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锁定 排行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网站指数
2021-2-27 00:39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1-5-26 14:52
最近更新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详情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为加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使同济大学环境学科跨入了全面国际化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G4.8ju3~4jd3?4E

学院现设有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三个系,共有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均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其中环境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长江环境样品库、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内最为完善的科研平台。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榜单,学科排名获评A+级;2019年学科国际QS排名首次进入51~100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迈向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环境科学学科进入50~100位。 j89Ly7;5Hp2+2c

全院目前在职教师176人,其中专业技术类教师系列135人(含正高78人,副高57人)。两院院士6人(含双聘),长江学者3人,杰青5人,优青、青长、青拔等国家“四青”人才14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选3人,上海领军人才9人,其他省部级人才计划20余人。同时与很多境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并聘请了前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环境领域著名专家作为兼职教授。 J,=7Mx6:1pO5-5T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卓越计划。每年共招收本科生约170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30人(含留学生),每年招收生博士研究生约100人。近7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环境保护和水处理领域的高级专业及管理人才。同时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国际合作,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立国际化教育模式,为区域和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企业和政府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 p8!9PC,~9aM7~5R

学院的科研领域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生态修复、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水资源综合管理与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国家及地方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013年以来,学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8项,位居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前列。年均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年均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在ESI数据库中本学科进入被引次数全球前1%机构行列。 C8:5FJ91hJ9.5E

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为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国际化环境教育与研究体系,是联合国环境教育、研究与培训的重要基地之一,积极推动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 波特兰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市大学、格利菲斯大学、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图卢兹大学、蒙彼利埃大学、多芬大学、里昂第一大学、丹麦技术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联合国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学院定期举办各类区域和全球环境研讨会,已成为国际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和信息交流的基地。学院的兼职教授克劳斯?托普弗博士先后获得过中国政府“友谊奖”和上海市白玉兰奖,并于2011年1月14日荣获“201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T39xV9!,FM1:3a

学院一直重视社会服务责任,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重大共性环境污染问题,研发水处理和污染控制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通过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中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设计院、上海同济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同济科蓝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部等机构对外进行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苏州河水环境治理、太湖和巢湖流域水污染控制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以及俄罗斯、非洲、亚太等国家和地区的水处理工程中,建设并运营了一批示范工程,为我国水处理和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x4-7hW3.1XT5~5N

历史沿革

学院发展历史 t2:6gX8?6Wf1~6d

(1907 年德文医学堂创立,学堂设在白克路(今凤阳路)。次年,校名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意蕴合作共济。1912 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学堂,1927年正式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a7+9Dk5-4xN,-1P

1951 年,私立大厦大学、光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合并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调整后土木工程系分结构、公路、水利、市政四个专业组。市政组开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课程,在全国首批设立给水排水方向。 N2:7qr4!1TQ3+3e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上海地区的土木、建筑、测量等系并入同济大学,新建 的上下水道系由著名市政工程专家杨钦教授任系主任,谢光华教授任副系主任,设置上下水道专业,是给排水专业的前身。 Y8?4yk9~8sl1,Y

1953 年,上下水道专业的28名学生作为第一届本科生毕业,成为国内首批上下水道专门人才。上下水道系重组,更名为卫生工程系。 G6-3JQ3:,mr7?6V

1954 年,上下水道专业更名为给水排水专业。从1954年起,给水排水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均在60人以上,多数年份招生人数超过90人。 e1.4oG1-9sf5=8e

1956 年,给水排水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函授生。 n9.9FU7:1YP2!1E

1957 年,卫生工程系并入城市建设系,同年,给水排水专业招收研究生。 h6:7BU9?6qg8;,c

1958 年,聘请苏联专家阿普基卡里夫教授(列宁格勒建工学院)来讲学,培养教师和研究生,并帮助给水排水实验室工作。 H2;1co37xy9;8y

1959 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教研室主编的全国首批统编教材《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出版,在全国高校中使用。同年成立给水排水研究室。 q6;6GJ,?7ra2.,H

1960 年,增设工业用水与废水研究室,首次把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列入大学教学系列。 e64MG28QL5-8Z

1963 年,重新调整城市建筑系,设给水排水、城市建设和工程测量三个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经过10年创业,得到稳步发展,给水排水研究室教师从创业初期的10人增至27人。 V4?5Tw83Kg1;8g

1965 年,形成被誉为“四大教授、八大讲师”的科学研究骨干队伍。四大教授为杨钦、谢光华、胡家骏和李善道,八大讲师为严煦世、孙立成、高廷耀、陈霖庆、钱维生、许建华、吴祯东和胡斌。 r8?,eF3;3Rq3;1K

1972 年,给水排水专业与暖气通风专业合并成立水暖工程系。 R6=6wf4!6nz8:8D

1978 年成立环境治理组,高廷耀任组长,把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到教学日程中。 Y7!3wm8;8WP6:2q

1979 年,水暖工程系更名为热能与环境工程系,增设环境工程专业。同年,从给水排水专业中抽调学生开设环境工程专业试点班。 E1.5MY,?2Hj5.3M

1980 年,环境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m9-5iE2~4bC5+6r

1981 年,热能学科部分划归机械系,单独成立环境工程系,成立给水工程和废水工程两个教研室,设有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生专业名称为 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双获第一批硕士学位点资格。杨钦教授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专业获第一批博士学位点资格,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被授予 硕士学位。同时,从校内外引进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治理、环境影响规划与评价、噪声污染防治等人才。 o2-9Wb3+7BO,:1i

1983 年,招收市政工程专业第一批博士生。 a5?6gq1-7Kr880

1984 年,环境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建成环境实验大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K7.3lw5;6OG3!6W

1985 年,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被批准建立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成立同济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和国家环保局同济大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Z5;7AU1?3hp18n

1986 年,成立国家环保局同济大学环境保护技术干部培训中心。 g3:7JE8-3PP4-9k

1988 年,在国家环保局建议下,经校务会讨论同意成立环境工程学院。 u4-5Sd9=3pW1:8t

1989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环境工程学院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联合建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W3?5UZ2-2gf8!1a

1995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n3:6WE3;6Pp2:5z

1996 年,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并入环境工程学院。同年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成立。 a2:3fC9~,wt6;4C

1998 年,学院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w4;6kJ6+3uH8~9R

1999 年,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r1;5LS2=5JO6.4M

2000 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 F6~7FP5?2wk5-9T

2001 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T3;5lU1;5Cp1.1Y

2002 年,为加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p1~8Aq8?6cx9=,K

2003 年,教育部批准立项成立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正式运行,成为国内首批实现本科生环境科技创新培养普及化的高校。 o6:7oW,,Yb5-9F

2004 年,学校批准成立了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科学系,同年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T4-,js8+2MJ5~4X

2004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揭牌。 b,.4UJ2:9gJ3:1n

2006 年,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 M5=4vT,!2ss5:,X

2007 年,德国拜耳公司捐资100万美元,在我院设立了“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基金教席”。 j1~,gu2;,CQ2+1n

美国哈希公司在我院设立“哈希环境奖学金”,以奖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学生。 H3=4do,~5by3.3w

2008 年, 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荣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l6;1Vq6;1fj6.4B

2010 年, 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学/环境/资源学科组副组长单位 r9?7MC9;9RO5;4z

2012 年, 环境学院成立25周年,建系60周年。 Z6!2pi98Kp5=7T

2017 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榜单,学科排名获评A+级。(我校共计4个“A+学科”)。 f1;8IW7;5BR8.1e

2018 年,学科国际QS排名首次进入51~100位。 p,!2DT,=3Uw9+4i

2019 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I6;8xa7;5FT1+1B

2020 年,环境科学学科国际QS排名进入50~100位,是学校4个进入百强排名的学科之一。 j2=4uN6+,Pd1;5X

2021 年,环境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P9?8Vy5+9Hl,?6T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热词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子站详情
同济大学 共收录 个子站
同济大学党委办公室

主办:同济大学党委办公室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嘉定校区)、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500号(沪西校区)、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1238号(沪北校区)、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00号学生公寓8号楼(彰武路校区)、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8号楼(铁岭校区)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