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锁定 排行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最早和最大的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化学两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具有材料化学工程、材料学、生物质化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领域工程博士等博士学位授权点。
网站指数
2020-11-29 09:33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2-12-14 13:20
最近更新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网站详情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最早和最大的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化学两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具有材料化学工程、材料学、生物质化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领域工程博士等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是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及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分别为2000余人和440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建院60余年来,学院为国家输送化学、化工和材料等领域各类人才1.4万余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9人等大批杰出学者、专家和企业家,为国家教育事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4IL4-2HZ2-,f

学院现设有五系二中心:化工工艺系、高分子系、应用化学系、化学系、能源化工系、化工技术中心和实验教学中心,其中能源化工系位于宣城校区。学院汇聚了一支以俞书宏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12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0余人。全院博士生导师19人、教授35人、副教授53人、高级实验师4人,97%具有博士学位,组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整体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能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学院建有“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 H1:1kl2-5sV,=2g

学院瞄准能源、材料、环境、资源等国计民生重大领域中的化学工程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在储能材料与技术、催化与合成工艺、化工分离技术、工业烟气净化技术、纳米技术与应用、高分子化学与化工等主要研究方向上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承担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100余项。每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2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近年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发表在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Nature Com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IChE J, Ind Eng Chem Res, Chem Eng Sci等化学与化工领域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学院与全国各地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应用性成果,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工业尾气二氧化硫脱除及其资源化、中低温SCR催化脱硝新技术、高光学纯度核苷类药物中间体不对称合成技术、高导热绝缘灌封复合材料、环保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性半PU革专用系列树脂等实现了产业化,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学院教师作为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 e6!3IO8-2jN2?8i

学院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保持着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聘请知名教授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学院每年安排教师赴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博士后工作、国际合作项目研究或短期访问;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大学学习,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已与美、英、法、日、韩、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者互访与合作关系。 F,=4Sq26RQ,?,S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热词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子站详情
合肥工业大学 共收录 个子站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