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简介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前身为民族研究院,于2015年底合并设立。下辖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3个系,设有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所5个学术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3本科专业和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有民族学、中国民族史、民族社会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省级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V41dg2?4oR47S
办学历史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前身为民族研究院,2015年12月,云南大学在“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进程中,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成立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W1;7tY23Pr3;3k
学科建设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建设有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一个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W6.5Jo6.,QK2:3L
科研平台
学院作为学校的常设教学科研机构,内设党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教学教务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教育管理办公室、博士后人才培养办公室、资料室,以及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跨国民族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媒体人类学研究所、魁阁研究所、藏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20个子机构 l39Fi5;3pl83P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90名教职工,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7人。学院学生规模700多人,涵盖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与体系。 Q5;,HI4?4zx8+5h
人才培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立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深厚的学科传统,发扬扎根田野、科研创新、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魁阁精神”,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以及云南大学 “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向社会输送可靠、一流的学科人才。 c1+4EL7:2Vn3+4u
对外交流
学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英国女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联合国大学、美国施米内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近30所海外高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院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措施推进学术交流合作,每年邀请来云南大学访问讲学的国外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以及应邀到北美、欧洲、澳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访问讲学的专家分别在20人次左右。 a,=6xd9?1GK4!,s
专业简介
一、本科专业 t4;3ry2-5yc8:1d
1、民族学 d5.5yP6+5cg4.3K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传授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知识和影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从事民族与宗教事务、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务咨询与调查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I7;4ty9~5Xt5?6H
主干课程:民族学通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调查研究方法、中国民族、世界民族、体质人类学、宗教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民族考古学、影视人类学等。 M,,Zr5;1UQ7-1m
就业方向:民族学毕业生适合从事的工作,包括党、政机关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外事、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新闻出版单位、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和各类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以及基金会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等部门。 R9+2Ht3-8tA17B
学制:四年 K,?8mF7.,SM5:1J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H3-5SX62oZ5?9C
2、社会学 Z4+6YZ4:6MV,=3E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e1?3cU4=2Tl1;9H
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经济社会学等。 V8?6yv5.9ia4.2p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机构从事社会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也适宜从事传媒、市场调研等工作。 03-3Hc,!9OO8~8Q
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s4;7bt1!,XD8!6C
3、社会工作 T9?3hn9.7qU2+2d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巧,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基础性作用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是国家中长期(2010-2020)人才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六类人才之一。 a8=1h069yj2;3a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 T1+2HO7.1Cy7.8f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相关政府部门、有关事业单位、高校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从事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及学生服务与理管工作。 j6?5ky1:2KF7!1N
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t2.,Vo5;2DS3!2q
二、研究生专业 P,.6Uc3?,kW9.3u
1、宗教学 I1.4VI6,Rq28f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宗教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X6-4iH1;7fp1=2R
主干课程:宗教学通论、世界宗教、中国宗教、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西南佛教研究、宗教学研究方法、宗教社会学、佛教艺术研究、宗教学经典选读等。 R1;6pK8:7AO8=4V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f5+5xr8!8gL7:6U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累积不超过5年。 r,~6Tv6;9ef2+20
授予学位:哲学硕士 V1?9xZ8-6qy9.5S
2、中国少数民族史 K4!1Wy4!,Az1?3N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国少数民族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民族史研究发展现状及动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C95xk,~6AC6!2j
主干课程:社会与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经典民族志研读、中国民族史概论、中国西南边疆历史地理、中国边疆民族史料学、云南民族关系史、云南民族宗教概论、云南近现代民族史、族别史研究、西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和文化产业等。 Q1=7LA,+8xy3-2H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G4~9YE5!,HB7~,t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累积不超过5年。 d1~7tZ,~3Yc4.,R
授予学位:法学硕士 z9!9El4?2au6~8G
3、民族生态学 e1=1Je8+6oD4?,a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少数民族艺术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与研究理论相关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技能,具有独立从事艺术教学、创作、学术研究的能力。 F5=8Ol9?5YH5=,o
主干课程: 社会与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经典民族志研读、、生态人类学、普通生态学、民族生态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等。 q1+2Hj2-9QN4=,Q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N9.3Fo1;,aM14Q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累积不超过5年。 g3!8JL3!9pt7.4U
授予学位:法学硕士 K,=9ib,-,KF9;8R
4、人类学 r1+8Tw5~1ye6:4m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人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人类学学术发展历史及学科动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善于运用人类学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m9:3dW8+7yC7!,h
主干课程: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经典民族志研读、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人类学与中国西南族群研究、语言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象征人类学、女性人类学、传媒人类学等。 E94Iu4-4IW6.4I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x52lP7;1JZ,+4S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累积不超过5年。 Y6=,0i9:,jm66H
授予学位:法学硕士 f5:6rt9:9OA4-7L
5、民族学 M2=6vI9.8pS7;8F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熟悉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各民族社会和文化,具备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民族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熟练运用民族学调查方法,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l,!9VN4+1pS9.3j
主干课程:社会与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经典民族志研读、民族志方法与中国西南族群研究、民族学与人类学分支学科研究、欧亚人类学、专业英语等。 y5=,Fo3-1Yt910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s65Hp4=8Wq,=5j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累积不超过5年。 C3:8m04;2IX6~7Z
授予学位:法学硕士 C3!,mk5:6zJ2-6m
6、社会学 L8;8ot5~3OV,;,V
主干课程: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专业外语、SPSS软件运用、组织与社区研究、社会工作研究、文献检索、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福利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b5?1bi3:1VD3-6S
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必须掌握坚实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动向;具有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摘要,有一定听说能力。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个人人格培养,掌握专业操守。 Y3=10L4:9Gg1?8f
就业方向:能够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 Z3!6Nd1.7FK14E
授予学位: 法学硕士 f6=2wO3;2ua5!9L
7、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 K8:1kp2:9Uu47e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SW)为适应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要求而设立,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专门人才。 Z5?5oO8+8pM6;4X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十所高校之一,与香港、台湾和美国的高校之间有密切合作,目前办学质量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在海外也有一定知名度,培养的学生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在国内社会工作界有较高的声誉。 h5-3bN3:3eu1~9S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G45Ma3~2xM,~2V
主干课程:我校MSW硕士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高级实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专业英语》、《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规划》、《社会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专业课程,并在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的联合指导下完成800个小时的实习,结合个人实习内容撰写学位论文。 g2=3ne6.1UY3?4T
就业方向: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有国家民政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群团组织(共青团、妇联、工会、红十字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学生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法部门(社区矫正、禁毒防艾)、卫生部门(医务社工)、社会服务机构、企业(企业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 04;8oH8:,Sa1=2t
授予学位:修完本专业规定的所有学分,经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和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审核通过后,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 H7+7cq2.7Nf2:3j
三、博士专业 k8.,LX88xg8+1g
1、民族学 V4!6zb6.8Pi3:7b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熟悉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各民族社会和文化,具备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民族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熟练运用民族学调查方法,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a8+8nA4:8xD4?7v
主干课程: 民族学与人类学专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研究、哲学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象征人类学、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旅游人类学等。 a4:1Ay2=2Ip5=,o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O6-4MK4.9BC6?9n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累积不超过6年。 a2~8ph38At,.3H
授予学位:法学博士 v9.6r0,=5Fy67e
2、中国少数民族史 g,~4Mh6!5bZ1~,M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熟悉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各民族社会和文化,具备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民族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熟练运用民族学调查方法,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Y7;8oh7:5lY6.3p
主干课程: 民族学与人类学专题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中国近现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等。 X3-6mS3:5Cv4!2G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传媒、广告事业、社会评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政策设计和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机构。 y6:1Kt,:,AO7-6M
学制: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累积不超过6年。 n7?4Pr1+9yS1?4w
授予学位:法学博士 z2?4Rt9:5CS4-7K
3、民族社会学 m2-6Nn,?6aB4=3g
民族社会学是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本专业结合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着眼于族群关系和少数民族社会变迁,重点研究社会政策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与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等问题,通过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创新、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的揭示、跨学科及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比较研究,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社区建设,社会政策和民族社会工作等领域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N5~1LJ8:3nl2;2f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前身为民族研究院,于2015年底合并设立。下辖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3个系,设有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所5个学术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3本科专业和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有民族学、中国民族史、民族社会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省级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c7!9pV5?1Ly2?6V
办学历史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前身为民族研究院,2015年12月,云南大学在“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进程中,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成立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L4.7oX6;4iP1.8O
学科建设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建设有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一个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b8=1sQ2?7ib5?,B
科研平台
学院作为学校的常设教学科研机构,内设党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教学教务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教育管理办公室、博士后人才培养办公室、资料室,以及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跨国民族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媒体人类学研究所、魁阁研究所、藏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20个子机构 o2:3Re8.2nZ8+3l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90名教职工,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7人。学院学生规模700多人,涵盖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与体系。 q4~5RD8.5zq7=2E
人才培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立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深厚的学科传统,发扬扎根田野、科研创新、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魁阁精神”,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以及云南大学 “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向社会输送可靠、一流的学科人才。 W5;,VG1?5UQ8;9D
对外交流
学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英国女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联合国大学、美国施米内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近30所海外高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院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措施推进学术交流合作,每年邀请来云南大学访问讲学的国外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以及应邀到北美、欧洲、澳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访问讲学的专家分别在20人次左右。 m89xS4+1Oq3=1B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前身为民族研究院,于2015年底合并设立。下辖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3个系,设有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所5个学术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3本科专业和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有民族学、中国民族史、民族社会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省级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y,?8oe1~4lP6~4V
办学历史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前身为民族研究院,2015年12月,云南大学在“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进程中,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成立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K4!2Xr1-5aE3+,D
学科建设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建设有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一个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W2.2Ge9=4lL9:5m
科研平台
学院作为学校的常设教学科研机构,内设党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教学教务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教育管理办公室、博士后人才培养办公室、资料室,以及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跨国民族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媒体人类学研究所、魁阁研究所、藏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20个子机构 P3=6SQ7~6EI97j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90名教职工,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7人。学院学生规模700多人,涵盖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与体系。 k34Kc9=9l08-3r
人才培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立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深厚的学科传统,发扬扎根田野、科研创新、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魁阁精神”,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以及云南大学 “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向社会输送可靠、一流的学科人才。 x1~9Hg6:7Vp4-,h
对外交流
学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英国女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联合国大学、美国施米内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近30所海外高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院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措施推进学术交流合作,每年邀请来云南大学访问讲学的国外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以及应邀到北美、欧洲、澳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访问讲学的专家分别在20人次左右。 u2-9ob8-2kM3;1n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前身为民族研究院,于2015年底合并设立。下辖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3个系,设有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所5个学术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3本科专业和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有民族学、中国民族史、民族社会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省级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X4~7aX4!1qr7:9q
办学历史
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前身为民族研究院,2015年12月,云南大学在“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进程中,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成立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V7.5Mk8;4Id,-8A
学科建设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建设有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一个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F1.4AH2-8KK,~8k
科研平台
学院作为学校的常设教学科研机构,内设党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教学教务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教育管理办公室、博士后人才培养办公室、资料室,以及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跨国民族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媒体人类学研究所、魁阁研究所、藏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20个子机构 M73VE8;4RS3!7v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90名教职工,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7人。学院学生规模700多人,涵盖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与体系。 J1!1Nf,;9MC,.5h
人才培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立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深厚的学科传统,发扬扎根田野、科研创新、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魁阁精神”,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以及云南大学 “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向社会输送可靠、一流的学科人才。 N4~7ma94Ca5?7R
对外交流
学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英国女王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联合国大学、美国施米内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近30所海外高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院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措施推进学术交流合作,每年邀请来云南大学访问讲学的国外民族学/人类学专家,以及应邀到北美、欧洲、澳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访问讲学的专家分别在20人次左右。 S6=5MR2.4wv7?4Q
流动站简介
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是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民族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在教育部2015年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位列全国第二。本流动站的主要依托和管理单位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院设有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的人才团队为国家级团队2个、省级团队7个。团队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一级学会副会长2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16人,形成教研结合、学用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具有本—硕—博—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e8.7vG9.6Rk3.,Q
自设站以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民族学家讲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缅甸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等方式,为博士后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推进田野调查研究基地的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博士后的实践培训,推动对西南少数民族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提升民族学博士后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西南少数民族信息系统、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数据库、民族学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促进博士后的学术创新。 Z62Wn7?9Ft7;7o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