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chinese finance studies of SWUFE (ICFS),以下简称中心)是2000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作为教育部唯一的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心依托国内一流的金融学科实力和建设水平,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作,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的研究力量为主,采取内外联合,开放建设的方式,组成了一支包括我国知名金融学家在内、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金融研究队伍,共同致力于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以及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研究。 e18sB8+3Ej2!1B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有着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历史积淀深厚。其前身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迁成都。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诞生了一所完全崭新的大学“四川财经学院”。 f,!3OO9+7fV3:4F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唯一的重点院校。以金融为重点迅速发展,服务金融经济成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系统副部级以上领导(如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等)、知名工商业及金融系统领导(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很多都出自西南财经大学。 L1.6xr6~6fs2~4r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主流,进一步彰显金融特色和财经特色。 b5.3Mn2=3nQ5.1x
西南财经大学不仅是四川和西部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和世界的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和“西部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如今学校进一步实施“智库工程”,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K6:1bW,=4eW8!4l
机构介绍
中心基本宗旨
发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优势,以改革为动力,建立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成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基地。 U8?9fT5.5d08.2k
中心建设目标
把中心建成具有解决社会经济金融重大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强的、全国一流的、国际有影响的国家级金融学科研究机构,即建设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五个基地、二个库:全国金融科学研究基地,全国金融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校的金融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全国金融部门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全国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基地。 J8.1fr3.6ac3~6Q
部门人员
中心学术委员会是中心最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指导机构,本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为著名金融学家黄达教授,主席为曾康霖教授,谢平研究员和何泽荣教授任副主席。中心现有全职研究人员10名,其中教授9人;兼职研究人员18名,其中教授16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曾康霖教授、何泽荣教授、刘锡良教授等。校外兼职研究员主要有谢平教授、李扬教授、王国刚教授、王松奇教授等知名金融学家。中心下设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室、金融市场与投资研究室、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室、金融数量分析与金融电子化研究室以及金融法研究室等五个子机构。 T9;5uy2-7Em7.1K
发展交流
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心遵循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从中国实际出发,跟踪学科前沿,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形成了转轨金融理论、现代金融学说、网络金融、保险与精算等特色研究方向。成立以来的3年中,承担4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出版“中国金融论坛丛书”系列和等其他理论著作20多部;完成教材23部,研究报告40余份,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中心坚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围绕理论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中心于2000年发起并主办的年会“中国金融论坛”已成为国内金融学者喜爱和关注的学术会议,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聚积全国金融研究的优势力量,开展金融理论研究、金融实践探索和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x2:6iw2+40J6.7L
科研成果
1 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评判 曾康霖 国际金融研究 2006/11 J2!40p3:,Zm9+1o
2 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20 o9~6Ve9!4mr2~3w
3 我国货币资金流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曾康霖 上海金融 2006/09 0,+1vT9!1HL1-2j
4 探索前沿 锐意创新——《资本市场税制优化研究》评介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10 K3-3XP5+7nZ3.4X
5 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焦点——探讨当前三个敏感而又难以回避的热点话题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8 d,.7SF74Vx,+2u
6 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 曾康霖 金融论坛 2006/06 A1;7DJ,!1oP7;9J
7 现实与未来的思索:富人是否一定比穷人更讲信用?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07 I9.,Z02~4FS9:6l
8 对区域民间金融的评析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1 f1=8Db,:5Ww,6K
9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01 o7-1vk56lX7+6S
10 金融在缩小收入差距中有何作为 曾康霖 光明日报 2006/08/14 R4:5Vh9-1VD6?6S
11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曾康霖 经济学动态 2006/4 p7?6DX2;8GL2-70
12 金融学教程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4月 W6-8Jt8-5yP3~6X
13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i8=8kn61kY6:6c
14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w9-3eF1:8cO2?2E
15 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E5+8WP65mJ7!3K
16 构建有效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刘锡良 四川省情报 2006/11 b6!9oc9?1iX5;8b
17 我们应如何解除农村金融压抑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4 j72Hm2:7fm3-4B
18 中东欧政府在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1 x7-5FJ3-3QZ2~2P
19 一项对我国资本市场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评江世银博士著《中国资本市场预期》 刘锡良 财贸经济 2006/06 i6!1Mn,:4oB2?1y
20 资源禀赋与城市商业银行组织形式选择:山东个案 刘锡良 金融研究 2006/9 v8.7co3.5rZ4~8H
21 中东欧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刘锡良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5月 v,7Sg,-7hE7~8g
22 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 陈野华 经济研究 2006/03 n,!1du9~,OT2.3W
金融与保险2006/6 全文转载 D7,Rx3!4tT8=9i
23 证券业自律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陈野华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3月 F8~1Rw9:,uV6:5N
24 行为金融学 陈野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S2=4ui7:7TV6.2u
25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运用——兼论汇金公司的利弊 冯用富 经济学动态 2006/10 r6?6fM9~2xj1~6g
26基于极值理论方法的中国股指期货保证金设定的实证研究 李晓渝潘席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04 x,+2vT6+2vb,5Q
27 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中的风险预测 李晓渝潘席龙商业时代 2006/21 i6-7SU,;,MY4:6U
28 论金融工程学的工程学特色 李晓渝潘席龙 金融与经济 2006/06 v6;3do4!9ep2,N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