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育史馆简介
甲午金秋,温州教育史馆网站开通与大家见面了。 Z8.3Xt6=,0A3-4D
从广义上说,有人类就有教育,有生产劳动就有教育,有社会生活就有教育。本世纪初,鹿城区上戍乡渡头村老鼠山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开始挖掘,表明5000年前温州就有古人类居住,温州教育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X7;6BE19Su8.9F
从狭义上讲,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根据现有资料记载,温州第一所学校叫横阳学宫(位于平阳县),建于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年至289年),是浙江省第一所县学。温州办学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D9.7SP9-9cX4?1R
公元317年,晋室南迁,北方文化第一次南下,温州于东晋太宁年间(公元323年至325年)有了永嘉郡学(位于鹿城区),是浙江省第一所府学。 V34NB4!,It3-9o
公元1127年,宋室南渡,北方文化第二次南下,温州的求学、游学和讲学等逐渐兴盛,民间办学遍布各地,优秀人才甲于东南。在南宋150多年间,出文科状元6人(王十朋、木侍问、赵建大、周坦、徐俨夫、蔡幼学),文科榜眼4人(叶适、陈栋、林公一、陈宜中),武科状元14人,武科榜眼5人,武科探花5人。期间,形成了事功学派思想,出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陈傅良、叶适等。元末明初,出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刘基。明代还有著名的政治家张璁,著名的发明家赵士桢。 h2?2DU,.9rd4!7U
晚清时期,受洋务运动“新教育”思想和维新变法运动教育改革等影响,在经学大师、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孙诒让先生的带领下,温州废科举,办新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为民国时期的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u7?2JQ2~6gh9+8J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温州教育在风风雨雨中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y2!5Cc9~3BQ8;3s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县(市、区)、乡(镇)等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艰苦努力下,全市普及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教育,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形成了终身教育体系和有温州特色的“政府为主、大社会办大教育”的教育发展思路,为温州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许多工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纠正教师中的冤、假、错案;通过私建公助、集资联建的办法解决教师住房困难;教龄男满三十年和女满二十五年的教师享受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实施名师工程,崇尚教师职业;扫除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生的青壮年文盲;实施农科教结合,教育创强,教育扶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建立教育督导室,开展教育督导、检查和评估;建设高教园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民办学校,促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 Y4~1td9;5yL4-7y
从近代到现代,温州人才济济,遍布各行各业,其中两院院士就有23位,还出现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大师和令人敬佩的教育家。 f3~,jc4?,JU6-8P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温州教育史馆于2006年12月开始筹建,2012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63年)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温州市第一轮教育修志于1993年完成,第二轮教育修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温州教育史馆及其网站、温州教育史馆和温州市教育志编辑部主办的内部刊物《温州教育史志》,将与温州市教育志书融为一体,成为展示温州教育发展历程、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窗口,成为研究温州教育史并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开展地方教育史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彰显师德风范和学子人物事迹的永久性典藏,成为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建共享的又一重要教育资源库。 I,:9Mv3+5Eq3?2L
存史、资政、育人、旌表,是我们的宗旨。我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a2:1Wm3:4VB3+1x
愿温州教育史馆网站在温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沃土里健康地成长! z3.9hz9!9BG5?,V
愿温州教育史馆网站与温州一百余万师生一起快乐地前进! k8=4nY8;2az8.4A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