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始建于1989年,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在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获得良好成绩。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运用遗传学知识和技术,深入研究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在作物遗传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做出创新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各种基因转移手段,培育适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作物新品种。 G1.1hO6~7xb1;,A
实验室现有研究组长2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2人,其中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验室现任主任傅向东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武维华院士。实验室围绕总体发展目标,整合各个研究组的优势,形成了5个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下列5个方面的研究:(1) 作物产量性状形成的遗传与分子机制,(2) 小麦籽粒加工及营养品质形成的遗传机制和分子改良,(3) 植物养分高效的遗传与分子机制,(4) 植物抗病耐逆的生理及分子机制,(5) 染色体工程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委重大、重点、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等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 a9?3Tf4;1jq7:7K
重点实验室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在不断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创办了"基因组学与新绿色革命论坛",建立了高级访问学者制度,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著名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经费的支持下,针对主要研究方向,以综合配套、集中管理、开放共享为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和仪器平台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建成了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的仪器平台体系,服务于本重点实验室以及周边科研机构。 H6+6zS3=8cn6+1I
在国家、中国科学院以及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目标,立足创新研究,加强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力争在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取得更大突破,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G2!6Pb1.4xS4~5E
历史沿革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在世界银行贷款资助下始建,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成立之初,只有5个研究组,一直致力于小麦细胞与染色体工程方面研究,成果斐然。1971 年获得了世界首例小麦花粉单倍体再生植株,深入研究了花粉配子基因型在再生植株中的表达规律、单倍体植株中染色体重组与变异机制等理论问题。建立了快速转移外源染色体的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第一个源于花粉单倍体植株的小麦新品种“花培1号”及国审小麦新品种“豫麦66”,开创了小麦花培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先例。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胡含研究员由于植物体细胞遗传学和花粉单倍体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经过20 多年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由细胞与染色体工程扩展到分子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设计育种,并在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回顾过去,我们应秉承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业精神和优良传统,保持实验室的特色和研究优势,潜心科学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世界科学发展和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S3:6Bu9.9ep4;9x
研究方向
1. 解析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及其调控网络,为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 a3~7et2!9IU1;3j
具有重要育种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v2-5Bd82iY6;4R
2. 从事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生物安全新型育种技术以及基因组编辑定向设计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 g3.9fm7!7vl4+4q
究,致力于推动基因组编辑在作物设计育种中的应用。 u52JT1=3Ps2+4K
3. 利用染色体工程、基因组设计等育种技术,创制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新种质资源,培育符合农业可 R99dc8~7AK3~8g
持续发展需求、具有高产、优质、稳产、高效等优良性状协同改良的农作物新品种。 A2?4ux1?4zy1;,T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 W9:30y5~9QT,:,w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