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锁定 排行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前身系1953年创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7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并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国际评估获评“世界上该领域最有实力的学科之一”。
网站指数
2021-11-15 05:25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2-2-11 19:38
最近更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网站详情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前身系1953年创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7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并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国际评估获评“世界上该领域最有实力的学科之一”。 o5~5pp8+7xb9?3x

学院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47人,副高级职称75人。柔性人才7人,海内外兼职(客座)教授29人。共有博士生导师75人(含兼职15人),硕士生导师134人(含兼职21人)。近5年,年均科研到款1.4亿;师生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4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J4:,Ai9+9hc,7a

  学院目前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3个本科专业,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防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Z78Au6~4GT9?9R

学院现有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工信部极地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 X6?1jC24zQ,+7W

2014年获批科技部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5年牵头成立首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组织ICNAME,2018年获批教育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9年获批科技部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近5年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10余次。 k590x4.1c08-2S

学院与国外多所国际知名大学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国际船级社及国内造船企业和研究院所等9家单位在学院设立专项奖学金。近5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近20人次获“最美大学生”“大学生年度人物”“自强之星”等国家级荣誉,多次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比赛中获奖,年均获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励130余项。学生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本科生升学率超65%,超70%毕业生在船舶工业和国防系统内就业。 J7?4ey5?9wu6!3b

历史沿革

1953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设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 I2;,bh4;8gH,:,F

1955年 造船科设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潜艇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哈军工招收首期研究生3名,均入读海军工程系。 G4;1wT,?7Tt1~3D

1966年 哈军工集体转业,学院更名“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改为舰船工程系,原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潜艇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改为舰船原理、舰船结构力学两个专业。 J4:6kx9?2GW6+4L

1971年 船舶设计与制造学科和船舶动力学科组建船舶工程系(一系)。专业设置恢复为:潜艇设计与制造、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 z8?1FA1~5kx4.8b

1975年 潜艇设计与制造、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合并为舰船制造专业。 U3-2XT2?8EQ7-6H

1978年 调整设置,船舶工程系下设船舶原理教研室、船舶结构教研室、海洋系统工程教研室。 E39SU7+3GB7-9X

1981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首批硕士点。 c,;,Iy2?7kh2=5z

1983年 恢复船舶设计教研室。 Q6~,Ug4=1Bc5;6Q

1985年 船舶工程系(一系)更名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设有船舶工程专业,船舶原理、船舶结构、船舶设计、船舶振动4个教研室。 d7:9tE,~9bG1;1f

1986年 船舶结构力学获评博士授权学科,船舶设计制造学科获硕士授权学科。 K2.1fU,-3md6+6l

1987年 增设“海洋工程”本科专业(后更名为“海岸与海洋工程”专业)。 t5+60s1:8oY4.3X

1988年 设置调整为:船舶快速性、船舶运动性、船舶操纵性、船舶结构力学、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计、船舶工程结构实验室、船舶水池实验室8个教研(实验)室。 08;9pc6;5Az3;,v

1989年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船舶、水运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B5-6kx9;9sd6-3o

1993年 增加新船型设计教研室。 o7;5Ra2=3Zn1+8K

1997年 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船舶力学成为“211工程”学校重点建设项目。国家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设计制造三个研究生专业合并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设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流体力学两个博士点。并获我国首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q8?9aZ33aj5!5g

1998年 原专业合并为船舶与海洋工程1个专业,整合教研室为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操纵、船舶设计4个教研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国家评估中同类排名第一。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获准建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获国家首批特聘教授岗位设置权。 g4~6pU5=2Vi2?4e

1999年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R3;1Lw5,Dg1~4i

2000年 设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3个专业。新增港口航道、水利水电、结构振动3个教研室。 q5+7Pt1:9Ix4?2H

2001年 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并入,更名船舶工程学院。 T5~,vr4,Cp3!4H

2002年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获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船舶工程专业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H68yj7,jm6;,E

2003年 力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x4?8in,!,Yc1~6a

2004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学科等在国家发改委批复中正式列入“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停止招生。 G56Rm2!1aU42W

2005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资质认证。成立“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美国工程院院士Webster为首的10人海外团队加盟。新增海洋环境适应性实验室。 W2=,EN4-5LH5.6T

2007年 建成“多体船技术实验室”。 l,?8Vx4.,pl9!6m

2008年 通过梳理凝练学科方向,调整组织为: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深海工程技术中心、舰船总体与系统技术研究所、船海设计制造技术研究所、船海流体力学研究所、船海结构力学研究所、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技术研究所。 i,.1qO6!1Si7:2r

2009年 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r3+,Iu9:8Qk2.,m

2015年 按学科方向及既有基础调整设置为:海洋运载器技术研究所、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所、舰船与海洋平台总体技术研究所、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所、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所、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中心。 F3=4eX7;6mH4+2e

2017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并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x8?6fi6;7fN1?8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相关热词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子站详情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共收录 个子站
哈尔滨工程大学留学生招生网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办公室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