠、五老祠、马王庙;玉皇阁西上一道石台阶,有三清殿,再往西有元辰殿、玉皇庙、魁星楼。第二轴线位于主轴线东侧下方,建有白云洞、七圣楼、三圣阁、碧霞宫、东岳大殿。再往东为第三轴线,建有戏台、关帝庙、财神庙、佛殿等。 B8.1jy5~8JS9-7Q

云岩寺 z,+4dX9~1Ye2;8x

云岩寺位于古城南1公里的青岭下,是以石窟为主的佛寺,此窟开凿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12年)。窟内有释迦牟尼等石刻48宗,造像形态逼真,条理清晰,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云岩寺依山而建,内外怪石嶙峋,寺前是黄河于佳芦河汇集处,为陕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有石窟8个,内存石刻造像48尊。主窟深6米,宽7米,高4米,窟内供奉的主神为释迦牟尼,两边为文殊,普贤、十六罗汉、地藏、观音等。主窟内还有石狮、石象、石虎、龙雕像各一尊称,小石佛8个。窟顶为八卦悬顶,窟前有正阁,左右有配殿。除主窟外,其余石窟内还雕有道教中的三清、玉皇大帝、药王、禹王等造像。 O1;5Uu4!6LP,-,u

荣誉称号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a6?6Sz7!9Gq2!2H

2020年6月30日,佳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u9.,jG,.3kZ7?9M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佳县人民政府相关热词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