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简介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县域面积1306平方千米。 下辖7个镇。2019年末户籍人口176445人 。瑶族分布于占全县面积88%的山区;汉族分布于三江镇、寨岗镇等地,皆属平原丘陵地带,占全县面积的1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南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34691人。 K9.7ek1?7od3-,M
2020年,连南县生产总值为57.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6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19亿元,同比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20.4:24.9:54.7。 O5-3oF8:4qW6!9h
2019年12月,连南瑶族自治县荣获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T5?4tS3;1jd3=7w
历史沿革
连南地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属长沙郡,汉朝属桂阳郡,三国、晋朝属始兴郡,南北朝属阳山郡,隋朝属熙平郡(包括今阳山、连州市、连山等县市)。 M1:6mS2!4pe6?7q
唐朝、宋朝属连州,元朝属连州路(元朝改连州为连州路),明朝属连州。 A4:9RN2?3sF4-1j
据《连州志》和《阳山志》记载,连阳地区虽早有瑶族居住,但单独设立“理瑶”机构,则始于清代康熙年间。 m92iY6=5kS7+6v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建三江城,在城内设理瑶同知,隶属广州府,专理瑶务,行政区分属连州、连山、阳山版图。 b87yB4.,DY5;1k
雍正七年(1729年),改理瑶同知为理瑶军民直隶同知,仍属广州府。 P4?1ye83GS6!9p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又改理瑶军民直隶同知为连山绥瑶军民直隶同知,官府迁至连山县城(即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太保旧城),此时连山县改为连山绥瑶直隶厅。 02?40z5.7yU6=4y
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朝利用瑶族内部长期保留着的瑶老制社会组织,推行“以夷制夷”政策,千人之中设一瑶老千长(瑶长),赏给顶戴办事。瑶长下设瑶练3~4人,每月给饷银一两五钱,瑶长倍之。共设瑶长18名,瑶练64名,由瑶老中的富瑶充任,隶绥瑶把总,分管八排二十四冲,协助朝廷掌管行政“治安”事务,以钳制瑶胞。 d19Mm8:6BU7-8N
民国元年(1912年),连山绥瑶直隶厅改为连山县,县府内设“瑶务处”,管辖瑶族地区。 p1.8RV8!,N02;,y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连阳化瑶局”(相当县级),隶属广东省国民政府,次年分置一、二、三区,分别在三江(属连县)、太保(属连山县)、寨岗(属阳山县)设办事处,综理瑶务,但民事刑事案件仍分属连县、连山、阳山县处理。 t4?1wY1+9TI5:2s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改“连阳化瑶局”为“连阳安化管理局”,局址在山溪(今三排镇山溪村),因房屋未建成,实际上仍驻连州,遥辖瑶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迁入三江城。 K17GU2?7Lw5-5k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撤“连阳安化管理局”置连南县,县府驻三江城,统辖瑶区。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瑶区推行乡、保、甲制,但瑶长、瑶练仍保留,乡、保长多由瑶长、瑶练担任。 E8~7Hu8!,pU3+4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16日成立连南县人民政府,县府驻三江,辖瑶区,隶属北江专署。 x1-7jV8?20Y1~3P
1953年1月25日,连南、连山两县合并成立连南瑶族自治区(县级),把原连县的三江和阳山县的寨岗划入自治区的版图,隶粤北行政公署。 y7-5qW5=,hF3:5q
1954年3月,原连山县辖地划出,恢复连山县建置。 M6.,NB2~2VB8:6A
1955年6月,连南瑶族自治区改称为连南瑶族自治县。 A6=6RG9!,Fk2.1f
1958年12月,与连县、连山、阳山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县府设在连州镇。 v,:6wU7-,Vn3.,0
1960年10月,阳山县划出后,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为连州各族自治县。 z1!2Qh89VB75T
1961年10月,撤销连州各族自治县,恢复连南瑶族自治县建置,属韶关地区管辖。 D8;6bg6.9Br9:9z
1983年地、市合并后,由韶关市管辖。1988年1月新建清远市,划归清远市管辖。 N9!5vO2-1Rg5?4N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连南瑶族自治县下辖7个镇:三江镇、大麦山镇、寨岗镇、三排镇、涡水镇、大坪镇、香坪镇。 V32CA6-3hz1?3U
镇 合计 社区(2个) 行政村(69个) G4?1GT,~3bJ4+4g
三江镇 y7-3Rw5:3kk1!,D
11 F,:,PS,1Um7+,o
三江社区 J6+8I048To8+5s
联红村、六联村、城西村、五星村、东和村、金坑村、塘冲村、内田村、大龙村、新和村 Y4=6NL8+4nl1~2x
大麦山镇 Z5=9Fo7-2Ed7=6k
9 k8-7KA6!4Af1+4o
新寨村、黄连村、上洞村、白芒村、塘梨坑村、后洞村、中心岗村、塘凼村、望佳岭村 Z4!5Sq4~6Kb5!9n
寨岗镇 S8?3nX3+,Lj8.1H
24 w,;1lY7;1mu9.1E
寨岗社区 C86Bl2+,dt4?6X
新埠村、成头冲村、阳爱村、石坑崀村、金光村、东升村、官坑村、金星村、万角村、社墩村、山心村、香车村、铁坑村、回龙村、金鸡村、安田村、老虎冲村、称架村、吊尾村、石径村、白水坑村、新寨村、山联村 h1?9js3:2kt7+5I
三排镇 g1;,xF7=8se9;9x
10 y2;8ps3:1pq8!8w
山溪村、东芒村、连水村、三排村、牛头岭村、油岭村、南岗村、横坑村、蜈蚣田村、百斤洞村 l8;7Qd,?8if6!,D
涡水镇 U3-2xC7-4LY,.9E
6 S1,OZ5+8pl77o
涡水村、瑶龙村、马头冲村、必坑村、大竹湾村、六联村 F,?,tl4;5Nz1=2q
大坪镇 u4:9CW3=3Bd,-8A
5 T,?7yS6:,OR4!7c
大坪村、牛路水村、军寮村、大掌村、大古坳村 q8-7K08+6Hi2~2i
香坪镇 m8=4ID,~3fI6?,A
6 w2.1Pv6:2yK1+4O
香坪村、七星村、龙水村、盘石村、塘其儿村、排肚村 S7.7Ve4!8fw9?9r
连南瑶族自治县 a1+1so6!1cu81y
71 q2~,LX1!8bJ3?,i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099cU5-5tA3-,a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县域面积1306平方千米。东北部与连州市交界,东南部与阳山县相连,南面紧接怀集县,西面毗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角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 T,8rr3!5hB3.9O
地形地貌 E2+9ym8=5cm7=6u
连南县境南北纵横距约71千米,东西最大距离约45千米。地势北、西、南高,东部低平。山脉多由北向西南走向。山体中上部亘连着数百座山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1座。县境最高为金坑镇的大雾山,海拔1659米,雄踞于崔巍的群山之上。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起微山1591米,大龙山1574米,孔门山1564米,烟介岭1472米,茶坑顶1384米,大粟地顶1381米,天堂山1364米,大帝头顶1314米。这些山峰均属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余脉,方圆百余里,连绵起伏,逶迤纵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而东南部南岗、三排、白芒等地,是海拔250米至500米之间的石灰岩地带,属岩溶地形,石山林立。 U,?1DN3:7AQ9?4B
地质土壤 T1;4Vc7-3Pn,~2A
连南地质基底属于华夏古陆,为泥盆纪地层和二迭纪地层,地面母质基岩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沙页岩、板岩等。自然土壤有黄壤、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等5个土类。黄壤,多分布在700米以上的山地,成土母质以沙页岩、板岩、花岗岩为主;面积最大的是红壤,遍布全县700米以下的山区,成土母质以花岗岩、沙页岩为主;红色石灰土,为石灰岩风化而成,呈红棕色,较瘦瘠,多分布于南岗、三排等地的石林之间;水稻土,分布于全县水稻产地,有泥肉田、沙泥田、黄泥田、油泥田等。在崇山峻岭之中,瑶民在有水源的地方造出层层梯田,形成了连南独特绮丽的高山田园风光。 l7=9fu4~4zu,;9N
气候 v7+2zg,1Yz6.9q
连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5℃,气候温和怡人,总降水量1660.5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因位于南岭山脉南麓,山区立体气候明显,高山与平地之间温差达4~5℃。连南县的气候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过渡快,春季阴冷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风清,冬季寒冷干燥。 e,:3sR,~,bQ,-1F
连南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705.1毫米。降雨大部分在3至8月,尤其4、5、6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一半。日降雨量最大达185毫米。全年平均绝对湿度19.2毫米,相对湿度为79%,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299.5毫米。历年平均日照射时数1549.6小时。连南气候有两个特点:一是主体气候明显,高山与平原气温相差2~8℃;二是四季气候变化是夏长冬短,春秋过度快,即春季约69天,夏季约178天,秋季约66天,冬季约52天。春季阴冷多小雨,夏季炎热多大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C7;9MR7!4Ge,.3F
人口
建国前,该县主要有瑶、汉、壮三个民族居住。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约在1500年前,中原文化已传播到连南,汉族人口已有相当的数量。在隋唐时期,连南地区已有一定数量的瑶族居住,元代时已产生了独特的社会政治组织——瑶老制。明代形成了“八排二十四冲”(排即大山寨,冲即小山寨)。这里的瑶族,有过山瑶和八排瑶(排瑶)之分。排瑶是因为瑶民习惯聚族居住,依山建房,其房屋排排相叠,形成山寨被汉人叫“瑶排”,所以被称呼“排瑶”;过山瑶则因为其祖先以耕山为主,“食尽一山过一山”,迁徙无常而得名。 u74UQ7=9uh4:4P
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排瑶主要来自湖南湘江、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约在隋唐时期,他们祖先经辰州、道州等地,迁徙到连南山区结寨定居。过山瑶则在清朝时期分别从湖南和广西迁徙到连南,新中国成立后已建寨定居下来。壮族则在明朝正统年间后陆续从连山等地迁来连南定居。 c6.9de4+8Nk98O
瑶族分布于占全县面积88%的山区;汉族分布于三江镇、寨岗镇等地,皆属平原丘陵地带,占全县面积的12%。据2005年人口统计,全县共有156523人,其中瑶族80972人,占总人口的50.73%;壮族1523人;汉族7万多人,大部分为客家人。还有少量的回、满、黎、彝、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 v5+9zj37kC93U
截至2019年末,连南县户籍总人口176445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男性人口92098人,占总人口的52.20%;女性人口84347人,占总人口的47.80%。少数民族人口100845人,占总人口的57.15%。其中:瑶族人口98506人。全年出生人口2402人,人口出生率为13.15‰;死亡人口1068人,人口死亡率为5.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年末常住人口13.56万人,比上年增长0.4%。 i4~,nI6=7wu5!1r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南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34691人。 y2?4bC48Ut3.6q
经济
综述 j8?8mT9=,YD1~3G
2019年,连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6亿元,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10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30.82亿元,下降1.4%。三次产业结构为19.7:22.6:5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496元,增长2.6%。 09+3Bz4!7Oe2;9z
2019年,连南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亿元,增长20.06%,比上年同期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2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87万元,增长25.5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7亿元,增长9.02%。 i6=,hQ2:5tD,9m
2019年,连南县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3.6%,八大类价格指数呈现“六升二降”格局,总体价格指数涨幅处于温和上涨的态势。从八大类别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来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9.7%,衣着类价格上涨2.5%,居住类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教育文化和娱乐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2%,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1.4%。 G4~9zZ2.7Ah1-3z
固定资产投资 o7?4OI4~8LA5=2e
2019年,连南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4.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6.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67.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8%。民间投资下降49%,其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4.2%。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来看:采矿业下降55.4%;制造业投资下降82.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5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60.9%;住宿和餐饮业投资下降96.1%;房地产业投资下降2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8.6%;教育投资增长1.7%;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32.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97.3%。 x3~1Io7:8qZ3.,s
2020年,连南县生产总值为57.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6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19亿元,同比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20.4:24.9:54.7。 C8+3Qf5+3El76o
第一产业 c3-5bX8+5jp,+1u
1953年前,今连南瑶区属连南县辖,汉区三江、寨岗(含寨南汉区)分属连县、阳山县辖。其土地占有,属封建土地所有制。 Q5;5OB6?8Td,~6N
1950年,农业总产值50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40万元,占48%;林业产值125万元,占25%;畜牧业产值115万元,占23%;副业产值20万元,占4%。 X4=1Vy,!3Yv,?3B
1978年,农业总产值234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208万元,林业产值391万元,畜牧业产值510万元、副业产值227万元、渔业产值8万元。 z27Vq9=1yU8;,H
1988年,农业总产值4002万元,是1950年的8倍多。其中种植业产值1644万元,是1953年的6.8倍多;林业产值1065万元,是1950年8.8倍。畜牧业产值681万元,是1950年的5.9倍多;副业产值565万元,是1950年的28.2倍;渔业产值47万元,比1950年增加47万元。 I1~,jA7.,rg,~2A
2019年,连南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99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19亿元,增长2.9%。农业产值9.95亿元,增长4.38%。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40万亩,比上年增长2.9%。全年粮食总产量3.12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水稻总产量为1.92万吨,增长6.0%。蔬菜总产量12.30万吨,增长6.5%。全年实现林业产值2.69亿元,增长11.11%。年底森林覆盖率为80.88%。全年畜牧业产值3.01亿元,下降8.97%。全年生猪出栏3.99万头,下降37.8%。全年家禽出栏184.83万只,比上年增长11.3%;肉类产量7685吨,下降15.3%。全年渔业产值0.18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全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C25Zd7?8wo9?3d
第二产业 o23CI8-,gi9,x
连南地域自唐代至民国有采铅、炼银、冶铁铸锅、采砷炼砒、采煤、造纸等工业。少数由官府督办,多数民间私营、自管。 y7-6dj9:4Jc6=5K
建国前,连南工业多属个体经营,少部分由官家督办。建国后工业、手工业经营体制几经变更。今有国营、集体、私营、外资工业等形式。195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省属企业1家,产值173万元,占总产值91.53%;集体企业10家,产值16万元,占总产值8.47%。1978年工业总产值2217万元,其中全民企业1409万元,占63.5%,集体企业产值468万元,占21.1%,村以下产值340万元,占15.4%,1988年工业总产值4128万元(省、市属工业未计入),其中地方国营2025万元,占49%,二轻78万元,占1.9%,乡(镇)1200万元,占29.70%,私营工业产值825万元,占19.4%。 w7-1jQ57SQ3.4l
2019年,连南县规模以上工业在2018年新增企业、上半年雨水充足、企业订单量增加等有利因素拉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3.38亿元,累计增长4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71.3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亿元,累计增长32.2%;完成销售产值3.42亿元,累计增长44.8%。全年完成营业收入3.49亿元,累计增长19.8%;实现税金总额2746万元,增长0.1%,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308万元。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家,实现总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28.9%。 I3?3HB4:10s4=4G
第三产业 Q2:6Wu9~80p,-2k
瑶区地域辽阔,向以种田耕山为主,生产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明崇祯十五年(1642)曾在军寮洞(今大坪军寮管理区所在地)设置咸宁堡圩场,清光绪年间又在白芒开设圩亭,皆因交易稀少,自然废弃。境内出产的木材、花生、油桐、茶叶、竹笋、生姜、果类等农副产品,均由生产者挑到附近汉区市场,如连县的三江、石角,连山的太保、木、永丰、福堂,阳山县的黎埠、寨岗等地出售,换回食盐、棉布、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一些汉人,以货郎担进瑶寨贩卖日用品,熟悉瑶情的,还固定开设小店,加工米酒、豆腐,兼营油盐杂货。到建国前,此类小店共有200多户。 I,?3yY6;7uY2!8I
汉区的三江,地处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通要冲,是来往客商必经之地,又是瑶区南岗、三排、涡水、军寮、金坑等地商品集散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三江城设三江协后,常驻官兵2000多人,商业随着兴旺,私人开设商店增多,如南门街的敬昌、亨泰、裕和发等,西门街的董和昌、邓吉昌等。这些商店除经营酒、米、油、盐、布匹、日杂外,还兼营大宗杉木生意。其时三江河可通行载重万斤货船和流放木排,运至连州、清远、广州交易。乾隆三年(1739)又在文子墩建新城,遂成为商业中心。外地人来三江经商增多。当时南海人开设的广盛、德安商号经营榨油、竹木、饼食,恒兴号经营面粉坊,均兴号经营水磨坊,义安号开办棉制厂,盛极一时。1938年抗日战争广州沦陷时,广东省府部分机关学校迁来三江,人口剧增,市场繁荣,尤以饮食业为兴旺,此期间陆续开业的有三六九酒店、四、五六酒店、西园酒店及星江楼,酒楼都高朋满座,客商云集。1945年抗战胜利后,外地人迁回广州等地,人口顿减,三江贸易下降,经营缩小,一直持续至建国初。 F9~1Nj5-8ik1?9A
汉区的寨岗,地处阳山县北部,与附近瑶区白芒、九寨、白水坑等地相连。明朝中期外地汉人陆续移来居住,崇祯十三年(1640)设置永安圩(今寨岗镇老埠),以利瑶汉族人民赴市交易。清道光年间有大批客家人从粤东迁来寨岗落户,人口大增,生产发展,又在老埠对岸开设新埠,以木桥连接,合称为寨岗圩,是瑶汉族人民赴市交易场所。李就记、梁忠和、罗五合等30多间商店,经营酒、米、油、盐、煤油、纱布、日杂、缸瓦以及木材等。当时寨岗河可通小船和放运木排至黎埠,直达清远、广州。清末至民国时期,寨岗还开采矿产,生产土糖,兴办榨油业,盛极一时。 W5;,iw7=8KU7;4s
三江、寨岗两地,计有资本雄厚的商店60余户,200余人。商人中分别为广商、楚商、本地商人三种,经营出入口的多为广商,其中南海人最多,其次为清远人、东莞人、顺德人。入口货中最大宗为食盐,其次为纱布、煤油、洋杂、海味、京果,货源来自广州、佛山;出口货以粮食为多,每年5万至6万担;其次为竹木,每年30余万株,生猪每年7000多头,南运清远、广州销售,另外经贩商运往广州的,以油类、麻类、花生仁、瓜子为大宗,旺月达千余人,淡月也有500-600人来三江、寨岗采购。抗日战争胜利后,水陆交通恢复,湘南一带货物,多由火车南运,部分广商南下沿海投资,广州等外地民众陆续迁回原地,外来人口顿减,商业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D,1vZ1.4Bl8!7y
1955年至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9户私营商业成为公私合营商业,87户小商贩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分别归口国营商业和供销行业管理。 u1.8OL5~4QI7!7z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扩大,国合经营机构增多。1961年10月恢复连南县建制时,县商业局管辖的有百货、糖专、食品、药材、饮服公司和寨岗批发部;县供销社下属有生产资料、土产、果副等公司和12个农村基层供销社;县粮食局下设12个粮所。1962年,成立连南物资局;经营工业和建筑器材。1976年10月,成立连南外贸局负责出口业务。 F9~1Fc3;,Sz1~7m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业系统增设纺织品、五交化、民族特需用品等公司,供销系统增设货栈、日杂等公司,地方办的农工商综合性公司纷纷成立,个体户大批涌现出来,至1988年增至1572户,从业2439人。 y6;40I4+8kX2!1M
交通和邮电业 X87zL8=5AL4.3b
2019年,连南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9572万元,比上年增长4.7%。年末连南县境内高速公路58.5千米,国道5.7千米;省道111.322千米;县道110.861千米;乡道868.19千米;村道301.737千米。年末固定电话机总数达6613部,比上年下降27.2%。固定电话机普及率达每百人3.7部,比上年减少1.5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84万部;年末宽带用户23749户,比上年下降4.8%。 M8?7uX4!4bx7=3g
国内外贸易 F5-9Fm8?9ap75c
2019年,连南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亿元,增长8.6%。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8.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8100.9万元,比上年增长8.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446.1万元,比上年增长36.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366.1万元,增长6.8%。 s7;7pD4;8To2?9g
2019年1-12月份,连南县外贸进出口总额9136.4万元,同比下降30.5%。其中,进口7480.1万元,增长108%;出口1656.3万元,下降82.7%。实际利用外资1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5%。 P1-8Gy97XT3-,K
旅游业 P,=7NT,=4yZ2?9B
2019年,连南县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赛、稻田鱼文化节、第十一届瑶艺节等体育赛事和特色节庆,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连南县旅游、消费增长。全年共接待游客3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旅游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4.5%。旅行社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9352人次,组团出游人数12569人次;酒店宾馆及社会旅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景(区)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 X2+9sE5~1Ff6.90
金融 W2+,qa,+6ta9-4b
截至2019年末,连南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07亿元,比年初增加21296万元,增长4.6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2.19亿元,比年初增加1.81亿元,增长5.9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60亿元,比年初增加1.52亿元,增长10.06%。金融机构存贷比约为34.5%,比2018年提高1.7个百分点。 d7.2pi1=2nx4+1O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j7~8AA42gp7;4j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创办于1953年,前身为连南民族中学,在2004年经过资源整合,将初、高中分离,把原民族中学、三江中学、寨岗中学三校高中部合并重新选址、规划,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后,不断优化创建,大大加快了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发展。2008年,连南瑶族自治县又投入2000万元创建省一级学校,不断加快学校的建设步伐,使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取得了省市教育部门的肯定和认可,于2012年2月,顺利通过了省一级学校认定。 F57Gz3;2Pg1=6X
连南职业技术学校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广播电视大学、县成年人中专三间间合并而成。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50亩(山地除外),建筑面积约7800千方米。2006年该校与清远市第一职业学校、广东省经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采取1.5+1.5的做法(即在县职校就读一年半,在联办学校就读一年半),分别在县职校设立办学点。职校2006年专业设置共有9个专业,其中县职校自办专业有幼师、机电、会计、旅游服务4个专业,联办专业有电子信息技术、皮革服装设计、数控、模具制造、汽修5个专业,为学生提供较大的专业选择空间。 c1~8KL3!2mz,.,G
2019年,连南县有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32所,幼儿园18所。2019年9月,连南县普通高中招生854人,在校学生2476人,毕业生784人;初中招生1863人,在校学生5236人,毕业生1577人;小学招生2891人,在校学生15479人,毕业生1958人;学前教育招生2759人,在校学生6085人,毕业生3043人。年内共有693名学生被各类本科、大专院校录取,录取率86.3%,其中本科182名,专科511名。 h91CH4.7ID5=7x
医疗卫生 l,~4ze5;7Zj4?6C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c7;2ci4-6fG,-8Q
截至2019年末,连南县有各类卫生机构94个,其中:医院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9个(村卫生室74个)。实有病床45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129人、98人,注册护士337人,药师37人。 k24sK9~4sv9!5S
历史文化
排瑶服饰 w1.9hD1.8MM9+8i
瑶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五彩斑斓、古朴多姿的服饰,便是其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就有对其先民"好色衣裳"和"衣裳斑斓"的记载。千百年来,尽管瑶族处于迁徙、游耕状态,但其服饰仍然保持款式繁多、色彩夺目、图案古朴、工艺精美的鲜明瑶族特点。 R2?1rn57Da5:1Q
头饰 e3~4nW56Rp,~5h
排瑶男女老少都留长头发、盘结头上成圆锥武形。为了美观,他们的发髻上缠有红、绿、黄色绒线,再插1至3支雉鸡尾。耳吊铝、锡、银制的耳环,脖子上套上数个项圈。这是一般男女共同的打扮。男和女的头饰装束明显的区别在于:男界裹的红头巾,一丈多长,把头顶缠成个大磨盘似的,插的鸡尾宝剑似的,显得非常威武。而女界裹的是绣花头帕,头帕里还缠有玉镯形的"白木通"(一种海绵状的树蕊),或野薏米串珠,插的雉鸡尾是白色柔软羽毛,并插有银簪或银钗、山花等装饰品,显得十分秀丽端庄。凡是披戴头帕的女性,均为结婚的标志。未婚的姑娘,头上是不罩头帕的。军寮、大坪等地瑶排,结了婚的妇女,头戴竹壳大板扎成"小楼",佩戴各种银牌、银钗,庄重耀眼,更显瑶族特色。除了头饰、项圈,妇女们还戴铝制或银制的手镯,富裕人家的妇女戴的则是玉手镯、金耳环。孩子们多戴铁制或铝制的脚镯,以示避邪恶,吉祥如意。 O9?5oc8!4Kw16i
服装 h9;2Ym78Vl4.9K
排瑶不论男女,皆穿无领无扣开胸的枇杷襟衣。这种襟衣宽大兼长穿在身上,叠于胸前,再用一丈多长的腰带缠于肚脐。下穿短至膝盖的宽如水桶的"水桶裤"。这种服饰是当地特制的粗纱绵布,染上蓝靛色、咖啡色、棕黑色等色泽。布质坚实耐用,加上衣边贴上绣花或白布边,显得美观、纯朴、独具瑶家风采。男女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男衣短于肚脐;女衣长于大腿。男界缠红腰布,女界缠白腰带,一目了然。由于他们穿的是"水桶裤",膝下打脚绑,脚绑有白布、黑布、黄白花溜布,从脚踝缠至膝头与裤脚相接。过去他们皆穿插草鞋或布鞋,多数人穿胶鞋、解放鞋。不论什么鞋,都是在汉区买来的,瑶家妇女会绣花,而不会做鞋。大概祖辈都没有做鞋的习惯,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s4+9oy7?6oF1+9u
排瑶还有节日盛装和"嫁装",一般在出门探亲访友,上街赴墟,逢年过节才穿着。这些盛装皆刺图案花纹,图案取材于生活,如飞禽走兽,流水行云,山花野地草,缠藤攀蔓,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物,几乎都被融汇到了瑶族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之中。同时还配围裙和披彩色披风上,五颜六色,图案各异,光彩夺目。披风上面吊满金属造型的铜鼓、铜牌、铜锣、金龙、白马、麒麟、狮子、凤凰等等。头上加戴金花银簪、铜牌铜鼓,走起路来金光闪烁,舞蹈起来丁当作响。这种盛装,男界自备,女的随"嫁妆"从娘家带来,归各人终生受用,到了百年归寿,当作寿服,盛装入殓。 s,=,aw,.5hq,+2G
平时,瑶家随身带的装备还有:男界鸟枪、兽皮袋(装火药、烟叶杂物)尖咀柴刀三伯宝。女界的绣花瑶袋、高脚太阳伞、钩咀柴镰也是三件宝。 S,:9qs5?4nE88h
服饰变革 Z5!6HK7:1Kf6.8g
关于排瑶服饰,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有人提出要"破四旧"强行威逼瑶人改装汉化,遭到了瑶族群众的强烈反对。一些参军、外出读书回乡的瑶胞,还蓄发留装,穿回瑶家服装。因为他们生活在深山大岭,从事植树造林、打猎、耕山等山地劳动。经常爬山越岭,披棘斩荆,裹头巾可防芒叶、荆棘刺伤头颅;穿短裤便于在崎岖路上行走;打脚绑防止毒蛇、山蚂蝗和山上流石袭击。所以,至今除了一些年轻人上街赴墟改穿汉服之外,中年以上的瑶胞,尚穿瑶服。 L,~4Jn,=4BW55p
瑶寨建筑 w5;6fF,;7vw4=6z
连南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极为壮观。 T5!4Zi1=,UP4+4t
瑶民一代接一代地开山不止,在险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而且供水设施完善。同时,他们开垦耕地,种植旱粮;在高山陡坡种上竹木,营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森林;有水源的地方,他们依山开垦梯田,种植水稻。他们在明代修建的寨门、寨墙、石拱桥、石板道、石棺墓以及明清时期建的青砖瓦房等,虽历经数百年,但风貌犹存。 K74cY9?9vP2!8u
千年瑶寨就是一处大“碉堡”。山寨建在易守难攻的半山腰,四处设防,壁垒森严,据说历史上曾多次抵挡住敌方的进攻。我们见到的重新修复的寨门口高约7米,宽约2米,门两边和顶上全是用坚硬的大石头垒成,寨门左右两边,也全是用石头砌起的围墙,足有一米厚,足以感受到它的坚固。 b9=9Et7?6et,;7A
瑶寨里没有旅店,最好住在瑶民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走的时候,留下一些钱就行了。还可以到连南县城住。 H,?1dm9!5qg5=5j
瑶寨歌舞 K9=4Ni3:2CB6+1Q
概述 o5~4cA3!,bW,~2l
瑶寨是歌舞之乡,每逢十月十六盘王节、耍歌堂,或七月七开唱节、新春游坡节等盛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打起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声嘶力竭才罢休。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声好比山溪水,千流万支汇成河。 w,;4Pg6-8Fr,:40
瑶歌 k2;1Xq8;6Gv7;6f
瑶歌是排瑶人民口头文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唱歌是瑶族人民的家常便饭,男女老少者都是唱歌能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歌代替语言。为此,瑶胞自幼就开始学唱歌。瑶家每年除夕之夜,长辈就教晚辈唱歌。男的学唱红白喜事的"贺歌",待人接物的"礼节歌",生产劳动的"气节歌"、"知识歌"等等。女的学唱"绣花歌"、"生孩子歌"等等。这些歌都有一定的格调,让孩子自幼就学会,长大了出社会上好应酬。平时,老人们在茶余饭后喜唱叙事长歌,往往一个故事唱一个晚上,就像山溪流水,娓娓动听。由于唱歌如此风行,瑶民上山劳动,即兴而唱,以歌对答,或放喉斗歌,你唱我和,情趣盎然。 l2+2Ic1~7cy3;,s
瑶歌以长短句为主,没有一定的章法,可以说都是自由体。其歌音乐旋律变化不大,仅有"爬山调"、"情歌调"、"师爷调"等几种主体唱腔。唱歌根据内容填词,但瑶歌手选择调式很灵巧,在山上一般唱"爬山调"或"隔山对歌调",在家唱歌叙事,即唱"自由叙述调"。如《贺新房歌》,客人恭贺主家乔迁之喜,就用"自由叙事调"。 O,?5Fr2.4fF55S
倘若是"耍歌堂"对歌、斗歌,就用粗犷、豪迈的"隔山对歌调";若在山间劳动或打猎,就用山野风韵浓烈的"爬山调"。 b8.3Ua4.2iZ81Y
虽然,瑶歌的调式不多,音阶变化不大,但是,瑶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世事万物皆有瑶歌。具体说来,有交际用的包括红白喜事在内的“礼节歌”;有传播生产知识的“生产歌”;有谈情说爱的“情歌”;有唱历史传说、故事的“历史叙述歌”,如《水淹天》、《盘古歌》等等;有传播宗教信仰的《师爷歌》;还有汉区,壮乡流入的《刘三妹》、《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歌唱新生活的各种颂歌等等。 W1+,bK7=1Kr78P
舞蹈 k3?5yS9:1NK7+5u
除了唱歌,排瑶民族还喜欢跳舞。比较流行的有《长鼓舞》《游神舞》等等。这些舞蹈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文化生活敢不断跃起来。自治县人民政府除了尊重瑶族传统节日,开展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之外,还相隔数年举行民族文艺会演,繁荣瑶山文艺。反映瑶民生活的歌舞应运而生,一些精彩节目如《绣花舞》《采茶舞》《打猎舞》《伞舞》等等,经过提炼加工,形成保留节目,流伟于瑶区,并选送上省市、全国参加各种会演。 v3!8CK5:5wH4+,C
瑶家特产 V5!2qg5=9ZZ39y
糍粑、竹筒饭、火烟肉、猪肉炒油毛菜等都是地道的瑶家特产,青菜都是房前屋后种的。瑶家的米酒入口软软甜甜的,后劲不小。瑶寨里还有个“公社大食堂”,招待外客。 s9!6Wa9=4Ld2?,U
瑶家节日 F3+6fb4?5Sm5+,O
耍歌堂 G2:,Yw2?8BA3?1v
"耍歌堂"是八排瑶民喜庆丰收,最隆重最大规模的传统节日。据《广东新语》载:"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堂,男女集跳舞唱歌。同时自由结婚,礼仪简单"。由此可见,瑶族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耍歌堂"是传播历史知识和喜庆一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 j1+,WY7;7bz,?1C
瑶寨的歌舞是很有“仪式感”的。首先是鸣礼(铳)炮,九响铳炮一放,人们就兴致勃勃地“出歌堂”了。浩浩荡荡的歌堂队伍由祭仪的主持者——“先生公”带领,罗伞和竹幡队跟在后面,继而是长鼓队、牛角队、铜锣队、唢呐队、歌舞队等等,鼓角喧天,载歌载舞。 d9-9gI4;,bL4;1J
出歌堂的众人到达“歌堂坪”后,便进行“过州舞”表演,相传排瑶的祖先迁徙到连南时,一共过了九州十府,历经千辛万苦,“过州舞”因而得名。过接下来的长鼓舞表演,富有传奇色彩,这是连南排瑶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舞蹈。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勤劳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搭救了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名叫房沙十三妹,两人倾心相爱结为良缘。可是玉皇知道后,令雷公下凡迫仙女回宫。仙女嘱咐唐冬比去砍琴树造长鼓,舞之蹈之击之七十二遍,即可上天相会。唐冬比照办不误,果然如愿团聚。从此瑶胞们跳起长鼓舞,表达对忠贞爱情的祝福。 v3;8Fo8:,Ss,;,B
排瑶婚俗 d1-1GC2:6Iq1=,s
穿上盛装的阿妮 D6~4PF7;,ZD5:2i
穿上盛装的阿妮 N1!1di3;3XT56r
自古以来,他们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严格限制血缘婚,同房姓宗族之间不准通婚,即使是异姓,舅姑姨表之间也不能结合,一定要过了3代之后才能通婚。 j1+6gt4+3Ol2.2V
瑶胞谈婚的主要方式是“讴莎瑶”(即唱歌恋情),通过“对歌”自由选择自己的心上人。唱歌谈婚,有的在节日对歌时进行,有的在山上劳动时隔山对歌,最盛行的是晚上到女方家窗前对歌。瑶家少女长到18岁左右,晚上即有男青年上门唱歌,有时是一个男青年单独邀姑娘唱,有时几个男青年同时轮唱。姑娘如果对唱歌的男子有情意,即和他对唱;如果无意,她即默不作声地从窗口传出火把。其意除表示谢绝求爱之外,善良的姑娘还希望这位小伙子不要气馁,拿这火把照路,去别处觅姑娘谈情求爱。在众多求婚者中,如果有一个青年被姑娘选上,其他青年不仅不会嫉妒,而且还衷心祝贺他唱歌求爱得到爱情。 a78VN,=9iQ5.,M
唱歌谈婚成功后,双方会互送信物,一般是姑娘送小伙子绣花锦袋或红头巾,小伙子回送姑娘银耳环、银簪、银手镯等饰物。然后,男方即请媒人去女家说合,父母一般都会同意女儿的选择。征得女方家同意后,男方即带着鸡、猪肉、豆腐、米酒、盐巴、茶叶等礼品到女方家行“定婚礼”,俗称“送盐包”,商定结婚的日子。男方准备物资办婚事,女方筹备“嫁妆”。 t5?9lQ4+9NO4:3r
男方的聘礼,以“嫁肉”为主,每个“嫁肉”3至6斤猪肉,视女方内亲多少而定。此外还有象征性的红包、酒、鸡等,女方不强求,一般情况下,有几百元就可以解决聘礼用项。 S7.6Nz8~8hj,:9v
过去,女方嫁妆主要是刺绣“嫁衣”和木柴。女方需砍几十担木柴作嫁妆,表示新娘是勤劳俭朴之人。此外,还有棉被、水桶、脸盆、柴刀、锄头、太阳伞(富裕者还有少量的田地山林)等嫁妆,嫁女如搬家,贴钱嫁女。改革开放后,瑶胞的生活改善了,许多人购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做嫁妆。 J7!1TC2!,YT8;7S
排瑶的婚礼中,有一种“炒黄豆”的奇特习俗。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将要做新郎的小伙子身着盛装,与伴郎一起去新娘家,探望新娘。吃过新娘的“炒黄豆”后,新郎和伴郎便立即离开。新娘则请来相好的姐妹和对过歌、谈过恋爱的男朋友,亲自炒黄豆,煮花生,泡浓茶,热情款待。大家边吃喝边唱歌,互相祝福,直到天亮才分别。 f7!,wx4+6qY8-8o
新娘的出嫁喜宴要由舅父主持。喜宴结束,即出嫁。由嫂子给新娘梳妆打扮。请先生公(师公)念过瑶经后,新娘倒穿鞋出厅堂(意为虽然出嫁了,但心里仍然向着娘家),向祖先、爷爷、奶奶、父母等行礼哭别,送嫁舅和姐妹亲嫂等,即一边劝慰,一边把新娘送出家门,擎起太阳伞上路。 g3=5sf6-9lJ3=6o
送嫁路上,每逢过溪过桥,新娘乘机撒娇刁难新郎,站在桥头或溪边不走。这时,新郎便知趣地背起新娘上路,大家则以此取笑逗乐。 X3;5KC4=9sO4:9U
送嫁队伍到了男方瑶寨路口,新郎家派出的歌手已准备好米酒把路拦住,举行迎亲对歌仪式。双方每唱一首歌要喝一碗酒,互相表示敬意,大约要唱半个小时才接亲进寨。 q1!4O06~1oa2+1S
新娘到了新郎家门口,由先生公念瑶经,举行驱邪和祈福仪式,才被接进洞房。在婚宴上,主人和客人边吃喝边对歌,祝福和赞美新郎新娘。喜宴间,新娘端一盆热水,由家婆领着去给男方亲友们洗手,介绍认识,亲友们给红包表示见面礼。喜宴要闹几个钟头才告结束。 U2~6Im4~80z2+1v
排瑶实行从夫居,从父姓的制度,即使过继的儿子或入赘的女婿也要改从父姓。排瑶家庭,丈夫是家长,主持经济收支和社交活动,但不专权,有事多与妻子商量。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同甘共苦,离婚现象很少。过去,排瑶人的离婚手续十分简单,如感情不和,经亲友和瑶老劝说无效,即可离婚。各自找来本家的叔伯兄弟和瑶老作证,并带一竹筒酒到寨路上,背对背喝完酒,瑶老将竹简砍开两片,夫妻各持一片背道而别,便算是离婚生效。离婚再嫁不受歧视,但再嫁时婚礼比闺女出嫁稍微简单。建国后,瑶民结婚离婚都自觉到政府有关部门去办理手续,但其独特的婚恋风俗仍然保留着。 n3;6vG3:4BI7=3n
方言 P5;70Y6=2LE4;2j
世居境内的民族有瑶族、汉族、壮族。使用的语言主要为瑶语和汉语两种。其中,瑶语分为八排瑶(藻敏)语和过山瑶(优勉)语两个土支(方言)﹔汉语分为客家、粤语两大方言6个土支。 B,!1VJ2.3Gw4?3W
境内汉族,主要是客家支系,有部分古粤族,主要聚居在寨岗、三江两镇的低丘陵地带。 I1:6Kc25PJ2+2i
客家支系,遍居境内汉区,讲客家方言,因此,客家方言为境内通用语言。连南客家方言,从语调、声韵母的差异上,又分为三江话、寨岗话、潘姓话、河源话四种。 E,.2Xx4?,mD5-,a
古粤语,境内讲古粤语的汉族,分布在三江镇的东和、寨脚、新岩,寨岗镇的阳爱、社墩、城头冲、官坑、安田、山心、回龙、金光等村寨,大多为广州、南海、顺德等珠江三角洲地带迁来。连南粤语中又分为啊B声、四会声等语支,差异不大。 K2-4Qo7!3iv3=9u
所获荣誉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歌堂”、“长鼓舞” M5+7uF8+2cW5!4t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南岗瑶寨 L64ll9=6CP8?8q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岗瑶寨、油岭村 l8!,NE3:2NZ,2C
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 D9-7Mg1.3tl1.7Q
中国油茶之乡 F4-9mf9-4Sj5.3t
中国蚕丝之乡 i9=8nS6-9fB5.,V
中国无核柠檬之乡 f1+6Wk4:,LV7~6F
中国瑶族刺绣艺术之乡 L1;4dw6!9UG4-8h
广东省绿色名县 T,+4ap1;8OZ2~9x
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N6;8Mw58JC6=2T
广东省教育强县 y7;1ht9-2Ui3!7n
中国最美县域 t5=8jZ4;4hG3=6O
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v4.1X061EB1.4Q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w3+4HL6!7Tj7~2r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C7!6qW39PG6;1r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S3.1BC5?8Xm6+,M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