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简介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始建于1976年学校与重庆大学合作举办的农业机械化专业,是学校立足重庆、面向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核心的西部地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服务组建的智能类产业型新工科二级学院,重庆市教委2018年建设的普通本科高校17个新型二级学院之一,重庆市教委、重庆市财政局2021年立项建设的普通本科高校20个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之一,学校首个所有专业在重庆地区一本招生的二级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学院是重庆高校金工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重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国家级机器人检测平台—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股东和监事单位。 L8+,Rg2;7vg2?9w
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现有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同时招收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班,在校学生1700多人。其中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专业群是市(省)级特色学科专业群;机械工程是国家“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是校级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船舶轮驾方向)是学校与大型中央直属企业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长航集团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校企合作办学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是西南地区最早开设的新工科专业、校级新工科示范专业、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专科院校“3+2”贯通分段培养智能产业高端技术型人才试点专业。机器人工程是学校首个在重庆地区实现一本招生的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在重庆地区按机械大类一本招生、并采取1+3模式分流培养。 S6-9hf4-4mr6+6J
机构队伍方面,学院内设“五办四系两室”,即党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科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创新创业办公室和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器人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机械基础教研室、实验实训教研室。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重庆市首批企业科技特派员1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巴渝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教授副教授21人,博士(含在读)41人,博士占比专业教师的80%,50%以上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同时,还聘有专家、企业“双师型”兼职教师20多人。 v9?8RF640u16f
学科建设方面,机械学科是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机械学科立足重庆,重点以智能制造过程与装备、机器人工程与技术、智能测试系统与传感器等为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形成了智能制造过程和装备、智能农业装备与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现代测试技术等七个科研团队,建有智能产线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重庆市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学科科研平台,拥有智能运载装备研究所、智能农业装备及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科技研发平台。此外,学院还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市级机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j97Yr5~9Ko8;5Y
科学研究方面,学院面向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聚焦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为科研主攻方向,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己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近5年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04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等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荣获包括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奖励4项;服务成渝地区智能制造企业400余家,委托到帐经费5000余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了设计理论、技术手段、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显著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创造性地提升了企业产品性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明显地增强了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为合作企业新增产值逾20亿元。 s4:3lX5.1aK9:3R
教学条件方面,学院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完善,设有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实训中心、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市级机电创客空间和重庆市智能产线虚拟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使用面积超过5000平米,建有智能制造过程实验室、智能装备可靠性实验室、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实验室、模块化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训室、机器视觉与信息系统实验室、机器人与嵌入式创作室、机器人控制程序语言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包含OTC机器人、华数机器人、三菱机器人、ABB机器人及KUKA机器人等国内外典型机器人的6大专业机器人实验(训)室,包含面向集视觉检测、自动分拣、加工制造一体化的工业4.0先进生产线,满足全流程、贴近工厂的工程化实践教学及科研需要。此外,学院还与重庆、璧山、永川、荣昌国家高新区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建立了系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v,+,Ey,:6kq9?7u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凝练了“大学生涯规划”“智造科技文化节”“学术科技竞赛”等能力素质拓展品牌,形成了智能制造学科专业群“工程驱动,产教相创,面向未来,协同育人”的“工程五金”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学院还与机器人、机床装备、船舶、汽车摩托车、化工、石油、电子等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和实践“实习+就业”以及订单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学生参加市(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累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0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近20项,注册学生创新创业公司3家,涌现出重庆高校十大双创明星3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部分毕业生考取到美国、俄罗斯高校和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H,-6dy5-8db3~7b
学院坚持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主动对接重庆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瞄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积极整合政产学研资源,积极争取早日把学院建设成为重庆市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R2+1Ua5=3kV8,m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