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能源与机械学院简介
能源与机械学院成立于2020年6月,由原机电工程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组建而成,是德州学院重点建设发展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工科学院。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1个、山东省一流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00余人。 n9.2nl1+,wT2=2c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教授8人、博士(后)30人、外聘兼职教授6人,通过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p,+1Uf26QT5-5r
学院建有“山东省太阳能利用核心部件检测与优化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德州学院高端石油装备院士专家工作站”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德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德州市工程实验室3个。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电气控制三个系和能源与机械学院实验中心,中心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与创新中心、汽车工程实验与创新中心、电气自动化实验与创新中心,共有37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000余万元,有力的保障了学院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o6,Ev9=1gv,-7j
学院依据“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理念,按照“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质、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省级联盟在线课程3门。近三年,承担包括“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机械、自动化类国家教研立项在内的各类课题10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200余篇,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各类教研获奖10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30多部。 Q3+1Gw5.1xu8+2v
学院立足德州,面向山东,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产业特色的科技和人才支持。学院紧密结合地方产业优势,以特色突出的太阳能行业为引领,加强专业学科特色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引领的能源类、机械类、控制类专业群,形成了“清洁能源利用”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特色方向。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1项、市厅级项目20项,横向课题7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100余篇,被SCI收录35篇;授权专利80余项;出版专著3部;各类科研获奖30余项。 D6=2DF8.3al2:1l
学院牢固树立“科研强院,服务地方”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已在景津环保设备、山东德通实业、皇明太阳能、鲁南制药、魏桥纺织、福田汽车、山东机床、东营光伏、汉能控股等45个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与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T,~3Nu3-7XD6.3a
学院狠抓学生工作,坚持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狠抓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努力工作,勤奋创新,进一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学生工作立足于搞好“六个突出”,切实做到在思想教育上突出“实”,在日常管理上突出“严”,在学风建设和科技活动上突出“新”,在素质教育上突出“活”,在特困生工作上突出“爱”,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突出“导”,确保了整个学生工作局面的稳定,使学生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新提高,并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学院先后获得“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德州市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获得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风建设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三年,与相关企业建立了23个学生就业基地,与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企业技术骨干班”,利用企业的设备和资金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就业岗位,学生一次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6%以上。近五年,普通本科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2021届普通本科考研上线率45%。 Y3.1dA2=20h6-9x
学院成立有体现专业特色的各种学生组织,比如:机械电子协会、计算机协会、新能源兴趣小组、科技项目创新创业办公室等,其中机械电子协会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称号。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突出,近三年,共有200多支参赛团队近3000人次的学生参加国家、省级10余大类科技文化创新竞赛,600余人次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在国家级各类大学生文化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3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61项;在山东省举办的各类大学生文化竞赛中,获特等奖26项,一等奖65项,二等奖71项,三等奖138项。尤其在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连续5年获得一等奖,特别是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参赛作品《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在全国182所参赛高校中,现场总决赛成绩全国排名第一,荣获国家特等奖。 t3~,kK5!,Sm37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