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简介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单位从事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研究的权威学者,大多集中到了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研究部。研究部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学教学与研究中心,也是当时中国顶尖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语言学家最集中的地方,如于道泉、翁独健、翦伯赞、潘光旦、吴文藻、闻宥、杨成志、费孝通、林耀华、冯家升、傅乐焕、汪明瑀、马学良、王钟翰、程溯洛、陈永龄、沈家驹、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王晓义等都在研究部工作。 F4.8jI,:4kG4-2n
1980年,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改称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林耀华先生任所长。1983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学系,林耀华与王辅仁先生先后任系主任,建立起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1989年,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内第一个民族学专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也是当时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4年,由国家民委批准成立民族学研究院,包括民族学系、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科部、藏学系、民族博物馆和岩画研究中心,是中国民族学专业的第一个院级教学科研单位。宋蜀华先生为首任院长,1996年杨圣敏继任院长。2000年,研究院成立社会学系,研究院遂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研究院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从1997年开始,在教育部网站上进行的多次高校学科评比中,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每次参评,都获得民族学专业的全国第一。2012年,教育部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的全国“985”高校本科专业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整体排名评估中,民族学、博物馆学、社会学三个本科专业分列全国排行榜的第一、第二和第六位。2016年,在教育部进行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民族学位列A+、社会学位列B+,中央民族大学成功进入了“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民族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W1-7WL8.6KJ3-7p
目前,学院设置3个系(民族学系、社会学系、考古文博系),1个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4个校级非独立科研平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与民族发展研究院、海南校区环南中国海研究院),1个民族学信息资料中心。拥有教职工105人,专任教师89人,教授33人,副教授30人。 B7;50s7+8sZ5~1P
学院高层次人才荟聚,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科委学部召集人1人、教育部民族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5人、国家民委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9人,整体学术水平一流。 P,=,qA6=9eT5;4y
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本科创新人才实验班“孝通班”、7个学术硕士学位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民俗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民族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工作和文物与博物馆学)、6个博士学位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民族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社会学),具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生652人,硕士研究生523人,博士研究生276人。 w1!3rG2.2pJ1?2u
学院与国际学术界一直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近些年,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荷兰、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海外近30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达成实质性合作关系。2018年获批2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和“拉丁美洲社会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学院以“国际大都市多民族社会文化融合比较研究”项目入选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2020年北京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2020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海外社会文化研究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为深化和拓展世界民族与海外社会文化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抓手,也为提升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水平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增长点。 a6~9YW3~9Rm5.8Q
学院坚持“从实求知、学以致用”的学术传统,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国初在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等重要民族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时期在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国家工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如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调查、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一带一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学院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被中央及省部委多次采纳,成为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库”与“智囊团”。 A4:8EX4-3Kh2-2h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