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基建处简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黔南州委州政府举全州之力,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学院,实行省州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j7+1Dn5+6LA2:5B
学院位于美丽的高原桥城都匀市,各项建设初具规模,总占地1800亩,校舍总面积46.9万㎡,其中校本部800余亩,校舍面积24.9万㎡;独山校区1000亩,一期工程建设校舍面积22万㎡。 F5.3tA1!,qW2~8K
升本13年来,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办学效益明显。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学院成为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的龙头,主要表现在六个第一: y6:70T6=5gB5!6L
贵州省第一所成功升本的地方院校,2000年; 04+1SP1;1wu84Q
贵州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院校,2004年; b3:4Ly,?,MK5~4g
贵州省第一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良好”等次的地方院校,2007年; k7;3I07?4XB6:9T
贵州省第一所获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地方院校,2011年; k1~,jd61iY9;2w
贵州省第一所与地方联合办学的地方院校(与独山县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独山校区校园面积达1000亩),2012年; J41TD1.,Aa3:3O
贵州省第一所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资质的地方院校,2012年。 V,;9EM6.9sJ,;2J
从发展历程看,标志性成绩形成三个里程碑:一是2000年贵州省第一所地方院校成功升本,二是2007年贵州省第一所地方高校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荣获“良好”等次,三是2012年成功升硕招生;进入国家队院校承担国培计划;创办独山校区;党建、思政评估双双获优;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 E,:8Tm9+8nV9=3J
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现有中文系、研究生工作部等16个教学系、部,设置8个教育硕士专业方向,4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18个,40个专科专业,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办学体系。学院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公共实验室6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7144.72万元;纸质图书文献总量为101.29万册,电子图书8500G种;千兆校园网络系统已链接互联网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省级研究及实践基地5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在贵州宏福剑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都匀茶场、重庆达内软件有限公司等91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实训基地。 n4~8aP4?,Af,=9j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注重产学研用结合。现有教职员工893人,其中专任教师745人。教师中教授 83名,副教授287人,讲师2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6人,硕士学位的教师275人;硕士生导师24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管、州管专家7人,贵州省教学名师5人。科研工作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提高学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贡献率。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出版专著46本,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160多项科研成果获州级以上奖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立“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黔南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学技术联合基金”。与瓮福磷矿联合开展研究、结合黔南州生物资源开展研究、挖掘整理黔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取得丰硕成果。与贵州川恒集团贵州公司、都匀毛尖茶集团等企业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Z9.2KI2.8bS,+6j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生就业率高。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学生13000余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5.77%。学院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组织学生参赛,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赛区一、二、三等奖99项;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在第三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有90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6人;在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全国铜奖;在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3名学生获全国优秀奖。已培养十届本科毕业生两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3%以上,高出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2011、2012、2013年度就业率分别为98.26%、94.5%、97.4%。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中,均有我院毕业生,25%州外省外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黔南,相当一部分已成长为行业骨干力量。 N4:4JI,!1XT9:7z
加强对外交流,促进开放办学。学院与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4所高校签署了“加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签署了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帮扶项目等合作协议,与台东大学等台湾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签订初步合作框架协议,与塞浦路斯东地中海大学(EMU)等境外高校达成校际合作意向,同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院在英国伦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学术机构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以“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为平台,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教授到学院讲学,促进了高校间的合作交流。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学院的学术水平。聘用12名美中友好志愿者到学院任教。派出32位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已有16人获得博士学位,尚有16人在读。 e2:1jU7.8je45s
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学院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师院精神,练好内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进一步激励师生追梦、圆梦情怀,使办学与西部地区、与贵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学院提出了“黔南师院梦”:梦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步骤:2015年前,实现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双硕点;2020年力争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学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目标,及时调整相关专业,培养出服务社会、服务民族地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Z6=8LR,+8D04!4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