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简介
青藏高原研究院是我校为了拓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空间而建立的以科研为主的教学单位,是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始终围绕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人,博士30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实验管理人员2人。拥有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3人和青年拔尖人才1人,四川省“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三区人才计划6人。柔性引进南志标院士1人、国家青年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及杰出青年牛书丽研究员1人。拥有生态学、生物学、草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U13lW7-,uS7;8Q
研究院现已形成了青藏高原畜牧业、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青藏高原牧草培育及草产品加工、青藏高原民族医药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牦牛种质资源评价”(农业部岗位科学家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牧草育种”(农业部岗位科学家创新团队)、“牦牛藏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创新”(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质资源创新及草地生态恢复(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和青藏高原藏羌彝医药传承保护与创新(校级)团队等多个创新团队。建有“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红原基地总部和五个科技园区),“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草食家畜工程技术”四川省工程中心、“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和“羌彝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四川省和国家民委“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南志标院士工作站”和“若尔盖高寒草甸生态站”国家民委野外台站等多个研究平台,具有先进的大中型仪器设备300余台,价值约1.2亿元。 q4~5aq9-4lB2-1U
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都把“论文写在草地上,成果留在牧民家”,近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一批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科研项目240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鉴定科研成果31项,获得专利36项,培育家畜新品种1个、国家牦牛遗传资源2个、牧草新品种4个;制定省级以上的标准26个,出版著作17部。集成创新高原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20套(个),在青藏高原地区创新集成并推广应用了“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牧区耦合牦牛全年均衡出栏4218模式”等多个发展模式,使示范区的草地退化、沙化得到显著修复,牧草产量提高了20%以上,牦牛、藏羊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牧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z67nT4~2Xq1+2C
研究院一直以来根据“国家急需、创新引领、服务高原、造福青藏”的办院宗旨,加强创新团队、青藏基地、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汇聚学科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彰显优势特色,为把青藏高原研究院建设成为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和人才培养单位,为把我校建设成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做出贡献。 B,!8Ho2;6J013j
地址:双流区航空港开发区大件路文星段168号 p36Uo3-4dV3-3v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