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建立,现挂靠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部。 D3!4VW9.6DW3-3c
主要职能
成立之初,中心就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标准进行建设,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辐射世界,形成了“问题导向”的中心研究特色和“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b7.8xQ6?,IF8~4b
中心在整合学校力量的同时,放眼全国,汇聚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学术骨干与知名专家,形成了一支开放式、高层次的学术队伍。现有校内专职研究人员37人,校内兼职研究人员10人,校外兼职研究人员29人。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0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孺子牛金球奖获得者1人。 C2.1wj7;8qp5.,T
机构设置
中心下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所”、“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所”及“青少年发展中心”四个研究机构。 X3~5Xz4;4WJ1~6A
学术研究
以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学术前沿,以“党的理论体系如何转化为学生思想素质和自觉行动”作为核心命题,汇聚多方优势资源,形成了五个具体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规律性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问题研究、大学生成长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和比较研究。围绕上述主要研究方向,中心已取得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基地共承担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高层次研究项目73项;在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单位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五十余部;在《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教育研究》等CSSCI级别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四百余篇。 q1?7aQ4;4kT9.6j
中心围绕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目标,在强调基础、突出实践、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精问题”的思路,施行多学科导师组制、讲席专家组制、国内名校访学制、海外培养项目制、硕博联合培养制,形成“本科选苗、硕士优化、博士精育”的连贯培养路径。本着开放式办学的理念,中心已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里斯托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加拿大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达成联合培养协议,中心共派出15名科研骨干和博士研究生进行海外研修和交流,并多次参与国际会议。 y3-8BX6;1iI4=1b
中心一直重视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近年来建设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典型案例数据库”、“全国高师毕业生思想信息数据库”和国内首创的“大学生经济状况与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同时承建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门户网站、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博士研究生网上注册认证平台,为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k3~,dS4.7Uh7!4P
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向实践应用转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反响。2008年和2010年,《光明日报》两次以三篇连载的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年新华社内参以《东北师大创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专业化辅导员队伍》为题,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介绍;五年来,中心多篇咨询报告被教育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采纳。中心现已基本成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修的平台、交流互动的平台、队伍状况观测的平台、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平台,以及开展工作培训的中心、理论研修的中心、信息咨询的中心。 P3-2rI8=4TH6?4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