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cas)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cas)

锁定 排行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是中科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研究所实行北京部、拉萨部和昆明部的“一所三部”运行模式,还在加德满都、伊朗、塔吉克建有海外科学中心。在首任所长姚檀栋院士的领导下,青藏高原所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重服务”的建所理念,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进入了国际第一方阵。
网站指数
2020-9-29 03:52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2-10-6 08:37
最近更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cas)网站详情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是中科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研究所实行北京部、拉萨部和昆明部的“一所三部”运行模式,还在加德满都、伊朗、塔吉克建有海外科学中心。在首任所长姚檀栋院士的领导下,青藏高原所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重服务”的建所理念,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进入了国际第一方阵。 j32Ds5:5jC,!8x

截止2020年9月,研究所有职工337人、研究生340人、在站博士后69人。拥有国际维加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含双聘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各类人才占到研究人员的20%。研究所现有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高寒生态与人类适应和三极观测与大数据4个研究中心,有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和高寒生态3个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拥有7个野外观测台站(中心),分别是纳木错多圈层、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藏东南高山环境、阿里荒漠环境、慕士塔格西风带、那曲高寒气候环境等综合观测研究站和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研究所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相关院校、研究所、业务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多种合作模式,也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简称ANSO)秘书处的挂靠单位。 q,?5Dm2=3hW9;5g

研究所现有自然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和生态学4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在读研究生中留学生66人。设有地理学和地质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60人。研究所正在主持中科院“丝路环境”A类先导专项、主导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正在推进国家推动的“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其他各类基金项目。近五年来,研究所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的突破,累计发表1500多篇SCI论文,其中在Nature、Science、PNA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 S7:9Tf6~7Uh59K

2014年,依托研究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成立的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并于201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2017年,由研究所牵头,协调全国力量,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展开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门发来贺信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第二次青藏科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8年,科技部组织完成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专项立项论证,研究所汇报了第二青藏科考实施方案,经现场质询和论证,明确了科考定位、目标和10大任务。2019年,研究所致力于推动“丝路环境”A类先导专项、第二次青藏科考和“三极”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推动建设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长远建设国家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建设“泛第三极环境”平台、拓展研究所发展空间,支撑推动重大成果产出。 Y2-50R9:,py2!5z

未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引领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立足青藏,深耕高原。继续秉持和发扬老一辈科研人员的“青藏精神”,紧密围绕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开展研究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争取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引领青藏高原和第三极研究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i8?8i09+,Ux52c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 V9.3gU9.6VI9!2f

2003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所的领导班子成员,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所的成立。 x7;7NK7+8uZ5=5x

青藏高原所实行北京、拉萨和昆明“一所三部”的运行方式。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 P4:2Qg3;3ig5?3g

青藏高原所成立以来,经历了初期建设、全面提升、卓越发展阶段: a2;7LY3!6Pk7=1S

2003年至2009年,在初期建设阶段,青藏高原所组建了一支“站在高原、研究高原”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队伍,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高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对发展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推动青藏高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V2~9hX,?3ZS9!,Y

2009年至2013年,青藏高原所通过实施“一三五”规划,不断凝练科学目标,优化领域布局,精炼创新队伍,引进杰出人才,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国际合作,在论文数量和质量、重大科技奖励、重大项目以及科研经费等方面稳步增长,学术地位显著提高,推动中国青藏高原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实现研究所的全面提升。 g95lI2+5nZ9~5Q

2013年至2017年,青藏高原所通过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建设,进入卓越发展阶段,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研究深部圈层和深部-表层相互作用及其远程效应、地表圈层作用过程和机理及其相关重大科学问题,作出了独创的、里程碑式的重大科学成果,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引领国际青藏高原研究。 p3:6dv,8iK,2g

目前,青藏高原所处于从卓越发展到跨越发展的新时期,2017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致贺信,指示“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为青藏科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青藏高原所启动了青藏科考和“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A类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任务,必将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服务,为“一带一路”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H6-7iB7:5mi4-2u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V5+3Mg4-9Qs3?1C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cas)相关热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cas)子站详情
中国科学院 共收录 个子站
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

主办:中国科学院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南楼 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办公室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