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华学院信息化办公室简介
- 中心简介 U84qQ2!7MS1;7B
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信息化校园的规划和实施,协调校内外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各项事务; N4!9us7;6uL9+,r
负责公共机房的正常授课和大型考试的顺利举办; Y3~6zG2!9il2~5q
配合学校在线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 C2!7kt5~2iC8;,c
提升学校教学环境(含智慧教室)的建设; 08-6zU1?4BU7.5c
保障各场所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 O7+5tw,=3Dh1;9o
培训教师对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C6+1Mv3-,zq8-,N
统筹安排信息化校园的整体建设与维护工作,包括网络及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和应用系统平台建设、保证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的正常运行,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信息和数据服务; F2?5lM4:5LC2-5S
制定并执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保证校级纳入管理的信息和数据安全; l8=2AU5.5NV7=1G
协调与信息化工作相关的各部门事项及流程优化,为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意见,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R9-3gF6+4se9+6y
负责学校信息化基础培训和相关系统推广培训; r4;8nP4?9vW5!1t
为全校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m9!3hU7~7Hd8=3R
- 校园网简介 X9.2ls5:4lN1+9E
校园网共铺设校区内光缆20Km,保证了各校区校园网可靠连接。全校光缆连接楼宇总数达20余处。当前校园网实现了千兆(1Gbps)连接至校区内20余幢主要大楼,校园网PDS信息端口总数达2500余个,全校入网计算机约1500台。校园网已经通达全校所有教学楼,为学生提供免费Internet接入服务。 I9.3Kf7:2NA6=9G
网络中心开发完成了一套建立在目录服务基础上的校园网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系统,实现了校园网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每个校园网的用户可利用该系统所提供的统一帐号和密码使用经过授权的校园网资源(诸如:EMAIL、OA系统、无线网络和各种应用服务等等),管理人员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用户以不同的授权,为校园网用户使用网络带来极大的便利。 L2:4im3.4b0,7p
天华学院校园网有信心在未来逐步发展成为民办高校中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校网络,为将天华学院成为民办师范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S,+,tO8.7FP,:9G
- 校园信息化 U2!5ul6~40L4;5O
指导思想: F6;6Mz9=7fY7~7T
1.满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需求 S5~9qz,9Do2+2z
由于数字大学的影响力已经覆盖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否能够适应业务、技术、战略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步调。所以无论是基础设施、应用支撑、业务体系、安全运维、决策支持还是总体设计、技术路线和体系架构都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需要从在虚拟空间打造真实校园的全面需求出发,使数字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F1.6Ok5.2aF1?6s
2.满足共享与协作的需求 I5:9Sa8.9Xw1.7F
随着数字大学建设的不断扩展、完善和深化,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解决信息孤岛、资源管理混乱等问题,成为突出的需求。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整合技术和工具,实现对信息的梳理、整合和分享、提高对于核心数据来源和准确度掌握的程度,为满足涉及学校核心业务的全局需求提供基础。对于应用、服务和知识的共享和协作正逐步成为数字大学发展的趋势。实现各种人员、群体,各种应用、服务和知识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充分挖掘各方面价值,是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n7.4Fw7:7Bg1~3a
3.满足管理向服务转变的需求 S3:2qt42qJ75M
面对学校创建特色民办高校和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大学教育日益面临着管理向服务转变的需求。数字大学需要为这一转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分析校园网业务的特点,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采用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措施,确保数字大学的安全。 K6=7MJ6+5pa2,N
4.满足提供全面稳定信息服务的需求 Z4~9cp6-3p03;2I
数字大学的建设是复杂的整体工程,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稳定的投入。需要从不断解决其业务复杂性和技术的复杂性着手,建设数字大学灵活、稳定的基础架构、安全可靠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合理的业务流程,从而确保提供全面稳定的信息服务。 L6+6hj2.2Cr1~3V
建设目标: u7-6kX5~,fx4=7e
围绕学校建设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的总目标,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新一代校园网为核心、打造融合最新信息技术的强大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满足数字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深入多层次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完善技术保障平台,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提供直接支撑;创新应用、服务、知识的共享和协作模式,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学校核心业务的变革与进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全面丰富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集成,提供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信息资源服务;完善规范高效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处于国内外同行前列。 W7~,hO9;7XH,=3C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