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简介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I3?1Rk53Uw7+3Z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于1958年。2008年成立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与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学院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p4?7pr85Yv36k
建院以来,始终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培养了一大批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高素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的统一战线干部以及统一战线其他方面的人才,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我省统一战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依托中原文化优势,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情研修、交流活动,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支持。 G,5TD2!6SY24p
学院位于郑州市金水东路与明理路交叉口西南,占地122亩,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有学员宿舍269间,460人大礼堂1个,报告厅、多功能厅各1个,大小教室8个,讨论室8个,具备学术报告、教学实时录播、情景模拟教学、学习讨论等多种教学培训及会议功能。 A6?6kr1;1nr8.5m
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认真探索办学规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加强学院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为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8JP3=8zS31v
发展历程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河南省政治学校,创建于1958年,历经停办、复办、重建、迁建的多次变更。2017年9月,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迁入郑东新区现址。 x7+7NK5;9wS1!2E
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南省政治学校,省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鸿文任校长,副省长嵇文甫、统战部副部长赵致平任副校长。创建后8年间,共举办了10期培训班,先后有1200多名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成员、无党派民主人士、归国华侨、工商界及少数民族人士参加学习。 S1;4at2:6Ig3!8l
“文革”期间,学院被迫停办。 y6=8ob,.8jQ7+5w
1981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恢复河南省政治学校。 W5.5oa,:2xy1!9h
1986年,开始边筹建、边办学。 Z23DP1-8IR2-8m
1990年,更名为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v6!7Rf7.9WF4-6V
1993年12月,确定为副厅级规格。 Q3!8bN1=2Ti5=8z
1998年9月19日,经三路校址落成并投入使用。 P3~4VS6?8JQ6.6W
2008年11月,经省编办批准,加挂“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牌子,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与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W97hN9:1ac8!3l
2009年8月,学院升格为正厅级,同时建立中共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 q8-3jx5:7xZ3~4F
2011年1月,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的新校区破土动工。 u4;4fD54ZM4.5q
2014年7月,新校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Q3.8vx5?3Yp2:5n
2017年9月,学院整体迁入位于郑东新区明理路新校区。 e1!2io6?9RJ8+9n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