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成立于2011年5月16日,前身最早可追溯至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院校包头钢铁学院的马列教研部和基础课部中文教研室。学院学历教育始于1983年,当年面向全国冶金系统招收秘书与行政管理专业干部进修生,1987-1995年面向全国统招秘书与行政管理专科生。2003年后,学院现有学科专业曾经隶属于政法学院、文学院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q6?4CK9:6Lx5.2r
目前,学院学科涉及文学、法学和历史学三个门类和中国语言文学、法学、社会学、中国史四个一级学科,设汉语言文学系、秘书学系、法学系、社会学系、中国史系五个教学系,开办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社会工作四个本科专业,有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中国史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设中国社会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制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民族史等五个研究方向,在读研究生动态规模为20人左右。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正式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2015年正式招生,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为合格,现设政府法务、司法实务、环境资源法务、知识产权法务、医事法务等培养方向,年均招生90人,生源质量较高。2018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019年正式招生,年均招生30人左右。截至2020年秋季学期,学院在读学生1307人,其中本科生1034人(新生226人),其中法学383人,汉语言文学367人,社工147人,秘书学137人,硕士研究生274人(延期28人),来自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内蒙古地区以外生源比例为52%。 G1!2Yj4-8qX6?9E
学院在岗教师61人,来源于国内12个省、自治区。其中专任教师54人,教学辅助和管理岗位教师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4人,在读博士6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人,高学历人才占50%。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4%。25名教师担任硕士生导师。4名教师曾经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名教师先后赴日本神户大学、千叶大学、北海道带广畜产大学、剑桥大学、蒙古国立大学、台湾地区世新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及学术机构高访研修。 W6+4uG6:4Fl6?,q
近5年来,1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教师被授予 “宝钢优秀教师”奖,3名教师被授予内蒙古第一、二、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荣誉称号,1名教师被授予内蒙古“资深法学专家”荣誉称号,1名教师入选“内蒙古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2名教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2名教师入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双千计划”,1名教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名教师被聘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库专家、中共包头市委法律顾问、包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顾问,1名教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4名教师被评为“包头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进入包头市“鹿城英才”人才工程。学院有10名教师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回族学会、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中华司法文化研究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或常务理事,20多名教师担任省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或理事,10名教师担任呼和浩特、包头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i6:7vl2!7pl91w
学院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数字化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现代文秘模拟实验室等实验实践教学平台,30多个各类校外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主要的日常服务保障机构有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和图书资料情报中心。图书资料情报中心常年订阅 82 种专业期刊杂志,学院藏有各类文献资料12,000余册。 J6?8cf1;7Kc2=5r
学院现有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1个立法研究基地——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基地,2个内蒙古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和草原丝绸之路民族文学研究中心,2个校级科研机构——民族文化研究所和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所。直属内蒙古法学会的两个全区性学术团体内蒙古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会、内蒙古知识产权法研究会挂靠我院。社会工作专业代表我校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 u5.8Vv7.6Do6+,N
学院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2014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被遴选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精品课程。2015年《经济法》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知识产权法》《社区社会工作》被遴选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国际经济法》系首批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古代文学》等9门专业课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明确院级教学团队6个。5名教师先后获得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教学新秀奖和优秀教案奖。2项教学成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g6=8fJ68ya2;1L
2011年以来,全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6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国家语委科研项目3项。承担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18项,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15项,包头市社科规划项目、包头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等其他科研项目近100项,累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目前全院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 N7?6XD2-1Kk2;3r
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教材10部,学术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CSSCI论文64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题录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包头市首届、第二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政府奖10项,在全国性学术会议等获奖18项。 B3!6Jd,.6Ak6!10
学院学术交流日趋活跃。近年来主办全国性、地区性学术会议3次,有100余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人次参加全国或地区性教学会议,5人次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及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班学习,境外考察交流6人次,与国内相关专业学科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工作关系。 g9!3dU6~3vI,-2r
我院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2013年,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我院学生创作的作品荣获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内蒙古科技大学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学生的作品获得三等奖。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全区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学生获得2个特等奖、2个二等奖。2017年,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学生的作品获得二等奖,再次蝉联我校最好成绩。2017年,我院学生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了我院本科生突出的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2018年,我院学生代表队获得全国秘书技能大赛二等奖。2019年,我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参加“首届华北五省市区法学研究生法律文书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文法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13年以来,我院学生还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内蒙古“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等,取得我校参加此类奖项非专业组最好成绩。 n9~8Kp9+,Dk7!2g
基于我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校学生重视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考试。2011-2018年,有100多名法学专业在校生通过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获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在内蒙古高校名列前茅。此外,每年有多名学生考取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秘书等各类职业资格。 j,?3ay,?7as8.6C
学院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生源质量高,就业前景好。就业基本去向为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等。各专业继续深造情况良好。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成立以来,有100多名同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 O7.3xz5~,XD6=4j
学院贯彻落实学校“学生为体,学业为上,学术为本,学者为魂”的办学思想,秉承“学问古今、求道文法”院训,历经多年持续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综合实力位居内蒙古高校前列,已成为在国内部分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在内蒙古高校居于领先地位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u5?9gK1=9au6;1l
学院近期的发展目标是:以人才培养为重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全面、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筹建中国语言文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积极谋划民族学博士点立项建设,在相对优势学科群申报内蒙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成若干个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经过不懈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法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z5-8jt3.,Ns4~9U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千名师生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用人单位来校选聘优秀人才,热忱欢迎各地有识之士来校指导工作,热忱欢迎四海英才相聚北疆热土,成就美好事业,共建美丽家园! u1.,fN6.4tG32X
学院地址:内蒙古科技大学主校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明德楼A座3、4层 N36Za9=,kA5+,h
(2020年11月15日) D4:2ww6!,FF16n
发展规划
文法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t4=8KN7;3Zl4:4L
内蒙古科技大学博士点全面验收工作通过后,给学院学科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动力。文法学院如何建设好中国史一级硕士点,如何申报成功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成为学院今后快速发展的关键。学院快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抓手是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 g6;8Id8~5ao6-,v
一、文法学院教师简况 O3;7nP7!3wd6-8S
文法学院现有52名教师,其中70后教师46名,占比达到88.5%;在70后46名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占比17.4%;在读博士7人,占15.2%;硕士29名,占63%;本科2名,占4.4%。这就意味学院今后的发展重在培养青年教师。 s3-8fe6!7Xz8;2H
学院师资队伍的特点是:青年教师多老教师少,学术骨干多学科带头人少,硕士学位多博士学位少。这种优势和劣势并存的师资队伍结构,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W1!,n08~2wm,=,V
二、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h6.3lT9:4MR8?5s
1.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原则。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师资编制制约学院不能大量引进人才。现有52名教师中,只有刑法学课程没有教师,大量引进教师涉及教师教学工作量饱满问题。 R4!3FC59bI7:7O
2.柔性引进为主、刚性引进为辅原则。对外部人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以柔性引进为主、刚性引进为辅,这样既促进学科建设,也节省了经费。 J,:7nq8~2an,?5o
3.不拘一格重点培养年轻人原则。在年轻教师培养方面,打破来校时间限制,打破职称限制,打破专业限制,打破考核限制,鼓励年轻教师读博士,鼓励博士进博士后流动站,鼓励青年教师出国深造访学。 v,=3VI9=3St5+7w
4.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团队原则。年轻教师考取博士,必须符合学院学科发展方向,有助于研究团队的形成。 T9-3Xy8-,SM1=3T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05?8sp2+1eE6.3x
1.形成民族学一级学科学术团队,为申报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打好基础。 d9?8Oh,+4tR2.1p
2.形成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团队,为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打好基础。 p3:4IR,=2nM6~4a
3.柔性引进民族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史博士生导师各1名,刚性引进中国史博士生2名、刑法学博士1名。 Z,!1Qj9;5bl1=7B
4.有9名青年教师考取博士。 G6~7xC7?1zH76l
四、师资队伍建设具体举措 O7~80s2~,GF,;5I
1.走访名校和拜访名师,柔性引进3名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为学院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学科建设服务。 Y3;,AS26Jv5-8Z
2.选派2名科研能力强、人品好的博士出国访学或到国内知名学校和研究所访学学习,培养学科带头人。 F1!1vK4!4Zq9=4t
3.采取优中选优方法,刚性引进2名中国史博士和1名刑法学博士。 T14Se4+1vW1.3f
4.对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联系推荐导师考取博士。70后硕士学位教师必须考取博士。 d9+9c07.8hM6~,t
5.对考上博士的青年教师,要求至少二年在外学习,学院不考核其教学工作量,只考核科研工作量;对在外读一年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考核。 R6?6iK2+8zn,+7w
6.设立学院青年教师项目基金,为青年教师科研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W,;8os3:5ba1~4m
7.设立“内蒙古科技大学土默特历史档案研究所”,鼓励教师围绕土默特历史档案展开多学科研究。 T8;6Du,+5Hf8?4M
8.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土默特研究”集刊。 T,+10a9!7zT5-3d
四、责任落实 U5.6tF2=2kB2-7H
1.教授委员会委员负责本学科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l8?3eo6.1th5-8Y
2.对认真负责的教授委员会委员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教授委员会委员给予惩罚。 o65VS5;5Bn51w
上述目标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 y6+9zO5?6cA5!,p
(2013年3月) F4~9zy1~7YL6!3u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