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学会简介
南京中医药学会坐落在南京风景秀丽的秦淮河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代嘉庆年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京就有“药王会”之设,并集资建立“痘神”专祠(又名长生祠)以为会址。1912年3月14日,在夫子庙长生祠,正式成立了南京中医学会,当时即有200余人登记入会,他们各自有着诊所、药铺,其中一些更是蜚声一方的名人,其中不乏被世人称之为“三卿一石”的京城四大名医朱子卿、武俊卿、随仲卿和王小石。选举出隋仲卿为会长、王小石为副会长。1928年10月7日改组为“南京市中医公会”,并召开全体会员大会,通过了学会简章,并推荐徐近仁、杨伯雅、隋翰英为常务委员。1929年,时任国民政府卫生部长的余云岫抛出“废止旧医”案,该方案激起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应,并直接催生了全国中医药联合会的成立,公推随翰英为联合会副会长。由南京医药名家随翰英、张简斋、杨伯雅、叶橘泉等人带领中医药界200多人,会同各地代表游行抗议,迫使当局撤销提案和解除歧视性法规。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南京中医师公会第一届委员会理事长为徐又椿,秘书长为王问儒,1942年第二届理事长为汪绍笙,秘书长为王问儒。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在大油坊巷39号,南京中医界名流周柳亭等11人依照民国政府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及医师法规定联合发起组织成立了“南京市中医师公会”,并通过了公会章程,张简斋被选为理事长,周柳亭、郭受天、王翰臣、井振亚为常务理事。当时有会员113人。 t9;5xL88tZ3:4M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革故鼎新扶植中医药事业,使已奄奄一息的中医药事业迅速得到了恢复、振兴。在党和南京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1952年12月成立了南京中医学会。张仲梁为学会理事长,濮青宇、隋建屏为副理事长,王问儒为秘书长。会员413人。学会在毛泽东主席“中国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号召下,开展各类中医药人员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技术培训,协助市政府开办南京中医进修学校,编写全市统一成方配本。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将南京中医开业人员联合起来,成立中医、中西医联合诊所,走上集体化道路。举办以中医药学术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为主,辅以短期培训,组织编写传染病防治手册,致力促进南京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t,?3DQ8.5Xf5:6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