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简介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1955年建于云南景东县,原为中国科学院云南紫胶工作站,1961年划归林业部,成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紫胶研究所,1988年更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同年从景东县迁往昆明市。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的逐渐扩大,研究所已发展为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国家级社会公益型研究机构,成为我国非木质森林资源研究与利用的重要基地。 U98Qg2:2Uw8:4V
定位:研究所定位于国家级区域性非营利研究机构,立足云南、侧重西南、面向全国,拓展东南亚。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大力加强产业化前期研究。 E2:7rA2~7bY6=8c
研究领域:非木质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资源与环境。 v8=7XZ1.9tT6!3J
研究方向: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整治; Y6:3Ov,1Do,:6Y
优势学科:以资源昆虫为主的特色生物资源培育研究与开发利用;长江中上游流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整治。 C8~4RN47dy7=2j
资源昆虫研究所下设工业原料昆虫、环境昆虫、恢复生态、森林培育、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林产化工、国际真菌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室和中心。依托研究所建有“国家林业局特色森林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元谋荒漠化生态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生态研究中心”等机构。与加拿大ALBERTA大学联合共建中加联合生态实验室。研究所在不同的气候带建立了景东南亚热带试验站、元江热区试验站和禄丰滇中高原试验站等8000余亩试验基地,从事试验研究,收集和保存具有重大经济价值资源昆虫,珍贵植物种质资源。依托资源昆虫所还设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生物资源开发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昆明西莱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发机构机构。形成了从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试验发展和开发研究较完整的科研体系。 m5!1jM7:8JA6~1t
与加拿大、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泰国、秘鲁、墨西哥、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 k8=2Uj7+5HH,:4C
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10人,有研究员1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4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54人。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2人,招收资源昆虫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森林培育等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资源昆虫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森林培育、造林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林产化工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是西南地区培养林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有12人先后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 b62ZR2+2Sd95F
资源昆虫所在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退化生态系统的整治和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资源培育等方面取得大量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就有200多项。 b7+9oN2;6vX7:8h
其中具代表性的成果有“紫胶资源高效培育与精加工技术体系创新集成”和“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紫胶资源高效培育与精加工技术体系创新集成”针对我国紫胶质量差、产量低、高端产品缺乏等问题,从资源收集保存、生态选育、高效培育和新产品研发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创建了野生昆虫异地活体保存技术,收集和保存了9种紫胶虫10个品系和256种寄主植物,保存了世界上最丰富的紫胶虫种质资源。(2)通过梯次生态驯化技术,成功选育出4种优质紫胶虫,解决了我国紫胶生产虫种单一、分布狭窄、质量差等问题,为我国多虫种紫胶生产奠定了基础。(3)创建了紫胶优质高效培育技术体系,通过示范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紫胶产量和质量,产量居世界第3位。(4)创新紫胶精加工技术和工艺,研制出优质紫胶满足军工和电子行业需求,扭转了优质紫胶产品依赖进口局面,对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创制出食品级精制漂白胶和水果保鲜剂,使国产紫胶水果保鲜剂从无到有,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打破了国外垄断。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紫胶产业的技术水平,实现高端产品产业化,使我国紫胶产业步入国际领先行列。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审定良种1项,发表论文148篇(其中SCI10篇,EI 4篇),出版专著2部。成果在20余个省市的紫胶资源培育以及产品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0多万农户和30多家企业参与紫胶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r59Sz1?2ai,;,x
为解决干热河谷极端造林困难地区的植被恢复问题,资源昆虫所从69种植物中筛选出适宜于干热河谷造林的植物20余种(其中,印楝、塔拉、余甘子、木豆等树种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具有经济效益。)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综合技术,把低于30%的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从而对干热河谷区防护林体系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应用该技术成功地在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元谋盆地营造起4千余亩防护林示范林,成为干热河谷造林的典范、模式林,技术辐射造林面积3万多亩。 Y2=9wL2!4vr1-1t
经过多年深入研究,研究所形成了特色鲜明、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资源昆虫研究中心和正在建设的特种生物资源研究中心。资源昆虫所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造林与植被恢复、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工作正在形成优势。将逐步形成和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中心。 j2-9yi2!3CH1?7X
资源昆虫研究所以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虫、胭脂虫以及食用、药用、观赏用等资源昆虫;塔拉、印楝、木豆、仙人掌等特种经济植物等为对象,大力加强高新技术和开发前期研究与产业化培育,依托资源昆虫所建立了省部级特种生物资源开发工程中心,工程中心有紫胶、生物蜡、食品级精制漂白胶等生产线,生产紫胶、生物蜡、精制漂白胶等系列产品。 j4:8fe78Gu5!5z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 邮编:650224 P4!3JQ5=4sz9;5i
历史沿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从其前身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云南紫胶研究站建立时算起,至今已有56年。56年中,研究所经历了由小变大,由紫胶研究的单一学科发展为资源昆虫学、生态学、植物学、生物技术、林产化工等多学科的社会公益性研究机构。 v4-4gE2;5Vn14F
1.建立定位观测点 a5~6MR,1eL7~1m
1955年3月,中国科学院与原苏联科学院合作,由两国知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组建科学考察队,对云南的紫胶产区和紫胶资源进行综合考察。中苏联合组建的云南生物考察队中方队长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著名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副队长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蔡希陶教授和赵星三副所长;苏方队长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波波夫教授、副队长费德罗夫教授。 a9.6br4:2GX8;9n
1955年3月23日考察队正式开始了对云南紫胶生产地区的考察,先后赴思茅专区(含现在的西双版纳州)、保山专区(含现在的德宏州)、大理、临沧等专区(自治州)的紫胶虫分布区。当时考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是:调查了解云南的紫胶产区、产量、发展前途;紫胶虫的生活史、紫胶的化学成分;向苏联引进紫胶虫的可能性。考察内容涉及紫胶虫及其病虫害、紫胶虫的寄主植物、紫胶产区的气候、土壤、紫胶产量等。 Q5!4Ua46PW7?4g
刘崇乐先生建议在景东建立观测点,开展紫胶虫、寄主植物、病虫害和气象观测,经综考会同意,决定在景东建立观测点。观测点被确定在景东县城北郊10公里处的董家山,董家山位于弥宁公路167公里处,把边江绕董家山东南坡,选择董家山建立观测点的理由是:该地已接近紫胶虫分布的北缘;董家山的植被系云南紫胶产区较好的植被类型;董家山有明显的东、南、西、北四个坡向,便于开展对紫胶虫及气候研究;已发现的主要寄主树在董家山及附近都有分布。 T1~3Lq8!4kh29V
2.建立工作站 A3?4Ny,!5Yt,:5x
1958年,景东观测点由综考会交昆虫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云南紫胶工作站。 D7~1Il9;7Nz7+9S
1959年上半年,云南紫胶研究站交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立后,紫胶研究站由昆明动物研究所领导,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景东紫胶工作站。 C6+1Rg9~8PQ8!1r
1960年,景东县办紫胶场并入紫胶工作站,紫胶场的土地、房屋、人员也随之移交,除该场场长由景东县另作安排外,其余9名工人全部转入紫胶工作站。 E91fv7.9gF,!9M
3.建立紫胶研究所 F2;8zu46rC8?6F
1961年3月下旬,经国务院农林办公室批准,林业部、商业部联合在云南墨江召开了全国性的紫胶生产会议。同年7月6日,林业部、商业部在向国家科委并报国务院的“关于发展紫胶生产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发展紫胶生产的方针和发展紫胶生产的三点建议。其中第三点建议是:紫胶生产,就全国来说还是一项新的工作,经验还不多,而发展这项生产,无论在树木、气象、昆虫、化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为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建议在中国科学院云南紫胶研究站的基础上建立紫胶研究所,并对其他几个有紫胶生产的省、区进行技术指导。 q5+5Sb1~,0a4!9w
1961年10月25日,国务院以国林曾字170号文批转了林业部、商业部关于发展紫胶生产问题的报告,同意建立紫胶研究所,批文指出:“紫胶研究所可以在中国科学院云南紫胶研究站的基础上,按精简精神,适当地扩大建立,由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科学院在收到国务院批文后,立即以(61)院计研字572号文“关于成立紫胶研究所的问题”通知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建议紫胶研究所成立后经费由林业部负责,业务上由中国科学院负责指导,云南分院在给中国科学院的复函中同意此建议,林业部、中国科学院1962年4月又以(62)林院张字第75号、(62)院计字第243号“关于中国科学院云南紫胶研究站扩建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紫胶研究所的问题”,联合行文给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云南省林业厅等单位。经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林业部研究确定,为使科研工作更好的结合生产,紫胶研究所的领导关系,以林业部为主和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人员编制,经费等由中国林科院具体管理;中国科学院负责业务上的技术指导,所名定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紫胶研究所’,编制由国务院编制委员会批准暂定为45人。该文已明确指派中国林科院王庆波同志前来办理紫胶研究所的接交事宜。交接工作于1962年5月31日全部完毕。自1962年6月1日起,由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院领导建立紫胶研究所。 A3!4iN4?1WS2:8Q
4.下放及收回 X4;8Bn5~5ky21m
“文革”中,中国林科院紫胶研究所于1971年1月下放到云南省,更名为云南省紫胶研究所。当时,有6人被调到中国农林科学院科技服务队,15人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5人调广东省林业局,另有部分人员自己联系单位调出了紫胶研究所。“文革”下放,科技力量分散,使紫胶研究蒙受重大损失,元气大伤。科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Y8:8mT8.7UL7+5c
“文革”结束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紫胶研究所的领导关系,调整为农林部(当时林业部尚未重建)与云南省双重领导,以云南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l,.3eF2;1CL9:3F
1978年国家林业总局以(78)林科字105号文,向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函商紫胶研究所领导关系的变更问题,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以革函字(1979)1号函函告国家林业总局,同意将云南紫胶研究所的领导关系改为以中国林科院为主与云南省林业局双重领导。1979年2月1日,国家林业总局以(79)林科字14号“关于改变云南紫胶研究所领导体制的请示报告”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该文称“因为这个所要承担南方八个省、区的科研任务,所以恢复以中国林科院为主与云南省林业局双重领导的体制是适宜的,也是必要的。”1979年3月26日,国家科委、林业部以(79)国科发计168号(79)林科字32号,即“关于调整云南紫胶研究所领导体制的报告”。联合上报国务院,报告中提出“鉴于该所承担南方八个省的科研任务,且紫胶属国家战略物资,为加强其科研工作的领导,经林业部征得云南省革委会同意,拟将云南紫胶研究所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为林业部与云南省双重领导,以林业部为主”。1979年4月11日,经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方毅副总理批示:拟同意,请邓副主席、秋里、耿飚、王震、任重、谷牧、世恩同志批示。七位领导都圈阅同意。 P3+7bt8;2tD3~5c
1979年5月21日,林业部派刘英俊、许俊二同志就紫胶所的接交与云南省林业局进行了具体协商。从1979年5月25日起,紫胶研究所正式收归中国林科院领导,所名“云南省紫胶研究所”恢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紫胶研究所”。从1971年下放给云南省到1979年5月正式收回,经历了九年时间。 h22St9?9P04=3u
5.所址变迁 c19Lf1~,gX9?8m
1955年,云南生物考察队在景东董家山建立观测点时,工作条件十分简陋,生活条件非常艰苦。1962年建立紫胶研究所后,由于董家山各方面的条件难以保证研究所研究工作的开展,国务院(62)编委中字97号文批准紫胶研究所建试验林场一所,1963年6月30日,中国林科院以(63)林院办字132号文,函请中共景东县委协助在景东县选择交通方便、有两叁仟亩宜作研究基地的地方建所。部院领导提出选址应遵循:1、必须在城郊交通方便易于解决水电、学术交流及设备安装等问题的地方;2、试验地必须具有各种坡向、各种立地条件的试验对照区;3、所址必须有二千至三千亩成片的土地以便开展寄主树栽培和胶虫放养试验以及建立苗圃和基建所需的平地。根据以上指示,经景东县委同意,所里先后派人到锦屏镇的几个地方选择,经比较,认为县城南郊龙泉寺后的枇杷山比较适合。张克侠副部长(兼中国林科院院长)也曾到景东指导选址。1963年夏天,初步确定其四至:东至马关桥,西至大水沟及县农具修配厂房相连,南至樱桃凹脚旱井与文旧生产队接壤,北以弥宁公路为界。 j3!7tL5;4qC5=1B
1964年,经县人民委员会、思茅专员公署和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紫胶研究所在景东县城南郊征用土地2034亩(其中荒山1700亩,旱地22亩,新开荒地300亩,水田12亩)作为实验用地。一九七五年,所部由董家山迁到枇杷山。 g1-2UC4~7Sa9-7p
1976年至1978年间,在枇杷山修建了办公楼、化验室、食堂、车库、油库、住宅、球场。1979年至1984年又建了职工住宅楼、图书情报楼、俱乐部、太阳能浴室、仓库、发电机房、水井房、蓄水池等,完成了建所后最多的基建项目和投资,研究所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y9;5tJ,~1yJ2:9q
由于景东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给科研工作和对外交流带来许多不便,上级也很难解决各方面的条件支撑,因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为选择一个交通、通讯、学术交流等各种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建所,一直是部、院、所领导和全所职工予以关注的大事。1965年后,曾先后在云南思茅、建水、广西邕宁等地选择所址、1971年所下放云南省后,经云南省林业局同意,1972年7月,又在通海、华宁、石屏、建水等地选址,也因条件不具备等原因,选址没有成功。 G,=9ff2-,id8:1t
1979年中国林科院收回紫胶研究所后,欲将紫胶所迁往广州,同时将热林所由海南尖峰岭迁入广州并成立中国林科院华南分院,后因华南分院未能成立及其他原因,紫胶研究所未能迁广州。 s7;2UM3+,m02-3b
1981年1月16日,中国林科院以(81)科办字8号文发云南省林业厅,商榷在昆明解决建所和试验地问题。文称:经反复研究,院同意把紫胶研究所迁往昆明较为适宜,景东拟保留一个试验站,这样还可增添其他林产资源的研究,对开发利用云南和西南地区林产资源均十分有利。 x3:6Dv8;,yl44O
多次的选址和迁所未能成功。为解决第一线科技人员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林业部于1983年5月19日、1984年4月3日两次发函给云南省人民政府,协商在昆明建立紫胶研究所的后方基地问题,1984年8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函复林业部,函称:为妥善解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紫胶研究所第一线科技人员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有利于紫胶科研和生产的发展,经省政府研究,同意中国林科院紫胶研究所在昆明市金马寺王大桥金汁河边的预留生活小区内建立后方基地,可征地五亩,建住宅二千五百平方米,落户四十户。 Z,!7Xf5:9ve1~,C
1984年11月3日中国林科院转发了林业部“关于中国林科院紫胶研究所在昆明建设后方基地计划任务书的批复”。1986年9月建筑面积2500m2的职工住宅竣工。1989年1月,所科研中心转移到昆明。1990年2月,建筑面积3230.45m2的科研楼竣工。 I3!3do8=7gS,!,T
随着所的发展,王大桥6.68亩地已经不适于研究所科研发展的需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又开始在昆明近郊选址,多次与昆明市三农场协商土地有偿划拨事宜,1997年4月24日与三农场签订了《国有土地有偿划拨意向协议书》,其间院领导、院基建处多次派人来所帮助解决征地中的各种困难,并向林业部申请以《中国林科院花卉研究培育与开发中心、云南生物资源开发中心昆明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呈报林业部,1997年10月23日林业部批准在昆明征地35亩。 07+2YD2?,D07;1A
1997年11月17日,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江泽慧院长一行,在昆明震庄宾馆与云南省及昆明市领导同志、昆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土地有偿划拨问题,在云南省及昆明市的大力支持下,初步达成协议,交由资源昆虫研究所与昆明市三农场具体办理。 n51Np7,Ba6=2Z
1997年12月1日与昆明市三农场正式签署了白龙寺36.21亩土地的有偿划拨。1999年7月20日国家林业局批准《中国林科院特种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试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2月18日,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0)79号文批复了《中国林科院特种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试基地初步设计》。2001年4月25日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云计高计(2001)329号文,即“云南省计委关于‘云南特种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准了以资源昆虫研究所为依托的云南特种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政府给予立项资助,实行省院联合共建。2001年8月11日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1)326号文“国家林业局关于中国林科院昆明特种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试基地综合科研楼的建设计划的批复”,批准中试基地二期工程综合科研楼的建设计划。 z,!,d04;9uN1:5S
2000年4月开始建设,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包括院区工程、紫胶及白蜡车间、精制漂白胶车间、锅炉房、仓库、汽车库、温室、中心变电所、供水及污水处理及其他零星工程在内的建筑面积4383m2的一期工程2002年1月18日完工并通过中国林科院的工程验收。2003年3月24日建筑面积为4654m2的综合科研楼竣工验收,中试基地建设完成。2003年5月18日资源昆虫研究所由昆明市王大桥搬迁到昆明市白龙寺新址办公。 P5=4mA4-8Yu1;3J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